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烹调系统来实现的烹调方法,该烹调系统包括桶状锅体、用于驱动锅体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能够执行烹调程序的控制系统;该烹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使控制系统执行烹调程序,并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命令/提示,向锅体内投放烹调物料;⑵控制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小于临界转速、并使得烹调物料基本上随锅体旋转至9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下落的第一转速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烹调方法通过控制烹调物料在锅体内壁的分布状态及其下落轨迹来改善翻炒效果,从而提高烹调速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调方法;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炒菜的烹调方法。
技术介绍
炒菜是将烹调物料在锅中炒熟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要求热锅快炒,使烹调物料被快速、均匀加热,以达到脆、嫩、鲜、香的效果。目前,人们已经研发出了能够替代或减少手工操作,并具有炒菜功能的自动/半自动烹调系统。中国专利200810029877.8公开了一种烹调设备,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锅体,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旋转机构和翻转机构;锅体为桶状或球状锅体,其端部设有开口,内部设有起搅拌作用的搅拌机构;旋转机构与锅体相连,带动锅体沿其旋转轴线旋转;翻转机构与锅体相连,带动锅体沿翻转轴线在支架上转动;当烹调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锅体的旋转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0度至60度。该烹调设备中的锅体具有两个自由度,可分别实现旋转和翻转,从而达到自动翻炒和自动出菜的目的。中国专利申请201210575195.3公开了一种双向自动翻炒锅,包括锅体、锅盖、变频电机、内旋转轴、支承座、翻炒叉、外旋转轴、翻炒叶片、开关。其中,锅体、锅盖两部分构成一个平置的圆柱体;变频电机带有高中低三个档位按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水平放置在锅体中心位置,由支承座在两端支撑;支承座,支撑锅体、旋转轴和安装加热装置;翻炒叉垂直于旋转轴放置在锅体中央位置,端部有不同尺寸的叉齿;翻炒叶片上端部为方形;开关安放在锅体上,调节锅体的工作状态。当菜肴进入锅体后,由电机分别带动锅体、翻炒叶片、翻转叉做360°圆周运动,菜肴在锅体内不断的进行翻转,进行菜肴的加工,通过调节电机的频率来调节翻炒的频率,最终完成菜肴的加工。在利用以上烹调设备进行烹调的过程中,如图12所示,烹调物料30’在锅体30内基本上堆积在锅体底部,虽然利用翻炒机构对烹调物料进行翻炒来增加锅内不同位置的物料和物料各表面与锅体接触的机会,但翻炒时并不能消除物料的堆积状态,且难以对堆积物料的芯部进行有效翻炒,因此,仅有较少部分的烹调物料与锅体直接接触,烹调物料与锅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到锅体内壁表面积的40%,导致只能对烹调物料进行堆积式加热,仍无法有效地改善烹调物料受热不均和加热效率低下的不足。并且,利用翻炒机构进行翻炒还会使烹调物料受到较大的挤压外力,难以保持原料形状的完整,无法满足中式菜肴对“形”的要求。此外,在烹调过程中,由于堆积烹调物料之间以及烹调物料与锅体之间仅以较小的作用力相互接触,热阻大,进一步导致烹调物料受热不均,加热和烹调效率较低。因此,为了满足热锅快炒的要求,在利用以上烹调设备进行烹调时要求采用较大的锅体,以增加烹调物料与锅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而这又导致烹调设备存在体积庞大的不足。否则,为保证所烹制菜肴的质量和口感,其每次只能烹炒较少的烹调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调方法,其通过控制烹调物料在锅体内的分布状态以及其下落轨迹来改善翻炒效果,从而提高烹调速率和质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烹调系统来实现的烹调方法,该烹调系统包括桶状锅体、用于驱动锅体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能够执行烹调程序的控制系统。其中,该烹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使控制系统执行烹调程序,并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命令/提示,向锅体内投放烹调物料;⑵控制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小于临界转速(此处为角速度)、并使得烹调物料基本上随锅体旋转至9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下落的第一转速旋转。其中,所谓的临界转速是指能使烹调物料附着在锅体上并随锅体作圆周运动的最低转速。本专利技术中,烹调物料的旋转角度采用如下的角度坐标:以锅体横截面内周的几何中心为坐标中心,以锅体旋转轨迹的最低点为零点,以锅体的旋转方向为正方向。本专利技术中,所谓锅体的旋转轴线,是指大致通过锅体各横截面内周的几何中心的连接线。锅体横截面的内周通常成型为圆形或多边形,在锅体横截面的内周为圆形时,其几何中心为其圆心;在锅体横截面的内周为正多边形时,其几何中心为其内切圆或外接圆的圆心。本专利技术中,临界转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根据锅体的内径、锅体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度、烹调物料的特性(例如粘性、形状)、烹调物料的多少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烹调物料较多时的临界转速要高于烹调物料较少时的临界转速,这是由于远离锅体内壁的烹调物料的旋转半径较接近锅体内壁的烹调物料要小,因而要使远离锅体内壁的烹调物料随锅体同步旋转,就需要其具有比靠近锅体内壁的烹调物料具有更高的转速,以提供更大的离心力。