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340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包括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外部的外连接管,所述外连接管两侧依次设置有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外层钢管上的第二外压紧帽、外试压管、第一外压紧帽和外保护帽;所述外连接管两侧还设置有外试压管;所述外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内钢管固定装置,所述内钢管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待续接光纤上的开缝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开缝管两侧、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内层钢管上的连接器和内压紧帽,所述内压紧帽和连接器之间设置有内前密封件和内后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光缆在下井过程中由于内钢管窜动,造成的光纤打扭或断裂问题,同时可验证保护装置的密封可靠性能,避免光纤遭到水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缆续接,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油藏监测方向、光纤测试系统的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藏监测过程中,电子式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应用较为广泛。在对压力和温度测量过程中,由于在高温环境下存在漂移大、精度低和寿命短等问题,难以满足井下永久性监测的需要。光纤传感器属于机械类传感器,没有电子线路,具有易安装、体积小、耐高温高压、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相对电子传感器寿命较长,能够采用串联方式,实时、长期稳定的监测油气井井底压力和温度剃度,为油藏工程师制定合理的开采制度提供准确的信息,目前已逐步应用于油田测试。我公司经过现场应用多口井后发现光纤测试系统均存在寿命短的问题。经过故障分析和实验验证,光缆续接保护装置的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下井过程中,光缆在连接光纤传感器和穿越封隔器时,必须对光缆进行续接,由于光缆放置在滚筒上呈卷曲状,在下井后拉直会出现光缆内钢管的应力释放现象,表现为光缆内层钢管带动光纤滑动,在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内部造成了光纤的打扭或断裂,导致数据监测失败,另外,还存在光缆续接保护装置无法试压的问题,如果发生水浸,会逐渐增加光信号损耗,最终出现通讯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本装置通过设置内钢管固定装置和外钢管固定装置,以保证光缆续接位置在下井过程中不受磕碰,保证续接装置的整体密封性能,保证光缆内钢管不会滑动造成光纤断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包括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外部的外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连接管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外层钢管上的第一外压紧帽和外保护帽;所述外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内钢管固定装置,所述内钢管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待续接光纤上的开缝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开缝管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内层钢管上的连接器和内压紧帽,所述内压紧帽和所述连接器之间设置有内前密封件和内后密封件。所述外连接管和所述第一外压紧帽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外层钢管上的外试压管,所述外试压管上设置有NPT试压孔,所述试压孔上设置有堵丝。所述外试压管和所述外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压紧帽,所述第二外压紧帽和所述外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后密封件和第二外前密封件;所述外试压管和所述第一外压紧帽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前密封件和第一外后密封件。所述连接器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内压紧帽和所述开缝管相连接。所述外试压管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外保护帽和所述外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外压紧帽和所述第二外压紧帽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外试压管和所述外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外试压管和所述外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密封O圈。所述开缝管一端设置为正外螺纹,另一端设置为反外螺纹。所述内前密封件、所述内后密封件、所述第一外前密封件、所述第一外后密封件、所述第二外前密封件、所述第二外后密封件和所述外试压管均采用316L材质制成,通过挤压变形密封。所述外保护帽的外端部设置有45°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内钢管固定装置,解决光缆在下井过程中由于内钢管窜动,造成的光纤打扭或断裂问题,同时设置外试压管可验证保护装置的密封可靠性能,避免光纤遭到水浸。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结构更加优化、密封更加可靠,同时提高了续接保护装置的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内钢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外钢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总体装配示意图。附图标注:1、外层钢管;2、内层钢管;3、内压紧帽;4、内前密封件;5、内后密封件;6、连接器;7、光纤;8、开缝管;9、外保护帽;10、第一外压紧帽;11、第一外后密封件;12、第一外前密封件;13、密封O圈;14、外试压管;15、试压孔;16、第二外压紧帽;17、第二外后密封件;18、第二外前密封件;19、外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包括外钢管固定装置和内钢管固定装置。