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850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6 00:56
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包括缓震垫本体,该缓震垫本体底面开设有复数个缓震孔,每一缓震孔内均设有一呈球状的缓震空腔。每一上述缓震空腔内均装配有一空心的缓震球,缓震球位于上述缓震孔开口处开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缓震孔开口相配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震垫本体两侧的缓震孔配合空心缓震球的设置,起到两侧支撑的同时又不会影响缓震性能,并且缓震孔配合缓震球使得缓震垫本体两侧的反弹能力得到加强,可以有效降低人们崴脚的可能以及在人们脚部失去平衡后能够帮助人们更快的恢复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鞋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鞋底一般在鞋跟部设置气垫或者硅胶垫用以提升鞋底的缓震性能,但是随着人们对鞋底的要求的提升,鞋底还需要兼顾对人们脚部的保护等方面。人们在跑动以及跳跃等过程中,需要鞋底对足弓部具有一定支撑的同时又得对足跟部起到缓震的作用。现有的跟部设置柔性材质的缓震垫的鞋底大多还是采用普通的橡胶底片,橡胶底片在鞋跟部与鞋底中部之间不具有形变空间,在人们运动状态下,橡胶底片弯折且缓震垫受压产生形变的过程中,橡胶底片不能引导鞋底中后部的弯折,从而影响了鞋底特别是鞋底中部对人们足弓部的支撑并且影响了缓震垫的缓震效果。现有的用于鞋底跟部的柔性材质的缓震垫大多采用实心的硅胶材质,该种设置浪费材料,并且由于不具有形变空间的缘故,缓震效果不理想。再有该种设置方式对人们脚跟部两侧的支撑效果与脚跟部中间的支撑效果一致,这样人们在脚部不平衡或者运动状态下的重心不平衡的时候,容易因为缺少侧向的支撑而崴脚或者摔倒。而市面上也有通过在缓震垫上打孔的方式,但是单纯打孔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缓震效果的问题,但是还是缺少对脚部的平衡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以解决现有的大多数鞋底缺少平衡支撑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包括缓震垫本体,该缓震垫本体底面开设有复数个缓震孔,每一缓震孔内均设有一呈球状的缓震空腔。每一上述缓震空腔内均装配有一空心的缓震球,缓震球位于上述缓震孔开口处开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缓震孔开口相配适。进一步地:上述缓震孔沿鞋底长度方向呈线性布设于上述缓震垫本体两侧。上述缓震垫本体开设有复数个缓震通孔,缓震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缓震垫本体地设于缓震垫本体中部。位于上述缓震垫本体同一侧的相邻的上述缓震孔之间均开设有上述缓震通孔。应用上述缓震垫本体的缓震鞋底还包括一体粘接的中底以及橡胶底片,缓震垫本体夹设于中底与橡胶底片之间,缓震垫本体横向贯通设置。该缓震垫本体为四棱的台状结构,缓震垫本体位于鞋底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顶沿向上述中底方向延伸。上述缓震垫本体首端的两侧端部朝鞋底首端方向延伸。上述缓震垫本体的两侧侧壁对应开设有复数个凹陷,位于同一侧壁的相邻的两个凹陷之间设有一连接凹槽。上述凹陷与上述缓震孔一一对应设置。上述缓震垫本体为透明硅胶缓震垫本体。上述缓震球为非透明柔性材质缓震球。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本技术的缓震垫本体两侧的缓震孔配合空心缓震球的设置,起到两侧支撑的同时又不会影响缓震性能,并且缓震孔配合缓震球使得缓震垫本体两侧的反弹能力得到加强,可以有效降低人们崴脚的可能以及在人们脚部失去平衡后能够帮助人们更快的恢复平衡。第二,本技术的缓震垫本体两侧的缓震孔配合缓震通孔的设置,在缓震垫本体受压的时候,两侧的缓震孔形变能力稍弱能够起到两侧支撑的作用。第三,本技术的缓震垫本体两侧侧沿向上延伸的设计有益于缓震垫本体粘接的牢固性的同时加强鞋底的包裹性与侧边支撑性能。而缓震垫本体的端部延伸设置可以令鞋底不同的柔软度的材质的过渡更为和谐。第四,本技术的缓震垫侧面的凹陷配合连接凹槽的设置,减少缓震垫的材料成本的同时使得缓震垫发生形变的时候具有形变空间,增强缓震垫的缓震效果。