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46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外套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外套的表面分布有通道,外壳一侧设有切换阀,其具有流动阻力小,流量大的特点,它具有一体化的紧凑结构,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现有的供水管件上,并且装设防泄漏的结构,不会对净化后的水产生二次污染,本净水器节水的功能显著,设备非常容易操作和维护,其净化性能在使用时限之内,可以被再活化,另外净水器的内部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净化要求和处理对象组合调整,以达到最佳净化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质净化设备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净水器,特别涉及其内部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质的净化,尤其是日常用水的净化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比如在城市的自来水供应系统中,输水管道中的颗粒杂质、水中的微生物、重金属离子、钙镁离子、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特别是残留氯对人体的危害,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除去水中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必须采用不同操作单元的多级组合,以形成一个净化系统来达到目的。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已开发出的净水设备有着种种严重的缺陷。现已开发出的净水设备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类型为分体式的多级净化过程。具代表性的是活性碳和纤维缠绕滤芯净化装置(US5824215,专利技术人S.Suh),反渗透净化装置(US4391712,专利技术人T.Tyler等)和离子交换树脂净化装置(US6607668,专利技术人M.Rela)。这种分体式的多级净化系统虽然可以除去大部分的污染物,但需要很大的安装空间和高昂的投资和操作费用。并且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普遍具有流动阻力大,须外加动力进行操作;维护保养困难,部件易损坏;需要大量的反冲水,造成浪费等等问题,难以推广并被广大用户接受。另一种形式为可直接安装于输水管道出口端的净化器。然而同样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这种净化器都是由简单的一个或两个单元操作,例如活性碳吸附,KDF大颗粒滤料,或两者的简单堆砌来进行净化(US4504389,专利技术人A.Rundzaltis;US4814078,专利技术人R.Stern等;US6241103B1,专利技术人R.Hembree;US5256287,专利技术人D.Underwood等;CA02318636,专利技术人W.Conley等;ZL03273986.9,设计人乔治.卢延之)。由于水中污染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简单的净化过程不能满足净化的要求,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和杂质不能被有效去除。并且这些净化装置普遍具有效率低下、流量小、寿命短等严重缺陷。有些还加入了液体消毒剂(ZL01222813.3,设计人罗雁等),造成了被净化水的二次污染。同时复杂的结构和简陋的密封条件也造成制造困难、易泄漏引起二次污染,和产品成本高(US4147631,专利技术人S.Deines;US4591438,专利技术人M.Tanabe等;CA02470149,专利技术人C.Yiu;ZL99249187.8,设计人刘福民;ZL95227611.9,设计人朱国柱;ZL200420052538.9,设计人黄真卿),并且轴向流动的设计形成流体阻力大、出水量小和因内部压力大易泄漏等严重问题(US4680116,专利技术人M.Kamiwada等)。因而,开发一种一体化的、具有多重净化功能、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的净水设备,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其具有一体化的结构、有多重净化功能、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器,它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内芯,内芯由外套和净化介质构成,净化介质设置在外套内,其特征在于外套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外套的表面分布有通道,外壳一侧设有切换阀。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其具有流动阻力小,流量大的特点,它具有一体化的紧凑结构,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现有的供水管件上,并且装设防泄漏的结构,不会对净化后的水产生二次污染,本净水器节水的功能显著,设备非常容易操作和维护,其净化性能在使用时限之内,可以被再活化,另外净水器的内部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净化要求和处理对象组合调整,以达到最佳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端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壳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切换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流动形式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技术为一种净水器,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外壳1,外壳内设有内芯2,内芯由外套5和净化介质3构成,净化介质设置在外套内,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外套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有上端盖6和下端盖7,外套的表面分布有通道8,外壳一侧设有切换阀4,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侧面均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定位槽9,橡胶密封圈定位槽9内设有橡胶密封圈11,上端盖和下端盖的表面均设有一圈密封凹槽10,外套的表面纵向分布有长条形通道8,这些通道覆盖了外套的整个表面,净化介质与外套之间设有0.1-50毫米的间隙,最佳选择为0.5至1.5毫米,通过外套上的通道,进水被直接引入整个介质进行净化,外套和净化介质之间的间隙,保证了在净化过程中使用最大的有效净化面积。同时,这种在介质整体表面同步输入被处理流体的方式,也保证了净化介质的均匀和充分利用,以及净化的效果。外壳有上外壳体12和下外壳体13套接而成,上外壳体内壁的顶面和下外壳体内壁的底面处均设有密封凸缘14,上外壳体内壁靠近顶面处和下外壳体内壁靠近底面处均设有密封斜面15,其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侧面橡胶密封圈定位槽内的橡胶密封圈相配合,起到净化器内部的密封作用。不仅防止了泄漏的发生,并且防止了液体在壳体端面等部位的滞留,避免了细菌滋生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上外壳体外壁靠近底端处和下外壳体外壁顶端处均设有加强圈16,切换阀4的阀体内设有阀芯套17,阀芯套一侧的阀体处设有阀体密封环18,阀芯套另一侧设有定位销20,其与阀体一侧的定位槽21相配合,阀芯套内设有阀芯22,阀芯套内壁与阀芯外壁之间设有阀芯套密封环19,阀芯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阀芯上部的进水口相互连通,外套、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由塑料、金属、陶瓷等各种材料制成,最佳选择为塑料。净化水在进入壳体后,以径向流的方式直接透过一体化多级净化介质。见图7。这种直接径向流的流动形式,克服了轴向流动结构的流动阻力大和流动均匀性差的缺点,并且增加了流体和净化介质的接触表面,延长了流体在介质中的停留时间。这种直接的径向流动的流动形式,还使本技术比现已开发出的净水器增加了23%的有效体积,对净化器的小型化十分重要,并保障了本技术具有大的液体流量和高的净化效能。流向切换阀的上部装有螺纹接口22,还可装上接口转换器23以适应不同的螺纹标准。本技术的内芯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水流冲洗,热水浸泡,酸溶液浸泡等方式再生,以延长净化器的使用寿命。净化器净水实验,得到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器,它主要包括外壳(1),外壳内设有内芯(2),内芯由外套(5)和净化介质(3)构成,净化介质设置在外套内,其特征在于外套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有上端盖(6)和下端盖(7),外套的表面分布有通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侧面均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定位槽(9),橡胶密封圈定位槽(9)内设有橡胶密封圈(11),上端盖和下端盖的表面均设有一圈密封凹槽(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外套的表面纵向分布有长条形通道(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一侧设有切换阀(4),外壳有上外壳体(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它主要包括外壳(1),外壳内设有内芯(2),内芯由外套(5)和净化介质(3)构成,净化介质设置在外套内,其特征在于:外套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有上端盖(6)和下端盖(7),外套的表面分布有通道(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康庄王兼
申请(专利权)人:曼倍尔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