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2951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反渗透膜、转接套和外壳,所述反渗透膜内设置有纯水通道,所述反渗透膜与转接套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废水通道,所述转接套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原水通道,该原水通道与反渗透膜相连通,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相连通的原水入口、与纯水通道相连通的纯水出口、与废水通道相连通的废水出口,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内衬套。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
技术介绍
净水器的滤芯上设置有多个过水通道,分别用于流通原水、纯水和废水等。这些过水通道都需要设置止水器,用于防止水倒流和净水器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结构简单,止水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反渗透膜、转接套和外壳,所述反渗透膜内设置有纯水通道,所述反渗透膜与转接套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废水通道,所述转接套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原水通道,该原水通道与反渗透膜相连通,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相连通的原水入口、与纯水通道相连通的纯水出口、与废水通道相连通的废水出口,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上设置有与原水入口相连通的第一贯穿孔、与纯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贯穿孔、与废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三贯穿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相连通的原水注入孔、与第二贯穿孔相连通的纯水排水孔、与第三贯穿孔相连通的废水排水孔,所述原水注入孔、纯水排水孔和废水排水孔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顶杆,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顶杆底部设置有使顶杆始终保持向外突出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底部顶抵在贯穿孔的内底部,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注入孔和排水孔内径,且大于贯穿孔内径,以使顶杆下压时,注入孔和排水孔处于导通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用于按压顶杆的墙座转动阀,所述墙座转动阀上设置有与注入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与纯水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与废水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三个通孔内均设置有用于按压顶杆的压块。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墙座转动阀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与转接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套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的底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插入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的插管,所述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处还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插管的快接压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分别为纯水、废水和原水通道提供不同的止水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关闭时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开启时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杆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衬套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外壳,11-注入孔,12-纯水排水孔,13-废水排水孔,2-转接套,21-原水入口,22-纯水出口,23-废水出口,24-原水通道,3-反渗透膜,31-纯水通道,32-废水通道,4-内衬套,41-第一贯穿孔,42-第二贯穿孔,43-第三贯穿孔,44-插管,5-快接压环,6-顶杆,61-密封圈,62-弹簧,7-墙座转动阀,71-第一通孔,72-第二通孔,73-第三通孔,74-压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反渗透膜3、转接套2和外壳1,所述反渗透膜3内设置有纯水通道31,所述反渗透膜3与转接套2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废水通道32,所述转接套2与外壳1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原水通道24,该原水通道24与反渗透膜3相连通,所述转接套2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24相连通的原水入口21、与纯水通道31相连通的纯水出口22、与废水通道32相连通的废水出口23,所述转接套2上设置有内衬套4,所述内衬套4上设置有与原水入口21相连通的第一贯穿孔41、与纯水出口22相连通的第二贯穿孔42、与废水出口23相连通的第三贯穿孔43,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41相连通的原水注入孔11、与第二贯穿孔42相连通的纯水排水孔12、与第三贯穿孔43相连通的废水排水孔13,所述原水注入孔11、纯水排水孔12和废水排水孔13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顶杆6,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61,所述顶杆底部设置有使顶杆始终保持向外突出状态的弹簧62,所述弹簧底部顶抵在贯穿孔的内底部,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注入孔和排水孔内径,且大于贯穿孔内径,以使顶杆下压时,注入孔和排水孔处于导通状态。内衬套铆接入转接套,来保证弹簧,顶杆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用于按压顶杆6的墙座转动阀7,所述墙座转动阀7上设置有与注入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71、与纯水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72、与废水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73,三个通孔内均设置有用于按压顶杆的压块74。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墙座转动阀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与转接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套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的底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插入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的插管,所述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处还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插管的快接压环。本装置工作原理如下:1、原水、纯水和废水的水流均靠单向阀来封水,在墙座上装入滤芯,滤芯将墙座转动阀压下,单向阀的顶杆被墙座转动阀压下,原水依次穿过原水注入孔、第一贯穿孔、插管、原水入口和原水通道实现流通,纯水依次流经纯水通道、纯水出口、第二贯穿孔和纯水排水孔实现流通,废水依次经过废水通道、废水出口、插管、第三贯穿孔和废水排水孔实现流通;滤芯取下时,顶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起,顶杆上的密封圈将排水孔和注入孔封死,实现止水,其各水道的流向如图2箭头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反渗透膜、转接套和外壳,所述反渗透膜内设置有纯水通道,所述反渗透膜与转接套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废水通道,所述转接套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原水通道,该原水通道与反渗透膜相连通,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相连通的原水入口、与纯水通道相连通的纯水出口、与废水通道相连通的废水出口,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上设置有与原水入口相连通的第一贯穿孔、与纯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贯穿孔、与废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三贯穿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相连通的原水注入孔、与第二贯穿孔相连通的纯水排水孔、与第三贯穿孔相连通的废水排水孔,所述原水注入孔、纯水排水孔和废水排水孔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顶杆,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顶杆底部设置有使顶杆始终保持向外突出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底部顶抵在贯穿孔的内底部,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注入孔和排水孔内径,且大于贯穿孔内径,以使顶杆下压时,注入孔和排水孔处于导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阀式滤芯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反渗透膜、转接套和外壳,所述反渗透膜内设置有纯水通道,所述反渗透膜与转接套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废水通道,所述转接套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原水通道,该原水通道与反渗透膜相连通,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相连通的原水入口、与纯水通道相连通的纯水出口、与废水通道相连通的废水出口,所述转接套上设置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上设置有与原水入口相连通的第一贯穿孔、与纯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贯穿孔、与废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三贯穿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相连通的原水注入孔、与第二贯穿孔相连通的纯水排水孔、与第三贯穿孔相连通的废水排水孔,所述原水注入孔、纯水排水孔和废水排水孔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顶杆,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顶杆底部设置有使顶杆始终保持向外突出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扬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