本专利技术中,锅体在步骤⑵中的第一转速既可以是恒定值,也可以是阶段变化或连续变化的变化值。通常,第一转速可以是0.6至0.95倍、优选0.7至0.95倍、更优选0.8至0.95倍的临界转速。其中,第一转速的取值越大,烹调物料的下落位置越高,翻炒效果越好。优选的是,第一转速控制为使得烹调物料基本上随锅体旋转至135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下落。需要指出的是,与锅体内壁距离不同的烹调物料所受到的离心力是不同的,因而与锅体内壁距离不同的烹调物料通常也具有不同的下落角度。例如,靠近锅体内壁的烹调物料通常比远离锅体内壁的烹调物料具有更大的下落角度。也就是说,烹调物料的下落是在某一个角度范围内发生,而不是仅在某一个确定的角度位置处发生。并且,由于下落后的烹调物料会在锅体的带动下再次旋转上升,因而烹调物料的下落是一个循环并持续发生的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烹调方法中,锅体在步骤⑵中的第一转速控制为使得烹调物料基本上随锅体旋转至9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下落,首先,这样的优点在于烹调物料在惯性作用下具有抛物线形的下落轨迹,下落后的大部分烹调物料会在较大范围内再次附着在锅体上,并在锅体带动下旋转上升,而不是堆积在锅体底部的烹调物料之上,因此烹调物料始终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与锅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此时烹调物料能够较为快速、均匀地受热,从而提高烹调速率和质量。其次,由于改善了烹调物料的分散状态,提高了锅体的利用面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烹调方法可以同时烹炒更多的烹调物料,具有比现有烹调方法更高的烹调效率。另外,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对烹调物料进行基本上同等程度的翻炒,使得烹调物料的翻炒非常充分,且在翻炒过程中较少受到挤压外力的作用,易保持原料形状的完整,从而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烹调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烹调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⑶:控制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大于或等于临界转速的第二转速旋转,使得烹调物料附着在锅体上并随锅体作旋转运动。实际烹调过程中,为了达到更佳的加热和烹调效果,在步骤⑶中优选使得大部分烹调物料,更优选的是使得几乎全部烹调物料都处于附着在锅体上并随锅体同步旋转的状态。本专利技术中,烹调物料附着在锅体上并不是指附着在锅体上的所有烹调物料都与锅体直接接触,而是指烹调物料在锅体的内壁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烹调物料层,其中仅仅位于烹调物料层外侧的烹调物料与锅体直接接触。上述烹调方法中,一方面,锅体在步骤⑶中以大于或等于临界转速的第二转速旋转,可以使大部分甚至是几乎全部的烹调物料以较为均匀的厚度附着至锅体的几乎整个内壁并随锅体同步旋转,其覆盖面积可达锅体内壁总表面积的90%或以上,充分利用了锅体的表面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烹调系统来实现的烹调方法,其中,所述烹调系统包括桶状锅体、用于驱动所述锅体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能够执行烹调程序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烹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使所述控制系统执行所述烹调程序,并根据所述控制系统发出的命令/提示,向所述锅体内投放烹调物料;⑵控制所述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小于临界转速、并使得所述烹调物料基本上随所述锅体旋转至9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下落的第一转速旋转;其中,所述的临界转速是指能使烹调物料附着在锅体上并随锅体作圆周运动的最低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烹调系统来实现的烹调方法,其中,所述烹调系统包括桶状锅体、用于驱动所述锅体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能够执行烹调程序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烹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使所述控制系统执行所述烹调程序,并根据所述控制系统发出的命令/提示,向所述锅体内投放烹调物料;⑵控制所述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小于临界转速、并使得所述烹调物料基本上随所述锅体旋转至9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下落的第一转速旋转;其中,所述的临界转速是指能使烹调物料附着在锅体上并随锅体作圆周运动的最低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⑶控制所述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大于或等于所述临界转速的第二转速旋转,使得所述烹调物料附着在所述锅体上并随所述锅体作旋转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方法,其中,在步骤⑶中,控制所述锅体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处于水平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方法,其中,在步骤⑴中,投料时控制所述锅体绕其旋转轴线以小于所述临界转速的第三转速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小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