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2892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6:17
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包括蓄水部分和雨水净化部分,蓄水部分包括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的沉淀井,沉淀井管道连接至过滤井,过滤井管道连接至蓄水池;雨水净化部分包括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从蓄水池管道输出的雨水经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处理后输送至清水池内。本系统对市政雨水管网中的水进行蓄水、净化并利用,并采用了反冲洗功能对蓄水管进行净化,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蓄水和净化处理的难题,是新一代雨水蓄存利用的优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在很多缺水地区,人们的饮用水都成了问题,雨水作为一种天然的洁净水资源,可广泛的应用于干旱、少雨地区及缺少地表水补给地区,故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越来越重要,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特别是空气质量的下降,由地表径流及大气降尘所导致的初期雨水水质较差,如对雨水在整个降雨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收集并储存,势必会对雨水产生污染,影响到雨水的利用,如何对雨水进行有效净化并加以储存是当务之急。传统的混凝土蓄水池一般为露天状态,占地面积大,顶部土地无法使用,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承压能力较小,容易产生塌方及泄露现象,无法做到大容量调节的程度;使用年限较短,维修困难。PP模块蓄水池受材质及地形条件的影响,其设计容积较小,通常情况下最大容量值在2000m³以下;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内部清理效果差,容易产生污物堵塞,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储存雨水量可根据时间需要灵活调节并净化后外输的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包括蓄水部分和雨水净化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部分包括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的沉淀井,所述沉淀井管道连接至过滤井,所述过滤井管道连接至蓄水池;所述雨水净化部分包括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从所述蓄水池管道输出的雨水经所述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处理后输送至清水池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蓄水池为管组式蓄水池,所述管组式蓄水池包括一组相互并联的蓄水管,首个蓄水管连接所述过滤井,末端蓄水管连接检查井,所述并联是指每个所述蓄水管的上部设置配水管,所述配水管连接至连接管Ⅰ,所述蓄水管的下部通过连接管Ⅱ连接至收集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雨水净化部分包括与所述收集管连接的成品取水井,所述成品取水井中设有雨水供水泵,所述雨水供水泵将成品取水井中的水输送至成品设备处理间,所述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设置在所述成品设备处理间内,处理后的清水入所述清水池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成品设备处理间的排污管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所述清水池和所述取水井内均设有静压式液位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还包括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冲洗主管、冲洗支管和设置在所述清水池内的反冲洗泵,所述冲洗主管一端与反冲洗泵相连、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蓄水管中的所述冲洗支管相连,所述反冲洗系统对蓄水池进行反冲洗后,污水通过自然找坡进入所述取水井中,所述取水井内设置的排污泵将所述污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蓄水管为实壁管骨架增强复合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管组式蓄水池左右两侧的坡度为ⅰ≧1%、上下之间的坡度ⅰ≧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管组式蓄水池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式蓄水池以及PP模块蓄水池相比,管组式蓄水池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蓄水池主体构成产品承压能力强,使用年限长,单个管组式蓄水池系统可储存水量最大可以达到3000m³,内部区别于PP模块的复杂构造,空间广阔,对于大型雨水调节过程具有极佳的作用,这是其他两种蓄水池无法达到的程度;其次,蓄水池整体安置于地表以下,不需要担心塌方、露天面积较大容易造成危险状况,不需要担心水因紫外线照射、地表或环境污染造成水质变坏、污染等情况;第三,蓄水池容积率较大,有效储存容积几乎可达100%;第四,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内部空间较大,便于清洁人员进入蓄水池内部进行清理维修。