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彬专利>正文

电镀污水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87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镀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升流式微电解池、搅拌池、沉淀池组成,升流式微电解池的下部设有污水进口,升流式微电解池与搅拌池间以管道连接,搅拌池二侧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通口,搅拌池还设有加药口和空气进口,沉淀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是对电镀污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电镀加工生产厂,特别是小型电镀加工厂,虽然加工的批量不大,但产品种类多样,处理排放的污水中成份复杂,解决其污水净化、再生利用是关键。技术方案本技术目的在于为电镀加工企业配套一种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的电镀污水处理机。本技术主要由升流式微电解池、搅拌池、沉淀池组成,升流式微电解池的下部设有污水进口,升流式微电解池与搅拌池间以管道连接,搅拌池二侧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通口,搅拌池还设有加药口和空气进口,沉淀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本技术基于使用高活性的铁、碳体——海绵铁填料在酸性污水作用下产生新生态的和二价活性铁离子,微电解池电化学吸附,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氧化沉淀为一体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对处理电镀污水各种重金属和氰化物都能适应,并且具有不需要外界电源,工艺方法简单,投资省、原材料易获得,而且易于工业化生产。如电镀厂采用含氰电镀工艺,污水中含有氰化物,则在沉淀池出水口的上游加设加药口,由该加药口加入漂白粉液,以净化氰化物,使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为加长沉淀池的流程,取得最佳沉淀效果。沉淀池内设有斜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沉淀池和搅拌池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主要由升流式微电解池15、搅拌池24和沉淀池7组成。升流式微电解池5由上机壳16和下机壳19组成,在下机壳19一侧向开设污水进口,并连接污水管21,污水管21的下机壳19内端为向下的喇叭状。在下机壳19内底部布置一导管,该导管的外侧连接一三通20,三通20的另两个接口分别与空压机和排污管连接。在上机壳16和下机壳19间横向布置滤水筛网17,上机壳16的上顶为敞开的圆口,在上机壳16的接近底部处通过法兰连接排料门18。上机壳16内填装海绵铁和活性碳按配比混和的填料,高度约为上机壳的2/3。沉淀池7内由导流墙25分成前、后两个区域,在前区域设有横向挡板26,在挡板26与顶板间设前后板27、28,由挡板26、导流墙25、沉淀池7的边墙及前后板27、28围成搅拌区,即搅拌池24,搅拌池24内布置搅拌轴12,与搅拌轴12连接的电机13布置在顶板上,在前后板27、28上部分别开设通口,在通口上连接导流槽11,导流槽11底部均布若干通孔,搅拌池下部进水,上部溢流于二侧导流槽11,由通孔向沉淀池7进水。搅拌池24的上顶开设加药口29,与空压机连接的空气进口22布置在搅拌池24的对角,同侧还布置管道14,该管道14的另一端与升流式微电解池15连通。沉淀池7的后区域内通过搁板2支撑斜管4,在沉淀池7底部设有排污口1,上部设有出水口3。于沉淀池7的顶部布置三个药箱6、8、10,于沉淀池7顶部开设加药口5,该加药口5接于出水口3的上游侧,药箱6与加药口5间以软管连接,在软管上设有阀门。药箱8、10通过软管与搅拌池24的顶部的加药口29连接。权利要求1.电镀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升流式微电解池、搅拌池、沉淀池组成,升流式微电解池的下部设有污水进口,升流式微电解池与搅拌池间以管道连接,搅拌池二侧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通口,搅拌池还设有加药口和空气进口,沉淀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出水口的上游设有加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升流式微电解池内于污水进口的下方设有进气口,在污水进口的上方设滤水筛网,在该池的底部连接排污管,在该池的侧向于滤水筛网上方设排料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内设有斜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是对电镀污水的处理设备,主要由升流式微电解池、搅拌池、沉淀池组成,升流式微电解池的下部设有污水进口,升流式微电解池与搅拌池间以管道连接,搅拌池二侧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通口,搅拌池还设有加药口和空气进口,沉淀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本技术基于使用高活性的铁、碳体—海绵铁填料在酸性污水作用下产生新生态的和二价活性铁离子,微电解池电化学吸附,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氧化沉淀为一体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对处理电镀污水各种重金属和氰化物都能适应,并且具有不需要外界电源,工艺方法简单,投资省、原材料易获得,而且易于工业化生产。文档编号C02F1/58GK2570254SQ0226464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文彬 申请人:李文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