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授粉装置,包括授粉嘴、花粉瓶、旋转塞、气流管和气囊;所述气流管一端连接气囊,所述气流管另一端连接授粉嘴;所述花粉瓶一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孔,所述连通管穿过所述气流管与旋转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所述花粉瓶,即可控制所述花粉瓶与所述气流管处于连通或隔离状态,便于控制所述花粉瓶内花粉的出入及花粉量,联合所述气囊轻松控制授粉量,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旋转塞还便于所述花粉瓶从所述气流管中分离出去,便于清洗;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工授粉
,尤其涉及一种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开花授粉生物学是果树生殖生理的重要部分,对果树开花授粉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生产者在栽培过程中正确地进行花期管理,选择与配置适宜的授粉树,创造良好的授粉受精条件,以奠定丰产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关于人工授粉技术的研究已久,传统的人工授粉方法有花朵对碰法、点授法、花柱法、鸡毛掸法、纱袋法和人工放蜂法,在桃、杏、猕猴桃、苹果、梨等温带果树,柑橘、芒果、番石榴、番荔枝等亚热带热带果树上均有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实施起来费时费工,不适应生产及科研目的的需要。此外,一些特殊的植物如果不开展人工授粉,产量非常低,例如番荔枝这一树种,番荔枝的花为两性花,具有雌雄异熟的特性,雌蕊一般比雄蕊早熟48h左右,如果不进行人工授粉番荔枝的自然座果率非常低,一般在8%左右,且易形成畸形果,影响果实品质,使商品果率降低。其他树种如火龙果的雌蕊柱头一般高于雄蕊,风力和昆虫很难将花粉传播到柱头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番荔枝和火龙果均属于晚上开花,清晨9:00左右花朵凋谢,晚间开花的特点近一步限制了授粉效率的提高。在种质资源创新中,更是要开展大量的人工授粉且效率低下,例如芒果的花朵非常小,无论是花朵对碰法、点授法还是花柱法均达不到立项效果。现有一些授粉装置,不好控制授粉量,使得授粉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授粉装置,提高授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授粉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授粉装置,包括授粉嘴、花粉瓶、旋转塞、气流管和气囊;所述气流管一端连接气囊,所述气流管另一端连接授粉嘴;所述花粉瓶一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孔,所述连通管穿过所述气流管与旋转塞连接。优选地,所述授粉装置还包括四通,所述四通分别与花粉瓶、旋转塞和气流管连通。优选地,所述授粉嘴呈L形。优选地,所述授粉嘴与气流管的连接方式为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授粉嘴与气流管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四通位于所述气流管靠近所述授粉嘴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气囊呈椭圆形。优选地,所述花粉瓶的另一端设有瓶盖。优选地,所述授粉嘴、花粉瓶、旋转塞、四通和气流管的材质均为透明玻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通过旋转所述花粉瓶,即可控制所述花粉瓶与所述气流管处于连通或隔离状态,便于控制所述花粉瓶内花粉的出入及花粉量,联合所述气囊轻松控制授粉量,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旋转塞还便于所述花粉瓶从所述气流管中分离出去,便于清洗整个装置。另外,所述授粉嘴呈L形,便于对花朵进行授粉;所述授粉嘴与气流管的连接方式为可转动连接,可任意调节所述授粉嘴的方向,使得授粉位置灵活性更高;所述授粉嘴与气流管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所述授粉嘴与气流管的清洗;所述花粉瓶靠近所述授粉嘴,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气囊呈椭圆形,便于手握按压;所述授粉嘴、花粉瓶、旋转塞、四通和气流管的材质均为透明玻璃,便于操作过程观察花粉情况。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授粉嘴、2.花粉瓶、3.旋转塞、4.气流管、5.气囊、6.四通、7.瓶盖、201.