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海绵铁除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60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常温海绵铁除氧装置,用于锅炉和常温循环水系统的除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除氧器内的底部到除氧剂填料层表面下方处与除氧器罐体4之间焊接一金属中间隔板2,将罐体4下部均匀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在除氧器罐体4顶部原水进水管6的下面安有能均匀布水的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1。在除氧剂填料层的除氧剂表层下方处中间隔板2的两侧各安有一个一个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3,每个母管13上连接有3个支管14。所述除氧器内填料层支撑板5为一圆孔筛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为一种理想的环保型水处理除氧装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常温除氧装置,用于锅炉和常温循环水系统的除氧。为减轻锅炉和循环水设施的腐蚀,降低水中的含氧量是一种最重要的手段。传统的除氧方法,如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析除氧等均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操作、维修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常温海绵铁除氧器,该除氧器是对现有的除氧装置(如ZL92223422.1)的一种改进。该除氧器使用经活化处理的块状海绵铁所得到的高活性海绵铁除氧剂,可广泛用于锅炉给水和冷却循环水系统中溶解氧在常温条件下的去除,以防止锅炉和循环水设施的腐蚀。本技术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为一种理想的环保型水处理除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对现有的除氧装置作了如下改进1、在除氧器内除氧剂表层以下,向下加一中间隔板(即分隔板),使除氧器下半部分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在进行反洗时,在除氧器同样进水流量下,该中间隔板(即分隔板)使反洗强度增加一倍,可节省大量的反洗水,并且大大提高海绵铁除氧剂的“再生”速度。2、在除氧器上部安有能均匀布水的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即布水器),以使被处理的未除氧的水能均匀分布,以防止未除氧的水流经除氧剂填料层发生偏流现象。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按一定角度向下喷洒。3、在除氧器的两侧除氧剂填料层中分别安有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该分布器可将反应层中大量的悬浮物彻底冼出,迅速恢复海绵铁除氧剂的除氧能力。4、本除氧器的填料支撑板为一圆孔筛板,并在筛孔上安装多排排水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即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图示。图3是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上排水孔的开孔角度示意图。图4是图1的B向视图。图5是图4中支管14的剖面图。图6是图3中相邻排水孔之间夹角示意图。图中1-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布水器),2-中间隔板(分隔板),3-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4-除氧器罐体,5-填料层支撑板,6-原水进水管,7-反洗水出水管,8-出水压力管,9-进水压力表支管,10-原水流量表,11-反洗水流量表,12-取样阀,13-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的母管,14-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的支管;1′、2′、3′、4′、5′、6′、7′、8′、9′、10′、11′、12′-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排水孔,1″、2″、3″、4″、5″、6″、7″、8″、9″-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的支管出水孔;V1-原水进水阀,V2-反洗水进水阀,V3、V5-左右各半部一次反洗进水阀,V4、V6-左右各半部二次反洗进水阀,V7-反洗排污阀,V8-进储水箱水阀,V9-正洗排污水阀,V10、V11-排污阀。本技术常温海绵铁除氧器由除氧器罐体4、填料层支撑板5、进出水管道及其上的阀门V1~V11等组成。本技术在除氧器内的底部到除氧剂填料层表面下80~120mm处与除氧器罐体4之间焊接一金属中间隔板2,将罐体4下部均匀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在除氧器罐体4顶部原水进水管6的下面安有能均匀布水的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1。布水器1水平放置,布水器1上的排水孔位于其下方,各排水孔之间有一定间隔、并与铅垂线成45度夹角,相邻两排水孔间的夹角为90度。在所述除氧器内除氧剂填料层的除氧剂表层下方700~800mm处中间隔板2的两侧各安有一个一个由母管13和支管14构成的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3,每个母管13上连接有3个支管14,均水平放置。