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黎民专利>正文

厌氧生物能流体动力全自动工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30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能源装置,由沼气池A级农用全能半自动工作器与沼气池B级自动搅拌工作器和流体能多控动力发生器组成。池内可设中层折流隔极(分上、下池)与工作器部件相对称。A级在同一池内,能灵活采用水压式五种发酵工艺。实现多功能活动罩与水压间成一整体,达到水压式、恒压式并用,AB级增设浮能搅拌器,用于自动搅拌及设限压输气蓄气装置。ABC级设二级水压间,增加自动脉冲进出料,管、闸门的开关输压系统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装置。目前,在常规农用沼气池包括小型高效沼气池方面已有较大发展,但尚未采用活动盖薄板螺杆和石棉作简易密封,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池顶水压式单孔沼气池的进出料管连于水压间底,进出料管不分,容易发生新料返流或立管口过小,不便于换料;如口径过大,则容易逸气。也未曾有设活动盖连结立槽管与水压间结合的定向淌化循环系统(结合多功能活动罩),不利于长年产用气及从池口进出料和搅拌时不能密封。也未曾有设水压间水压、恒压整体自循环活动罩。另外,在大中型沼气发酵方面,工业化生产沼气已有了较高的效率,但每立方米容积的发酵器投资要比常规沼气池高出数倍至数十倍,且需机械耗能,在常态下难以推广;反过来,常规沼气池效率低,应用不够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有二级(或多级)水压间及小面积水压间,充分利用生物能,发挥流体能做功并带动机械做功,使沼气池实现全自动运行,代替工业化耗能设备生产沼气,从而降低投资。在半自动与全自动工作器的基础设施上设立池顶小面积水压间浮能搅拌系统与“流体能多控动力发生器”主要部件结合实现自动进料,自动出料(包括池底沉渣),自动脉冲循环搅拌,自动液循环,自动机械搅拌。比常规沼气池的循环、流量等提高数倍至数十倍。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把池口的护水圈扩为水压间,池底可不另设进出料口、活动盖(工作器),可用不透气的薄板(符合受力的强度)制成。池口采用石棉泥土为密封介质(或石棉不加泥封),螺杆锁压活动盖(工作器)水封。池内可分为上、下池。料液在产气、入料、出料的动能推动下,由上池折流隔板周围坠入下池,折流池底;从池底通过隔板预留口,连通活动盖〔10〕(工作器,见附图,下同)顶的抽排管(包括专用进粪管)于水压间上排液(或抽出入料)。水压间的圈形水封槽或立管与活动盖结合形成了下可圈封池内气室(极限水位线上),也可与水压间墙结合成水封槽式水压间,并且在圈水槽或立管内配有自循管(或自循口)与水压间、池内(罩内)连通,使之构成了池顶、池底定向自动循环系统。如在槽中圈水槽立管内设配多功能活动罩时,便使活动盖中构成了一整套密封沼气池多形式自动循环路线,方便进出料的工作器(半连续性进出料仍可产用气)。当需要粪草分离发酵时,可设专用进粪管从池底隔板预留口通至池上,使粪草有不同的留滞期。2、在小面积水压间设立浮盘,连接牵动搅拌器〔62〕〔63〕的池心搅拌轴,利用自动输贮气,产用气及进出料的液动势能带动浮能机械搅拌,自动循环,池内液面液喷射-自动循环进料液。3、利用“流体能多控动力发生器”的能定位排放(出料)与定位引入(进料)的原理,建立双级(或多级)水压间〔1〕、〔2〕,通过进出料管同池内联通于抽排管的单向排液管〔33〕,自循口〔28〕或自循管〔46〕、气闸管〔94〕至水压间〔1〕。靠小面积水压间〔1〕产用气(包括进出料)时液面易升降的条件,牵动浮能构件,控制闸门输压系统中的进出料管的循环脉冲进出料;则开关手随浮盘升至对上一个多控开关做功时,出料管向二级水压间〔2〕出料,浮盘下降,当两水压间水平时,闸门自动关闭。没有用气时,可反复原过程做功,蓄气出料;当用气时,水压间液位下降,浮能盘降至开关手对下一个多控开关做功。进料管从二级水压间对池内作脉冲入料直至液体从单向排液管流入水压间〔1〕(补充水压),使两水压间水平后,闸门自动关闭。若再产气,用气,包括进出料,均重复上述两升降限位做功过程。做到产气、进料至一定时,能自动脉冲出料、用气、输气。当抽料至一定时,能自动脉冲进料,浮盘始终随水压间〔1〕液位升降牵动搅拌系统搅拌,且无需耗能。总之,整个池型与工作器部件既可多项配套成全自动无人控制系统,又可单级使用,充分发挥对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特点(上述的折流隔板可置锥斜度,以便来料易坠入下池)。附图说明图1为ABC级自动沼气池池体用于多功能附件设置正剖面图。