凹陷具有一定的凹透镜的效果,使得缓震垫内部的不透明的缓震球能够更加清晰的被看见,从外观凸显了缓震垫的特点以及令鞋底更加美观,从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缓震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缓震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震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缓震垫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缓震鞋底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图5、图6、图7,一种平衡支撑的缓震鞋底,该鞋底为平底鞋鞋底,其包括一体粘接的中底1、橡胶底片2以及缓震垫3,缓震垫3夹设该中底1与该橡胶底片2之间,缓震垫3设于鞋底跟部,缓震垫3横向贯通设置。缓震垫3为柔性材质缓震垫3,优选为透明硅胶缓震垫3。上述缓震垫3为四棱的台状结构,缓震垫3位于鞋底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顶沿向该中底1方向延伸,缓震垫3首端的两侧端部朝鞋底首端方向延伸。两侧侧沿向上延伸的设计有益于缓震垫3粘接的牢固性的同时加强鞋底的包裹性与侧边支撑性能。而缓震垫3的端部延伸设置可以令鞋底不同的柔软度的材质的过渡更为和谐。上述橡胶底片2底面开设有一中部弯折槽21以及一尾部弯折槽22,中部弯折槽21与尾部弯折槽22均横向贯通设置,中部弯折槽21与上述缓震垫3首端底沿对应设置,尾部弯折槽22邻近缓震垫3尾端底沿设置。上述中部弯折槽21中部折角为100°至130°且开口向鞋底首端朝向。上述尾部弯折槽22中部折角为95°至125°且开口向鞋底尾端朝向,优选地,中部弯折槽21中部折角为110°,尾部弯折槽22中部折角为105°。上述缓震垫3位于鞋底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壁对应开设有3个凹陷31,位于同一侧壁的相邻的两个凹陷31之间设有一连接凹槽32。本技术的中部弯折槽21以及尾部弯折槽22配合缓震垫3的设置,在人们运动状态下,橡胶底片2弯折且缓震垫3受压产生形变的过程中,橡胶底片2在中部弯折槽21以及尾部弯折槽22的位置具有形变空间,从而引导鞋底中后部的弯折,进而保证了鞋底特别是鞋底中部对人们足弓部的支撑以及保证了缓震垫3的缓震效果。参考图2、图3、图4,上述缓震垫3底面开设有14个缓震通孔33以及6个缓震孔34,缓震通孔33沿竖直方向贯穿缓震垫3设置,每一缓震孔34内均设有一呈球状的缓震空腔。上述缓震通孔33中的10个分两列沿鞋底长度方向呈线性布设于上述缓震垫3中部,6个上述缓震孔34分两列沿鞋底长度方向呈线性布设于上述缓震垫3两侧,剩余4个缓震通孔33设于上述缓震垫3的同一侧的相邻的上述缓震孔34之间。每一上述缓震空腔内均装配有一空心的缓震球35,缓震球35位于上述缓震孔34开口处开设有底部开口351,底部开口351与缓震孔34开口相配适。上述缓震球35为非透明柔性材质缓震球35,优选为深色硅胶空心缓震球35。位于缓震垫3同一侧的缓震孔34与上述凹陷31对应设置。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包括缓震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垫本体底面开设有复数个缓震孔,每一缓震孔内均设有一呈球状的缓震空腔;每一所述缓震空腔内均装配有一空心的缓震球,缓震球位于所述缓震孔开口处开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缓震孔开口相配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包括缓震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垫本体底面开设有复数个缓震孔,每一缓震孔内均设有一呈球状的缓震空腔;每一所述缓震空腔内均装配有一空心的缓震球,缓震球位于所述缓震孔开口处开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缓震孔开口相配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孔沿鞋底长度方向呈线性布设于所述缓震垫本体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垫本体开设有复数个缓震通孔,缓震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缓震垫本体地设于缓震垫本体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缓震垫本体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缓震孔之间均开设有所述缓震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天福陈宗荣
申请(专利权)人: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