所述外钢管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外部的外连接管19,所述外连接管19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外层钢管1上的第二外压紧帽16、外试压管14、第一外压紧帽10和外保护帽9;所述外连接管19和所述第二外压紧帽16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前密封件18和第二外后密封件17,所述外试压管14和所述第一外压紧帽10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前密封件12和第一外后密封件11;所述外试压管14上设置有NPT试压孔15,所述试压孔15上设置有堵丝;所述外试压管14和所述外连接管19上均设置有密封O圈13;所述外保护帽9的外端部设置有45°倒角。其中,所述外试压管14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外保护帽9和所述外连接管19相连接,所述第一外压紧帽10和所述第二外压紧帽16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外试压管14和所述外连接管19相连接。所述内钢管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外连接管19的内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待续接光纤7上的开缝管8,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开缝管8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内层钢管2上的连接器6和内压紧帽3,所述内压紧帽3和所述连接器6之间设置有内前密封件4和内后密封件5。其中,所述开缝管8一端设置为正外螺纹,另一端设置为反外螺纹,所述连接器6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内压紧帽3和所述开缝管8相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内前密封件4、所述内后密封件5、所述第一外前密封件12、所述第一外后密封件11、所述第二外前密封件18、所述第二外后密封件17和所述外试压管14均采用316L材质制成,通过挤压变形密封。本技术光缆续接保护装置的操作步骤为:1、将待续接光缆的其中一根光缆端部的外铠皮去掉,露出长约1.5m的光缆外层钢管1。2、将光缆外层钢管1截去长约20cm,露出长约3cm的光缆内层钢管2。3、将光缆内层钢管2截去长约15cm,露出光纤7。4、按照上述步骤1-3对另一根光缆的端部进行处理。5、如图2所示,在光缆续接部位一侧的光缆外层钢管1上依次穿入外保护帽9、第一外压紧帽10、第一外后密封件11、第一外前密封件12、外试压管14(已安装密封O圈13)、第二外压紧帽16、第二外后密封件17、第二外前密封件18和外连接管19(已安装密封O圈13);同时,如图1所示,在光缆续接部位一侧的光缆内层钢管2上依次穿入内压紧帽3、内前密封件4、内后密封件5、连接器6,然后专用扳手将内压紧帽3和连接器6打紧。6、如图2所示,在光缆续接部位另一侧的光缆外层钢管1上依次穿入外保护帽9、第一外压紧帽10、第一外后密封件11、第一外前密封件12、外试压管14(已安装密封O圈13)、第二外压紧帽16、第二外后密封件17和第二外前密封件18;同时,如图1所示,在光缆续接部位一侧的光缆内层钢管2上依次穿入内压紧帽3、内前密封件4、内后密封件5、连接器6,然后专用扳手将内压紧帽3和连接器6打紧。7、量取光纤7与开缝管8长度相当,将待续接光纤7套入开缝管8中,然后将开缝管8与两端的连接器6用专用工具打紧。8、将外连接管19由光缆续接部位的一端移至续接中间位置,用扳手将外连接管19与光缆两端的第二外压紧帽16打紧。9、用扳手将外连接管19与光缆续接部位两端的外试压管14打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包括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外部的外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连接管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外层钢管上的第一外压紧帽和外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内钢管固定装置,所述内钢管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待续接光纤上的开缝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开缝管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内层钢管上的连接器和内压紧帽,所述内压紧帽和所述连接器之间设置有内前密封件和内后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包括套设在光缆续接部位外部的外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连接管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外层钢管上的第一外压紧帽和外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内钢管固定装置,所述内钢管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待续接光纤上的开缝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开缝管两侧、套设在所述光缆续接部位两侧的内层钢管上的连接器和内压紧帽,所述内压紧帽和所述连接器之间设置有内前密封件和内后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管和所述第一外压紧帽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外层钢管上的外试压管,所述外试压管上设置有NPT试压孔,所述试压孔上设置有堵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光缆续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试压管和所述外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压紧帽,所述第二外压紧帽和所述外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后密封件和第二外前密封件;所述外试压管和所述第一外压紧帽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前密封件和第一外后密封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平太田旭阳郝国栋史光建杨鑫磊梁凤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