连通管、201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授粉装置,包括授粉嘴1、花粉瓶2、旋转塞3、气流管4和气囊5;所述气流管4一端连接气囊5,所述气流管4另一端连接授粉嘴1;所述花粉瓶2一端设有连通管201,所述连通管201上设有通孔2011,所述连通管201穿过所述气流管4与旋转塞3连接。所述气囊5用于挤压出气,气流经气流管4经过花粉瓶2处,气流使得花粉瓶2内的花粉吹落,进入气流管4,花粉进而被气流带至授粉嘴1,对植物进行授粉。所述花粉瓶2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便于控制花粉的从花粉瓶2中的出入,当旋转花粉瓶2使连通管201的通孔2011对着所述气流管4侧壁位置时,通孔2011被遮挡,花粉无法出来;当旋转花粉瓶2使连通管201的两个相对的通孔2011平行于气流管4时,所述花粉瓶2连通所述气流管4,花粉瓶2内的花粉即可在被气流带出来。即通过旋转所述花粉瓶2,即可控制其与所述气流管4连通或隔离状态,进而轻松控制花粉瓶2瓶内花粉的出入,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旋转塞3便于花粉瓶2从所述气流管4中分离出去,便于清洗。所述授粉装置还包括四通6,所述四通6分别与花粉瓶2、旋转塞3和气流管4连通,四通6使得花粉瓶2的连通管201、旋转塞3和气流管4连通得更好,且连通处较结实。所述授粉嘴1呈L形,便于对花朵进行授粉;所述授粉嘴1与气流管4的连接方式为可转动连接,可任意调节所述授粉嘴1的方向,使得授粉位置灵活性更高;所述授粉嘴1与气流管4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所述授粉嘴1与气流管4的清洗。所述四通6位于所述气流管4靠近所述授粉嘴1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位置,使得花粉瓶2靠近授粉嘴1,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气囊5呈椭圆形,便于手握按压。所述花粉瓶2上方设有瓶盖7,瓶盖7用于加入花粉后封闭花粉瓶2。所述授粉嘴1、花粉瓶2、旋转塞3、四通6和气流管4的材质均为透明玻璃,便于操作过程观察花粉情况。使用时,将花粉装入花粉瓶2中,并给花粉瓶2盖上瓶盖7,保持花粉瓶2位于气流管4上方,将可旋转授粉嘴1对准需要授粉植物,并旋转花粉瓶2,使得连通管201的通孔2011与气流管4相通,然后挤压气囊5,花粉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气流的流动作用,花粉比较容易落下,并被带至授粉嘴1,即可进行授粉,控制花粉瓶2旋转角度,即可控制通孔2011与气流管4相通程度,进而控制花粉量从花瓶中的出入及花粉量;不需要授粉时,停止挤压气囊5,并且旋转花粉瓶2,使得连通管201的通孔2011对着所述气流管4侧壁位置时,此时花粉瓶2与气流管4隔离状态。需要进行清洗时,可转动旋转塞3,将授粉嘴1、旋转塞3和花粉瓶2从气流管4的上分离出来,即可彻底清洗。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旋转所述花粉瓶2,即可控制其与所述气流管4连通或隔离状态,便于控制花粉瓶2瓶内花粉的出入及花粉量,联合所述气囊5轻松控制授粉量,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旋转塞3便于花粉瓶2从所述气流管4中分离出去,便于清洗。另外,所述授粉嘴1呈L形,便于对花朵进行授粉;所述授粉嘴1与气流管4的连接方式为可转动连接,可任意调节所述授粉嘴1的方向,使得授粉位置灵活性更高;所述授粉嘴1与气流管4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所述授粉嘴1与气流管4的清洗;所述花粉瓶2靠近授粉嘴1,提高授粉的效率。所述气囊5呈椭圆形,便于手握按压。所述授粉嘴1、花粉瓶2、旋转塞3、四通6和气流管4的材质均为透明玻璃,便于操作过程观察花粉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授粉嘴、花粉瓶、旋转塞、气流管和气囊;所述气流管一端连接气囊,所述气流管另一端连接授粉嘴;所述花粉瓶一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孔,所述连通管穿过所述气流管与旋转塞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授粉嘴、花粉瓶、旋转塞、气流管和气囊;所述气流管一端连接气囊,所述气流管另一端连接授粉嘴;所述花粉瓶一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孔,所述连通管穿过所述气流管与旋转塞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装置还包括四通,所述四通分别与花粉瓶、旋转塞和气流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嘴呈L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嘴与气流管的连接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峰,高爱平,秦于玲,赵志常,党志国,罗睿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