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腔的光源(2),其结构特点是:外壳(1)的顶部侧壁设有出水口(4),其底部端面或侧壁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口(5)处设有下挡板(6);光源(2)为直立式;在光源(2)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光催化网(3),该光催化网(3)与下挡板(6)相连并围绕在光源(2)的周围,该光催化网(3)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存在间隙、出水口(4)连通该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光催化单元对常规净化的饮用水进行深度净化,可以去除水中残余有害有机物和细菌,安全可靠。适宜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用水的安全关系到人们和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现代社会普遍注重水质,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性。但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排向江河、湖泊的工业及生活污水越来越多,水质因此受到污染。在饮用水的制备和输送过程中,也存在二次污染。为了改善饮用水的水质,人们采用了水质净化装置。目前,人们使用的水质净化装置种类繁多。但一有技术的诸多产品均存在一个不容回避的缺陷要么净水效果差,要么成本高、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净水效果佳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腔的光源,其结构特点是外壳的顶部侧壁设有出水口,其底部端面或侧壁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下挡板,该下挡板中设有进水孔;光源为直立式、通过插座与外壳的内腔壁连接;在光源与外壳的内腔壁之间设有光催化网,该光催化网与下挡板相连并围住进水孔及围绕在光源的周围,该光催化网与外壳的内腔壁之间存在间隙、出水口连通该间隙,进水口经由下挡板进水孔、光催化网的网孔与出水口连通;在进水口与下挡板之间设有净水过滤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外壳内腔近出水口处设有上挡板,该上挡板中设有出水孔及设有与光源连接的插座;进水口经由下挡板进水孔、光催化网的网孔和上挡板的出水孔后与出水口连通;外壳的顶部设有电源。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与饮用水进水管密闭相接,接通饮用水水源;进水管可带有水龙头装置。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与导向水管密闭相接,导向水管可带有水龙头装置。所述外壳为直立式筒状;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可增设反光面。前述光催化网由具有网孔结构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骨架和附着于该骨架表面上的光催化剂构成,通过其骨架与外壳连接,对光源形成封闭式包围圈。前述光源由透光防水套及位于该防水套内的紫外灯管或冷阴极灯管构成,或者由不带防水套的防水灯具构成。前述外壳内壁可为圆筒形、椭圆筒形、三角筒形、多角筒形或不规则筒形;与之对应前述光催化网可为圆筒形、椭圆筒形、三角筒形、多角筒形或不规则筒形。前述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设计成模块形式,若干个相同模块组合成并联式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设置光催化单元对常规净化的饮用水进行深度净化,可以去除水中残余有害有机物和细菌,安全可靠。2、本技术结构紧凑,采用光催化网围绕光源的置放方式加大单位体积的光催化网面积,同时引导水流经由光催化网网孔流经外壳内腔来改善光催化网的净化效率,具有体积小而水质净化效果好的效果。3、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灵活,使用方便。既可设计成单独使用的家用饮用水深度净化器,又可制成模块并联构成组合式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由外壳1、光源2、光催化网3、下挡板6、上挡板8、过滤组件11、电源12、导流嘴和水龙头13组成。外壳1为直立式筒状;光源2位于外壳1内腔;外壳1的顶部侧面设有出水口4,其底部端面设有进水口5;在外壳1底部进水口5处设有下挡板6,下挡板6中设有进水孔7;外壳内腔近出水口4处设有上挡板8,上挡板8中设有出水孔9,还设有与光源2连接的插座;光源2为直立式,设置有透光防水灯套10;在光源2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光催化网3,光催化网3与下挡板6和上挡板8相连并围住进水孔7而不围住出水孔9,光催化网3围绕在光源2的周围、与光源2之间存在间隙、与外壳2的内腔壁之间也存在间隙,使外壳1的进水口5经由下挡板6的进水孔7、光催化网3的网孔和上挡板8的出水孔9与出水口4连通;在进水口5与下挡板6的进水孔7之间设置有净水过滤组件11;外壳1的顶部设有电源12;外壳1的出水口4与导流嘴相接,导流嘴带有水龙头装置13;外壳1的顶面或外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内壁上增设反光面14。所述外壳1为直立式圆筒状。光催化网3由具有网孔结构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骨架和附着于该骨架表面上的TiO2光催化剂构成。光源2为紫外灯管或冷阴极灯管。光源2附设的灯套10可为石英玻璃防水灯套。外壳1内壁为圆筒形。前述光催化网3为圆筒形。具体实施例2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特点是省略实施例1中的上挡板8,将光源2的插座设置在外壳1的上端面,透光防水灯套10、光催化网3与外壳1的上端面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具体实施例3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特点是省略实施例1中的上挡板8和透光防水灯套10,将光源2的插座设置在外壳1的上端面,光催化网3固定在下挡板6上,光源2为防水灯具。其余同实施例1。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特点是将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设计成模块形式,若干个相同模块组合成并联式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结构。本技术将传统的过滤处理作为初滤步骤,将光催化处理作为深度净化步骤。饮用水经初滤除去固态杂质,进入外壳内腔,水流流经光催化网,通过光催化作用被深度净化,最后从出水口流出,达到饮用水深度净化的目的。权利要求1.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腔的光源(2),其特征是外壳(1)的顶部侧壁设有出水口(4),其底部端面或侧壁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口(5)处设有下挡板(6),该下挡板(6)中设有进水孔(7);光源(2)为直立式、通过插座与外壳内腔连接;在光源(2)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光催化网(3),该光催化网(3)与下挡板相连并围住进水孔(7)及围绕在光源(2)的周围,该光催化网(3)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存在间隙、出水口(4)连通该间隙,进水口(5)经由下挡板进水孔(7)、光催化网(3)的网孔与出水口(4)连通;在进水口(5)与下挡板(6)之间设有净水过滤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外壳(1)内腔近出水口(4)处设有上挡板(8),该上挡板(8)中设有出水孔(9)及设有与光源(2)连接的插座;进水口(5)经由下挡板进水孔(7)、光催化网(3)的网孔和上挡板(8)的出水孔(9)后与出水口(4)连通;外壳(1)的顶部设有电源(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外壳(1)的顶面或外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的出水口(4)与饮用水进水管密闭相接,接通饮用水水源;进水管带有水龙头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的出水口(4)与导向水管密闭相接,导向水管可带有水龙头装置(1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为直立式筒状;在外壳(1)的内壁上增设反光面(14)。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前述光催化网(3)由具有网孔结构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骨架和附着于该骨架表面上的光催化剂构成,通过其骨架与外壳连接,对光源形成封闭式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腔的光源(2),其特征是:外壳(1)的顶部侧壁设有出水口(4),其底部端面或侧壁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口(5)处设有下挡板(6),该下挡板(6)中设有进水孔(7);光源(2)为直立式、通过插座与外壳内腔连接;在光源(2)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光催化网(3),该光催化网(3)与下挡板相连并围住进水孔(7)及围绕在光源(2)的周围,该光催化网(3)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存在间隙、出水口(4)连通该间隙,进水口(5)经由下挡板进水孔(7)、光催化网(3)的网孔与出水口(4)连通;在进水口(5)与下挡板(6)之间设有净水过滤组件(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宪生,罗烈武,
申请(专利权)人:邢宪生,罗烈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