图2是水压间式活动盖、圈水槽立管隔池自循环工作器。图3是图2关闭水压间(1与2)的连通管间情况。图4是沼气池ABC级系列生物能流体动力全自动工作器。图5是A级农用全能半自动工作器的水压间、活动盖、圈水槽立管隔池结构图。图6是沼气池A级农用全能工作器的最多功形式示意图。图7是A级农用全能半自动工作器的活动盖、立管、隔池水压间的自循环沼气池(图2的简化图)。图8是图7加设罩顶结构图。图9是图8的简化图。图10是设水压间水压、恒压两用多功能活动罩的工作器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水压间〔1〕建立在活动盖〔10〕(工作器)上的正中央。水压间〔2〕(或称酸化池)可通过连通管〔12〕与水压间〔1〕连通,右能通过溢流口〔6〕至溢肥坑〔13〕。池内设有折流隔板〔15〕,把发酵间分为上池〔14〕和下池〔20〕。运行时,在产气或别的动力驱动下,料液从隔板周围坠入下池,并通过下池经折流隔板预留孔〔17〕下端由管道向上工作器(即活动盖)〔10〕自动排渣料液及可用于人工机械高浓度抽料。下池折流隔板活动盖〔16〕是为了预防提取高浓度沉渣物及方便从池上工作器〔10〕插入搅拌轴而设立的。稳罩杆〔8〕是靠稳盖螺杆〔5〕末端设孔插入梢〔4〕连体稳罩。可应用于图2-9的变形结构(包括应用沼气池ABC级系列生物能流体动力全自动工作器)的最高功能池;稳盖螺杆是靠沼气池的可固定设施预留孔〔3〕通过用插梢固定。该结构适应各种发酵工艺的变化而变化。图1中,〔7〕为均力垫圈,〔9〕为石棉圈,〔11〕为安全盖,〔18〕为折流隔板高位柱。如图2所示,它主要用于液封池内气室及池与水压间〔1〕之间的间隔。圈水槽立管〔27〕作为半连续性进出料口(进出料时不跑气)。槽〔23〕中插有经过槽底插口〔32〕的专用进粪管〔22〕,抽排管〔39〕通于下池〔20〕折流隔板预留孔〔17〕。圈封水槽外墙〔54〕设有套槽自循管〔24〕及导气管〔21〕。槽底的排淀口〔29〕设排淀杆〔25〕是为了排在槽中积累沉淀物。圈水槽立管在水压间〔1〕底(零压线上)相对的位置上设有自循口〔28〕与罩〔26〕结合,可不另设自循管于圈水槽〔23〕,也可自循于池内。罩于槽中的活动罩〔26〕主要用于罩封圈水槽立管〔27〕及半连续性进出料后的封口。罩顶所设的漏斗式连续性粪草进料管〔30〕可作为池心搅拌轴的液封管,管〔30〕的上端(漏斗)为罩顶〔52〕,罩顶插有导气管〔21〕。罩墙〔51〕超出罩顶的部分作为该管的扩大口,靠连于稳盖螺杆〔5〕的稳罩杆〔8〕稳压。抽排管是用在从下池向上抽料及由阀门〔35〕下的屈形排液管〔34〕排液,且在管内设通过管口橡性油封圈圈封。浮能单向排液管〔33〕用于水压间〔1〕以排出清液。也可用人工活塞抽杆〔38〕抽出较高浓度料液。罩〔26〕在漓水开关〔45〕对导气管气体去向控制时,也可作为滤水器。当产气时,料液从上池折流隔板周围进入下池,再由抽排管的下口经浮能单向排液管流入水压间〔1〕。当用气时,料液由水压间进入圈水槽立管,经套槽自循管和自循口至池内。该池可作为整体粪草分离循环发酵,整体两步发酵,整体干湿发酵和整体常规湿发酵四种自动循环的发酵工艺。它是沼气池A级农用全能半自动工作器与B级自动搅拌系统组成的沼气池AB级自动工作器的主要结构(能配成如图6进行五种工艺发酵的结构)。图2中〔31〕为抽排管,〔36〕为橡性油封圈,〔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沼气池工作器,尤其是一种农用工作器,主要由活动盖[10]、圈水槽[23]、圈水槽立管[27](或[49)]、自循管[24、40、46](或只设[28]代替)、多功能活动罩[26、43、99]、抽排管[31、39]、专用进粪管[22]、导气管[21]和防塞棒[4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位于水压间[1]的活动盖(罩)[10]连接于圈水槽外墙[51],多功能活动罩[26]位于圈水槽立管[27]的外侧,罩外并插有连接活动盖(罩)的抽排管、专用进粪管、导气管和自循管;b、 活动盖中连接有立管[49],且立管内设多功能活动罩,其中自循管[46]的一端经立管连通于水压间[1],一端接于多功能活动罩和池内气室,立管[49]内外有专用进粪管、抽排管和导气管,罩于立管[49]内的多功能活动罩[43、99]中,可设漏斗式粪草进料管[30]管内的插接口[53]可插接有自循管[40],抽排管[31]的排液管[34]连通水压间;C、活动盖(罩)连接于立管[49],且管内的自循管[40]、排液管[34]连通水压间,立管内外设有导气管[21]和自循插口[74], 自循插口由自循管[46]连通活动罩[26、4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黎泰
申请(专利权)人:何黎民李永生何伟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