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板对中高频段的声波吸声隔音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板。所述复合板具体包括隔音层;薄膜,所述隔音层间隔设置在所述薄膜的一侧;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支撑垫为网格状结构;吸声层,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板针对多个频段的声波均有较好的隔音吸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声隔音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吸声隔音复合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吸声隔音复合板主要为一层隔音板加一层表层板的结构,两层板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表层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声波可以通过通孔进入到空腔中。声波进入空腔中后,一部分声波能量在隔音板和表层板之间来回振荡被吸收,另一部分声波能量被空腔内的吸声材料吸收,以此达到消音的目的。上述结构中的复合板中表层板采用带通孔的硬质板,低频声波比较容易穿过通孔进入空腔内部被吸收,但中、高频声波比较容易被反射回去,不容易被吸收。这种复合板吸声性能曲线在某个频率上达最大值,其他频率上均会下降。此种结构不能实现吸声材料在中高频上有较好的吸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板针对中高频段的声波吸声隔音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板。本技术的复合板包括:隔音层;薄膜,所述隔音层间隔设置在所述薄膜的一侧;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并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支撑垫为网格状结构;吸声层,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另一侧。本技术的复合板利用薄膜和隔音层形成薄膜空腔共振系统,起到对低频声波的良好吸声隔音效果,当噪音声波频率与薄膜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引起薄膜共振,从而消耗一部分声波能量,起到对低频声波的良好的降噪效果。同时,吸声层可以不受限制的发挥出对中高频声波的良好吸音效果,使整个复合板针对各个频段的隔音吸声效果更好。优选情况下,所述空腔的厚度为5-20mm。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层为橡胶板或高分子树脂板。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层为EVA板。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1-3mm。优选情况下,所述薄膜为PET膜或PE膜。优选情况下,所述薄膜为金属箔。优选情况下,所述薄膜为铝箔或锡箔中的一种。优选情况下,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02mm-0.2mm。优选情况下,所述吸声层为高分子发泡树脂板或吸音棉板中的一种。优选情况下,所述吸声层的厚度为5mm-60mm。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层、支撑垫、薄膜以及吸声层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粘结层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复合板的汽车,所述复合板可以贴在汽车前围挡板上来阻隔发动机噪音传递到驾驶室,或者制作成隔音罩,罩在产生噪音的部件上,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2、3的测试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复合板包括隔音层101、薄膜102、支撑垫103和吸声层105。所述隔音层101与薄膜102相对间隔设置,且隔音层101设置在薄膜102的一侧。所述支撑垫103设置在所述隔音层101和薄膜102之间,并在所述隔音层101和薄膜102之间形成空腔104。所述吸声层105设置在所述薄膜102的另一侧。本技术的隔音层101、薄膜102和支撑垫103之间构成了薄膜空腔共振系统,可以起到对低频声波的良好的吸声隔音效果。当噪声声波频率与薄膜102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引起薄膜102产生共振,薄膜振动时,薄膜内部,及薄膜与支撑物之间出现摩擦损耗,从而消除一部分声波能量,起到对低频声波的良好降噪效果。同时,吸声层105可以不受限制的发挥出对中高频声波的良好吸声效果,使整个复合板针对各个频段的隔音吸声效果更好。所述隔音层101可以选用现有的隔音效果较好的橡胶板或高分子树脂板,优选地,所述隔音板采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板,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本技术的隔音层采用EVA板隔音效果更好。本技术的薄膜102可以采用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或PE(聚乙烯)膜;也可以采用金属箔制成,如铝箔或锡箔等。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采用PET膜作为薄膜可以在本技术的复合板中产生更好的效果。本技术采用无孔薄膜,重量轻,降低了整个复合板的重量,且制造成本低。薄膜在声波用下容易产生共振,薄膜振动时,薄膜内部,及薄膜与支撑物之间出现摩擦损耗,将声能吸收掉。所述支撑垫103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材料制成,如微孔发泡材料中的聚氨酯发泡材料、PE发泡材料、橡胶发泡材料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支撑垫103主要起支撑作用,只要能使薄膜102和隔音层101之间形成空腔即可。优选地,为了增强整个复合板的力学性能,所述支撑垫103可以采用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尺寸和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支撑垫103的厚度即为空腔104的厚度。所述吸声层105可以采用开孔结构的高分子发泡树脂,如本领域常用的聚氨酯发泡树脂材料、三聚氰胺发泡树脂材料等。也可以采用高分子有机物纤维制成的吸音棉,如本领域常用的PET+PP(聚丙烯)双组份吸音棉。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现发现,根据材料对高频噪声应具有较高的吸声特性,优选使用三聚氰胺发泡树脂或者由高分子PP纤维和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制作的吸音棉。优选地,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空腔的厚度为5-20mm,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02mm-0.2mm,所述吸声层的厚度为5-60mm。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当各部件厚度都满足上述范围时,本技术的复合板吸声隔音效果更好。本技术的复合板可以直接通过整体热压成型,即各部件之间直接连接;或者各部件之间通过粘结剂粘合并冷压成型,即各部件之间通过粘结层连接,所述粘结剂可以为丙烯酸类粘结剂。本技术的复合板通过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工作时吸声层105靠近噪声声源侧,主要吸收中高频噪音。隔音层101和薄膜102以及二者之间的空腔104构成薄膜空腔共振系统,主要吸收低频噪音。本技术的隔音层101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利用与薄膜形成薄膜空腔共振系统,二是起到隔音作用。本技术的复合板可实现在多个频段均有较好的吸声隔音效果。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复合板的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取20mm厚三聚氰胺树脂发泡吸音棉,用北京声望声电技术有限公司的阻抗管测试其吸音性能。实施例2:采用隔音层为2mm厚的EVA片,薄膜为0.1mm厚的PET膜,空气层厚度5mm,构成薄膜空腔共振吸声系统,然后用北京声望声电技术有限公司的阻抗管测试其吸音性能。实施例3:选用隔音层为2mm厚的EVA片,空气层厚度5mm,薄膜为0.1mmPET膜,吸声层为20mm三聚氰胺树脂发泡吸音棉,层与层之间采用3M丙烯酸类快干胶粘接,按照如图1所示的结构制成样品,然后用北京声望声电技术有限公司的阻抗管测试其吸音性能。实施例1至3的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实施例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实施例3的吸声系数曲线位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之上,并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吸声系数曲线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本技术的复合板对高频吸声性能无抑制作用,提高了在各个频段的吸声性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层;薄膜,所述隔音层间隔设置在所述薄膜的一侧;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支撑垫为网格状结构;吸声层,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层;薄膜,所述隔音层间隔设置在所述薄膜的一侧;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在所述隔音层和薄膜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支撑垫为网格状结构;吸声层,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厚度为5-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为橡胶板或高分子树脂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为EVA板。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1-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PET膜或PE膜。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双,林信平,张敏,刘双任,卢强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