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文专利>正文

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330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水除氧装置。目前应用的水除氧装置结构复杂,运行条件要求较高,因而不能在油田注水、油井热水保温、生活热水取暖等方面大量推广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连续也可间歇生产。通过喷雾器和射流泵喷嘴的更换,一套装置可满足不同处理量要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水除氧装置的一种。目前现有的除氧方法有化学除氧、解析除氧、热力除氧等,装置结构都较复杂,大多还要加热升温才能除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水力作用,实现不加热、不加药、常温条件下高速除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一所示有水罐10、动力泵11、上射流泵6、还氧器7、法兰盘15、园管16、孔板17、密封圈18、垫圈19、雾化喷咀20、喷雾器4、雾化管3、抽氧管5及9、水孔8、旋流器2、贮水管1、下射流泵12、补水泵13所组成的真空旋流除氧装置。本装置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处理量大、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对运行条件和应用环境要求低,不需加热升温,运用安全,故障少。图一装置流程二喷雾器剖面图实施例将罐10内的应用水,通过动力泵11升压后一股水打到上射流泵6,抽出旋流器2中的气体。另一股水通过喷雾器4,切向射入旋流器2中。利用喷雾和真空,将水中溶解氧由溶解状态转向游离状态,利用水与气的比重差,水沿壁旋流下行,气体于旋流器中心旋流上行,并不断被上射流泵抽走,达到除氧目的。下射流泵12是为了改善补水泵13的吸入条件而设的。若旋流器2和补水泵13的高差大于10米,则可以省去。该装置可以自动封闭,上射流泵出口埋在水中,因故停产,空气不会进入装置,造成水的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由射流泵、旋流器、喷雾器、雾化管、贮水罐、动力泵、补水泵等组成的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其特征是旋流器入口前有一段雾化管和一个喷雾器,旋流器园锥部有一圈孔。旋流器上出口和射流泵吸入口连接管。2.根据权力1要求书所述,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旋流器下部接贮水管,贮水管上部有和射流泵吸入口连接的二次抽空管。3.根据权力1要求书所述,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器有法兰、园管、孔板、密封圈、垫圈、雾化喷咀组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水除氧装置。目前应用的水除氧装置结构复杂,运行条件要求较高,因而不能在油田注水、油井热水保温、生活热水取暖等方面大量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连续,也可间歇生产。通过喷雾器和射流泵喷嘴的更换,一套装置可满足不同处理量要求。文档编号C02F1/20GK1061946SQ9010938公开日1992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学文 申请人:张学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射流泵、旋流器、喷雾器、雾化管、贮水罐、动力泵、补水泵等组成的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其特征是旋流器入口前有一段雾化管和一个喷雾器,旋流器园锥部有一圈孔。旋流器上出口和射流泵吸入口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