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10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及汽车,属于汽车排气技术领域。其中,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包括:Z形支架本体,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所述Z形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翻边,且所述Z形支架本体上端的翻边高度大于所述Z形支架本体下端的翻边高度;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的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组成盒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固定支架刚度并改善模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排气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排气系统主要是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废气顺畅的从车尾排出,即需要在整车底盘布置一套管路系统来引导废气排出。考虑到废气的高温、底盘通过性及行驶工况的复杂性,管路一般采用不锈刚材料。在汽车底盘上悬挂接近40kg的管路,不但需要考虑支架的强度、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等提供的安装点位置,还需要兼顾管路系统模态。另外,为保证排气热端与发动机配合紧密,避免漏气问题,排气热端与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等一般采用刚性连接,因此支架结构及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及汽车,能够保证固定支架刚度并改善模态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包括:Z形支架本体,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所述Z形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翻边,且所述Z形支架本体上端的翻边高度大于所述Z形支架本体下端的翻边高度;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的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组成盒装结构。进一步地,从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到下端的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高度逐渐减低。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靠近所述背板一侧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下端,Z形支架本体两侧的翻边高度为12mm。进一步地,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Z形支架本体两侧的翻边高度为32mm。进一步地,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螺孔,所述两个螺孔之间的距离为80mm。进一步地,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螺孔,所述两个螺孔之间的距离为40mm。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汽车前排气管法兰上,且连接面采用平面贴合;所述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汽车变速箱箱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M10螺栓。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上下端设计不同翻边高度,且翻边高度渐增,保证支架刚度并改善模态性能。其次,在翻边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焊接背板,使Z形支架本体与背板组成盒状结构,保证足够的弯曲强度及拉伸强度。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结构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本体上端螺栓;2、支架本体;3、前排气管法兰;4、支架本体下端螺栓;5、前排气管;6、后排气管;7、套筒;8、背板;9、支架本体下端连接用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及汽车,能够保证固定支架刚度并改善模态性能。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包括:Z形支架本体,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所述Z形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翻边,且所述Z形支架本体上端的翻边高度大于所述Z形支架本体下端的翻边高度;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的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组成盒装结构。进一步地,从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到下端的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高度逐渐减低。本实施例中,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上下端设计不同翻边高度,且翻边高度渐增,保证支架刚度并改善模态性能。其次,在翻边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焊接背板,使Z形支架本体与背板组成盒状结构,保证足够的弯曲强度及拉伸强度。进一步地,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靠近所述背板一侧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下端,Z形支架本体两侧的翻边高度为12mm。进一步地,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Z形支架本体两侧的翻边高度为32mm。进一步地,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螺孔,所述两个螺孔之间的距离为80mm。进一步地,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螺孔,所述两个螺孔之间的距离为40mm。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具体地,如图1所示,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下端通过螺栓4与汽车前排气管法兰3连接,其中,5为汽车前排气管,6为汽车后排气管,为保证连接强度,螺栓选择M10,且连接面采用平面贴合。如图2所示,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上端通过两颗M10螺栓1连接汽车变速箱箱体,为保证螺栓的耐久性,在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内侧设计套管,避免螺栓反复受到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剪切力。套管7与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支架本体2内侧采用焊接,能增强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的刚度,改善模态性能。如图3所示,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采用Z形盒状结构,由Z形支架本体2和背板8组成该盒状结构,在增强支架自身刚度的同时,还能改善支架的模态性能。Z形支架本体下端翻边高度可以为12mm,Z形支架本体上端翻边高度可以为32mm,中间渐增过渡。Z形支架本体下端螺栓间距80mm,Z形支架本体上端间距40mm,背侧过度面为平面,便于成型。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Z形支架本体和前排气管法兰采用螺栓4和螺母9连接。本技术所设计的盒状支架结构,首先,支架本体上下端设计不同翻边高度,且翻边高度渐增,能够保证固定支架刚度并改善模态性能。其次,在翻边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焊接背板,使支架本体与背板形成盒状结构,保证足够的弯曲强度及拉伸强度。最后,为保证螺栓的耐久性,避免疲劳失效,在螺栓工作面设计套管,避免了固定支架额外对螺栓施加的剪切力。在固定支架与变速箱安装位置确定后,设计了异形法兰,保证固定支架与前排气管的可靠连接。为配合变速箱安装点位置,同时避免固定支架过度扭曲,选择前排气管后端法兰作为支架连接点,因此在不平行的两端安装平面设计了平面进行过度,即Z形支架本体。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Z形支架本体,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所述Z形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翻边,且所述Z形支架本体上端的翻边高度大于所述Z形支架本体下端的翻边高度;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的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组成盒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Z形支架本体,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所述Z形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翻边,且所述Z形支架本体上端的翻边高度大于所述Z形支架本体下端的翻边高度;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的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组成盒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上端到下端的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高度逐渐减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靠近所述背板一侧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Z形支架本体焊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气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Z形支架本体的下端,Z形支架本体两侧的翻边高度为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坷徐辰李睿哲席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