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旭红专利>正文

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006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采用安装在入口通道地面的主控设备、摄像头、起始对射传感器、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连接电缆对待停放车辆外部尺寸进行分类检测,再通过设置的复合控制电缆驱动对应的减速电机打开闸道门,在入口低速行驶状态即完成停放车辆分类数据采集和分类闸道机引导管理,能大幅提高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运行效率,更好解决停车场入口闸道机功能单一致使停车场综合效率低、智能立体停车库只具备库内车辆检测造成驾驶者存车不方便即立体车库的停车位周转效率不高和难推广以及入口堵车等问题的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终端设备的设计、制造
,具体是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当前停车场和智能立体停车库一般都采用闸道机入口管理和库内智能检测管理,随着当今中国汽车使用、停放数量的急剧增加,解决停车场和智能立体停车库综合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由于停车场缺少优化引导管理造成各类车辆混停致使停车综合效率低,而智能立体停车库采用库内检测管理致使超立库设计尺寸的车辆需移库造成不便及影响停车综合效率;现阶段用于停车场和智能立体停车库入口管理的方法,其实施具有以下特点①停车场入口闸道机只具备单一的道闸功能;②智能立体停车库需等停放车辆入库后再进行车辆类别检测,如检测结果超立库设计尺寸的需驾驶员返回将车辆移库;以现在停车场和智能立体停车库入口管理所具有的功能,尚待解决停车场入口闸道机功能单一致使停车场综合效率低、智能立体停车库只具备库内车辆检测造成驾驶者存车不方便即立体车库的停车位周转效率不高和难推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停车场及智能立体停车库配套、在停车入口进行车辆分类及引导的智能设备,在入口低速行驶状态即完成待停放车辆分类数据采集和分类闸道机引导管理,驾驶者可快速将车辆停放到分类管理的停车位或智能立体停车库内,能大幅提高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运行效率,更好解决停车场入口闸道机功能单一致使停车场综合效率低、智能立体停车库只具备库内车辆检测造成驾驶者存车不方便即立体车库的停车位周转效率不高和难推广以及入口堵车等问题的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入口通道地面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测高立柱和测长立柱,入口通道地面一侧固定设置主控设备,主控设备上固定设置摄像头,测高立柱对应位置固定设置起始对射传感器和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测长立柱对应位置固定设置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摄像头、起始对射传感器、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分别通过连接电缆与主控设备的相应端口电连接,主控设备通过控制电缆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电连接;在入口通道地面并列固定设置分类闸道安装支架和嵌入设置地感线圈,分类闸道安装支架的后侧分别固定设置轴承座和减速电机,轴承座和减速电机为同轴心设置,在轴承座和减速电机之间设置闸道门,减速电机的驱动轴与闸道门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闸道门正面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显示屏,减速电机、显示屏和地感线圈分别通过复合控制电缆与主控设备的相应端口电连接;待机状态时,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通过控制电缆给主控设备提供电源,分类闸道安装支架上的闸道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显示屏上显示由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提供的相应信息,从待停放车辆的车头遮断起始对射传感器直至待停放车辆的车尾离开起始对射传感器采用的是驾驶员不停车动态检测,主控设备通过连接电缆、起始对射传感器、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对待停放车辆外部尺寸进行分类检测,同时主控设备通过连接电缆启动摄像头对待停放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及分类配对,主控设备将待停放车辆的车牌和分类配对信息通过控制电缆上传给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同时主控设备通过复合控制电缆驱动对应的减速电机打开闸道门,待停放车辆通过对应的闸道门和地感线圈后,主控设备通过复合控制电缆驱动对应的减速电机关闭闸道门并重新进入待机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与停车场及智能立体停车库配套、在停车入口进行车辆分类及引导的智能设备,在入口低速行驶状态即完成待停放车辆分类数据采集和分类闸道机引导管理,驾驶者可快速将车辆停放到分类管理的停车位或智能立体停车库内,能大幅提高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运行效率,更好解决停车场入口闸道机功能单一致使停车场综合效率低、智能立体停车库只具备库内车辆检测造成驾驶者存车不方便即立体车库的停车位周转效率不高、难推广以及入口堵车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端控制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端设备整体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端设备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中:1.测高立柱,2.测长立柱,3.主控设备,4.摄像头,5.起始对射传感器,6.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8.连接电缆,9.控制电缆,10.复合控制电缆,11.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2.轴承座,13.减速电机,14.闸道门,15.显示屏,16.地感线圈,17.