2)取水井:其内部布置取水泵、排污泵、浮球止回阀、液位计等设施,当需要使用雨水时从取水井取水,蓄水池主体反冲洗时产生的污水也可进入取水井中,然后用排污泵将其抽取至市政管道;成品设备间:内部布置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以及设备间排污泵等设施,根据不同水质要求对雨水进行处理;清水池:储存经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过滤、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之后的雨水以备所需。蓄水池反冲洗系统:对蓄水池主体定期进行反冲洗,排除蓄水池中的泥沙等污物。3)本系统对市政雨水管网中的水进行蓄水、净化并利用,并采用了反冲洗功能对蓄水管进行净化,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蓄水和净化处理的难题,是新一代雨水蓄存利用的优良产品。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附图1的A-A视图,附图3附图1的B-B视图,附图4附图1中的C-C视图,其中,1-雨水供水泵,2-雨水排污泵,3-设备间排污泵,4-检查井,5-蓄水管,6-成品取水井,7-沉淀井,8-过滤井,9-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10-紫外线消毒器,11-成品设备处理间,12-静压式液位计Ⅰ,13-静压式液位计Ⅱ,14-取水泵,15-反冲洗泵,16-雨水收集管,17-配水管,18-溢流管,19-浮球开关,20-收集管,21-清水池,22-冲洗主管,23-冲洗支管,24-排泥管,25-排污管,26是排泥管,27是回用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蓄水部分、雨水净化部分、反冲洗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蓄水部分包括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的沉淀井7,沉淀井7管道连接至过滤井8,过滤井8管道连接至蓄水池。蓄水池为管组式蓄水池,管组式蓄水池包括一组相互并联的蓄水管5,首个蓄水管连接过滤井8,末端蓄水管连接取水井和检查井,溢流管设置在检查井上。并联是指每个蓄水管5的上部设置配水管17,配水管连接至连接管Ⅰ,每个蓄水管5上都设有连接管Ⅰ,蓄水管5的下部通过连接管Ⅱ连接至收集管20。在配水管17与蓄水管5连接的对应位置设检查井4。本实施例中,一组蓄水管5至少设置两个;蓄水管5的主体材料选用实壁骨架塑料增强复合管,总蓄水量从100m³至3000m³。管组式蓄水池从右到左的坡度为ⅰ≧1%、从上到下的坡度ⅰ≧5%。雨水净化部分是由成品取水井6、成品设备处理间11、清水池21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组成,成品取水井6通过连接管与收集管20相连,在成品取水井6里设置雨水供水泵1、雨水排污泵2、静压式液位计Ⅰ12、浮球开关19,雨水供水泵1与成品设备处理间11通过连接管连接,雨水排污泵2通过连接管分别与浮球开关19、排泥管24相连,排泥管24与污水管网相连,在成品设备处理间11里设置设备间排污泵3和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9、紫外线消毒器10,经过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9、紫外线消毒器10处理后的水通过连接管与清水池21相连21,设备间排污泵3的排污管25与所述污水管网相连,在清水池21里设置静压式液位计Ⅱ13、取水泵14。反冲洗部分是由冲洗主管22、冲洗支管23、设置在清水池21里的反冲洗泵15组成,冲洗主管22一端与反冲洗泵15相连,另一端依次分别与设置于蓄水管5中的各冲洗支管23相连。工作原理:雨水通过沉淀井7进行初次沉沙过滤,将大颗粒污染物滞留在沉淀井7中,后期进行人工清掏;之后雨水进入过滤井8中进行二次过滤,使之达到水池蓄水标准;雨水经配水管17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中。蓄水池下游接雨水收集管,并连接至取水井中;雨水需要回用时,取水井内供水泵工作,将雨水送入成品设备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包括蓄水部分和雨水净化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部分包括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的沉淀井,所述沉淀井管道连接至过滤井,所述过滤井管道连接至蓄水池;所述雨水净化部分包括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从所述蓄水池管道输出的雨水经所述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处理后输送至清水池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包括蓄水部分和雨水净化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部分包括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的沉淀井,所述沉淀井管道连接至过滤井,所述过滤井管道连接至蓄水池;所述雨水净化部分包括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从所述蓄水池管道输出的雨水经所述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处理后输送至清水池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为管组式蓄水池,所述管组式蓄水池包括一组相互并联的蓄水管,首个蓄水管连接所述过滤井,末端蓄水管连接检查井,所述并联是指每个所述蓄水管的上部设置配水管,所述配水管连接至连接管Ⅰ,所述蓄水管的下部通过连接管Ⅱ连接至收集管。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蓄水及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部分包括与所述收集管连接的成品取水井,所述成品取水井中设有雨水供水泵,所述雨水供水泵将成品取水井中的水输送至成品设备处理间,所述全自动自清洗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强许晓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融汇管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