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施工
技术介绍
在桥架或电气管道中同时敷设多股电缆线,通常都会需要一人多次,或者是多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此种作业方式效率低,耗时耗力,而且因人工差异,容易造成线路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放线方式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多股电缆线同步敷设支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所述多股电缆线同步敷设支架,包括底盘,在所述底盘上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2根竖杆,能够装有线缆盘的若干横杆的两端分别与2根竖杆连接,呈上下排列式,在连接处设有可拆装式连接结构。可拆装连接结构包括三通、四通,竖杆是分段式的,每段之间用所述三通或四通螺纹连接;横杆与位于两边的竖杆用所述三通或四通贯穿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均用弯头螺纹连接,以防止横杆脱离竖杆。所述底盘被2根竖杆的连接点分为2部分,位于拉线方向一部分的长度较长。本技术大大提高了放线作业的工作效率,省事省力,同时解决了线路混乱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底盘示意图。图1中1、底盘;2、竖杆;3、横杆;4、四通;5、三通;6、线缆盘;7、弯头。具体实施方式同步敷设支架的层数M由电缆线同步敷设的股数N确定,即M=N。各层之间高度(简称“C”)根据进场线缆盘6的直径(简称“D”)加上线圈之间转动的距离200mm确定,即C=D+200mm。同步敷设支架横杆3的长度(简称“L横”)根据线缆盘6的宽度(简称“L线缆”)加上转动的余量200mm确定,即L横=L线缆+200mm。横杆3的直径大小根据进场线缆盘6的重量和线缆盘6轴心的直径确定。为了防止同步敷设支架转动失衡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股电缆线同步敷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在所述底盘(1)上包括固定在底盘(1)上的2根竖杆(2),能够装有线缆盘(6)的若干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2根竖杆(2)连接,呈上下排列式,在连接处设有可拆装式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股电缆线同步敷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在所述底盘(1)上包括固定在底盘(1)上的2根竖杆(2),能够装有线缆盘(6)的若干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2根竖杆(2)连接,呈上下排列式,在连接处设有可拆装式连接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电缆线同步敷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装式连接结构为:包括三通(5)、四通(4),所述横杆(3)与位于两边竖杆(2)上的三通(5)或四通(4)贯穿式连接,所述竖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晓光,曹维存,田鹏,王俊锋,刘楠楠,李冬雪,范佳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