入口通道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附图1,箭头所指为车辆前进方向,入口通道地面17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测高立柱1和测长立柱2,入口通道地面17一侧固定设置主控设备3,主控设备3上固定设置摄像头4,测高立柱1对应位置固定设置起始对射传感器5和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测长立柱2对应位置固定设置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摄像头4、起始对射传感器5、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分别通过连接电缆8与主控设备3的相应端口电连接,主控设备3通过控制电缆9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电连接。参阅附图2和附图3,箭头所指为前向,在入口通道地面17并列固定设置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和嵌入设置地感线圈16,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的后侧分别固定设置轴承座12和减速电机13,轴承座12和减速电机13为同轴心设置,在轴承座12和减速电机13之间设置闸道门14,减速电机13的驱动轴与闸道门14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闸道门14正面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显示屏15,减速电机13、显示屏15和地感线圈16分别通过复合控制电缆10与主控设备3的相应端口电连接。参阅附图4,摄像头4、起始对射传感器5、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分别通过连接电缆8与主控设备3的相应端口电连接,主控设备3通过控制电缆9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电连接,减速电机13、显示屏15和地感线圈16分别通过复合控制电缆10与主控设备3的相应端口电连接;待机状态时,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通过控制电缆9给主控设备3提供电源,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上的闸道门14都处于关闭状态,显示屏15上显示由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提供的相应信息,从待停放车辆的车头遮断起始对射传感器5直至待停放车辆的车尾离开起始对射传感器5采用的是驾驶员不停车动态检测,主控设备3通过连接电缆8、起始对射传感器5、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对待停放车辆外部尺寸进行分类检测,同时主控设备3通过连接电缆8启动摄像头4对待停放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及分类配对,主控设备3将待停放车辆的车牌和分类配对信息通过控制电缆9上传给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同时主控设备3通过复合控制电缆10驱动对应的减速电机13打开闸道门14,待停放车辆通过对应的闸道门14和地感线圈16后,主控设备3通过复合控制电缆10驱动对应的减速电机13关闭闸道门14并重新进入待机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其特征是:入口通道地面(17)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测高立柱(1)和测长立柱(2),入口通道地面(17)一侧固定设置主控设备(3),主控设备(3)上固定设置摄像头(4),测高立柱(1)对应位置固定设置起始对射传感器(5)和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测长立柱(2)对应位置固定设置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摄像头(4)、起始对射传感器(5)、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分别通过连接电缆(8)与主控设备(3)的相应端口电连接,主控设备(3)通过控制电缆(9)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电连接;在入口通道地面(17)并列固定设置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和嵌入设置地感线圈(16),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的后侧分别固定设置轴承座(12)和减速电机(13),在轴承座(12)和减速电机(13)之间设置闸道门(14),减速电机(13)的驱动轴与闸道门(14)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闸道门(14)正面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显示屏(1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停车入口管理的车辆分类及引导智能设备,其特征是:入口通道地面(17)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测高立柱(1)和测长立柱(2),入口通道地面(17)一侧固定设置主控设备(3),主控设备(3)上固定设置摄像头(4),测高立柱(1)对应位置固定设置起始对射传感器(5)和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测长立柱(2)对应位置固定设置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摄像头(4)、起始对射传感器(5)、高度测量对射传感器(6)和长度测量对射传感器(7)分别通过连接电缆(8)与主控设备(3)的相应端口电连接,主控设备(3)通过控制电缆(9)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主机或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主机电连接;在入口通道地面(17)并列固定设置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和嵌入设置地感线圈(16),分类闸道安装支架(11)的后侧分别固定设置轴承座(12)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朱旭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