各支管14上的出水孔方向垂直朝下,并成一直线,各出水孔之间有一定间隔。所述除氧器内填料层支撑板5为一圆孔筛板,圆孔筛板孔径为12~15mm,填料层支撑板5上是由直径16~25mm的鹅卵石和不同粒级的高活性海绵铁除氧剂组成的除氧填料层。本技术常温海绵铁除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正常运行时,需进行除氧的原水经V1阀,由除氧器上部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1进行布水,使原水均匀的经过海绵铁除氧剂填料层,原水中的溶解氧与海绵铁充分发生反应,从而使原水中的溶解氧被反应掉。处理后的水经V4、V6及V8阀进入储水箱。当除氧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中的溶解氧与海绵铁发生反应,产生的Fe(OH)3絮状沉淀物被海绵铁填料层吸附、截留,而造成除氧器阻力增加,此时需要进行反洗。反洗时先将所有阀门关闭,然后打开V2、V7阀门,再分别打开V3、V5阀门各3~5分钟;完成后,关闭V3、V5阀门,再分别打开V4、V6阀门,直至反洗的排污水较清为止,此时进行正洗。正洗时,先将所有阀门关闭;首先开启V1、V4、V6及V9阀门,若反洗水使用的是工业水,则出水的硬度及含氧量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锅炉用水如此),才关闭正洗排污阀V9,然后打开V8阀门,使除氧水进入储水箱,投人正常运行;若反洗水使用的是软水,则只测定出水的含氧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标准)就可投入正常运行。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常温海绵铁除氧器免除了传统除氧的热能消耗,降低了生产运行费用。与热力除氧方式相比,相应增加15%以上的经济效益。2、所述常温海绵铁除氧器可用于循环水系统的除氧,节约大量的化学除氧药品,并且避免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3、所述常温海绵铁除氧器除氧效果好。处理后水中含氧量可降到0.1mg/L~0.01mg/L以下,能完全满足国家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1996”≤0.1mg/L)要求。对于中压锅炉,配置出铁装置,该除氧器也能满足国家中压锅炉水质标准(“GB12145-89”≤0.015mg/L)要求。4、设备运行稳定,反冲洗频率低,再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无毒、不污染环境。且常温、常压运行,操作简单。5、设备结构简单,设备及维修费用均较低。权利要求1.一种常温海绵铁除氧器,包括除氧器罐体(4)、填料层支撑板(5)、进出水管道及其上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氧器内的底部到除氧剂填料层表面下80~120mm处与除氧器罐体(4)之间焊接一金属中间隔板(2),将罐体(4)下部均匀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在除氧器罐体(4)顶部原水进水管(6)的下面安有能均匀布水的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1),所述布水器(1)上的排水孔位于其下方;在所述除氧器内除氧剂填料层的除氧剂表层下方700~800mm处中间隔板(2)的两侧各安有一个由母管(13)和支管(14)构成的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3),每个母管(13)上连接有3个支管(14),各支管(14)上的出水孔方向垂直朝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内填料层支撑板(5)为一圆孔筛板,圆孔筛板孔径为12~15mm,填料层支撑板(5)上是由直径16~25mm的鹅卵石和不同粒级的高活性海绵铁除氧剂组成的除氧填料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1)上的各排水孔之间有一定间隔、并与铅垂线成45度夹角,相邻两排水孔间的夹角为90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管(14)上的出水孔成一直线,各出水孔之间有一定间隔。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常温海绵铁除氧装置,用于锅炉和常温循环水系统的除氧。本技术在除氧器内的底部到除氧剂填料层表面下方处与除氧器罐体4之间焊接一金属中间隔板2,将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温海绵铁除氧器,包括除氧器罐体(4)、填料层支撑板(5)、进出水管道及其上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氧器内的底部到除氧剂填料层表面下80~120mm处与除氧器罐体(4)之间焊接一金属中间隔板(2),将罐体(4)下部均匀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在除氧器罐体(4)顶部原水进水管(6)的下面安有能均匀布水的十字穿孔式水分布器(1),所述布水器(1)上的排水孔位于其下方;在所述除氧器内除氧剂填料层的除氧剂表层下方700~800mm处中间隔板(2)的两侧各安有一个由母管(13)和支管(14)构成的母管支管式“一次反洗水分布器”(3),每个母管(13)上连接有3个支管(14),各支管(14)上的出水孔方向垂直朝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流敏王铁钢张东波王家仁陆建英王葵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管还原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