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221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特别适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经过预脱水的含油污泥通过减压蒸馏釜在一定的残压和蒸出温度的控制下,破坏含油污泥中油、水、泥渣气形成的稳定体系,蒸出污泥中全部的水和部分的油,使减压蒸馏后所剩下的油和泥渣可自然沉降分离,泥渣经洗涤其含油量可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流程简单,能耗低,处理时间短,并能回收利用含油污泥的部分油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特别适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炼油厂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各种水处理池的池底泥以及油罐的罐底泥等,其含油量一般为30~50%,含水率为40~70%,且含有10%左右的固体物质(泥、砂等)。一般中小型炼油厂年产污泥达数千吨,而且污泥不断积累,无法堆放和处理,其中的有害物质和石油烃类,会随雨水的冲刷污染土壤和水源。由于含油污泥中的油、水及固体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非常稳定的乳化体系,很难将其分离。因此,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炼油厂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通常有生物处理法和物理化学处理法,前者处理时间长,且含油污泥中的油得不到回收利用,而后者的主要步骤有浓缩、脱水、干燥和焚烧等,不仅处理能耗高,焚烧产生的大量排放气污染环境,而且大量油品被浪费掉,不能得到回收利用。美国专利(专利号4990237)公开了一种从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在常压或微负压下,通过低温和高温两个蒸发段,对污泥中的油进行全部蒸发。该方法工艺流程和设备复杂,操作条件苛刻,能耗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适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油污泥中的油、水、泥渣基本分离,降低泥渣中的含油量,并经洗涤而使泥渣的含油量达到排放标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机械分离装置使含油污泥原液脱除一部分游离的油和水,游离的油和水的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沉降分离处理;另一部分经过机械分离装置预脱水后的含油污泥用泵送入减压蒸馏釜进行蒸馏,蒸馏分离出的重组分油与沉降分离出的油一起进入燃料池;蒸馏分离出的轻组分油和水经冷凝器进入油水分离器后分离出轻组分油和水,轻组分油进入优质油品池或回炼,分离出的水进入污水处理池或作软化水;蒸馏分离出的含油泥渣进入洗涤罐,经水洗液洗涤后分别分出水和泥渣,分出的水去污水处理池,分出的泥渣排出进行常规处理。减压蒸馏釜中的残压一般为0.1kPa~50kPa,最终蒸出温度为105℃~200℃;洗涤罐中的水洗液由水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加入量为1~15%;水洗液的添加剂由稀硫酸和乙醇组成,其中乙醇的加入量为0.5~20%。洗涤罐中水洗液的加入量为含油泥渣重量的0.5~3.0倍,洗涤温度为20℃~80℃,洗涤时间为10~30分钟。由于本方法首先使污泥原液进行预脱水,然后进入减压蒸馏釜进行减压蒸馏,在一定的残压和蒸出温度下,可以蒸出污泥中全部的水和部分的油,从而破坏了含油污泥中油、水、泥渣所形成的稳定体系,使减压蒸馏后所剩下的油和泥渣可自然沉降分离,所剩下的油和泥渣经洗涤装置洗涤后可实现更彻底的分离。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实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而且处理流程简单,能耗低,处理时间短,并能回收利用含油污泥的部分油品。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含油污泥原液通过管线7泵入机械分离装置1(如压滤机、离心分离器等),进行预分离,经机械分离出的游离的油和水的混合液通过管线9输入油水分离器6进行沉降分离;沉降分离出的水通过管线11去污水处理池,沉降分离出的油从管线10与从管线15来的重质油的混合液一起通过管线22去燃料池,可为减压蒸馏提供热源。从机械分离装置1中排出的含有油和水的污泥通过管线8泵入减压蒸馏釜2。减压蒸馏釜2通过管线13抽真空,以维持减压操作。根据污泥的物料组成和性质,减压蒸馏釜2中的残压一般在0.1kPa~50kPa之间,适宜的残压为15kPa~30kPa;减压蒸馏釜2的最终蒸出温度为105℃~200℃,适宜的最终蒸发温度为120℃~150℃。在这样的残压和温度下,含油污泥中油、水、泥渣所形成的稳定体系在减压蒸馏釜2中得到破坏,并使含油污泥中油、水、泥渣分离。从减压蒸馏釜2蒸出的轻组份油品和全部水通过管线12,经冷凝器3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管线14进入油水分离器4进行沉降分离,从分离器4中出来的轻质油品通过管线17去优质油品池或回炼,从分离器4中出来的水通过管线18去污水处理池或作软化水使用。当减压蒸馏釜2的蒸发温度达到最终蒸出温度时停止蒸馏,然后经过降温沉降,分离出的重组分油品经管线15与从管线10来的沉降分离油一起混合进入管线22去燃料池;分离出的油含量较少的泥渣用机械方法排出减压蒸馏釜2,并经管线16去洗涤罐5。水洗液从管线19加入洗涤罐5中。水洗液由水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加入量为1~15%。水洗液的加入量为含油泥渣重量的0.5~3.0倍,洗涤温度在20~80℃之间。添加剂由10%的稀硫酸和乙醇组成,其中乙醇含量在0.5~20%之间。含油泥渣在洗涤罐5中的洗涤时间为10~30分钟,洗涤后的污水(含油)经管线20去污水处理池处理,洗涤后的泥渣经管线21排出,即可进行常规处理(如焚烧或填埋)。权利要求1.,通过机械分离装置(1)使含油污泥原液脱除一部分游离的油和水,游离的油和水的混合液经管线(9)进入油水分离器(6)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经过机械分离装置(1)预脱水后的含油污泥经管线(8)进入减压蒸馏釜(2)进行蒸馏,分离出的重组分油经管线(15、22)去燃料池;分离出的轻组分油和水经冷凝器(3)进入油水分离器(4)后分出轻组分油和水,轻组分油经管线(17)去优质油品池或回炼,水经管线(18)去污水处理池或作软化水;分离出的含油泥渣经管线(16)进入洗涤罐(5),经管线(19)加入水洗液洗涤后分出的水经管线(20)去污水处理池,分出的泥渣经管线(21)排出进行常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减压蒸馏釜(2)中的残压为0.1kPa~50kPa,最终蒸出温度为105℃~2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洗涤罐(5)中加入的水洗液,其加入量为含油泥渣重量的0.5~3.0倍,洗涤温度为20℃~80℃,洗涤时间为10~3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水洗液由水和添加剂组成,水为清水,添加剂加入量为1~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添加剂由稀硫酸和乙醇组成,其中乙醇的加入量为0.5~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特别适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本专利技术是将经过预脱水的含油污泥通过减压蒸馏釜在一定的残压和蒸出温度的控制下,破坏含油污泥中油、水、泥渣所形成的稳定体系,蒸出污泥中全部的水和部分的油,使减压蒸馏后所剩下的油和泥渣可自然沉降分离,泥渣经洗涤其含油量可达到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处理流程简单,能耗低,处理时间短,并能回收利用含油污泥的部分油品。文档编号C02F11/18GK1178777SQ97118778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张腾云, 李小龙, 路胜旗, 陈国琪, 韩德奇 申请人:河南石油勘探局炼油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通过机械分离装置(1)使含油污泥原液脱除一部分游离的油和水,游离的油和水的混合液经管线(9)进入油水分离器(6)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经过机械分离装置(1)预脱水后的含油污泥经管线(8)进入减压蒸馏釜(2)进行蒸馏,分离出的重组分油经管线(15、22)去燃料池;分离出的轻组分油和水经冷凝器(3)进入油水分离器(4)后分出轻组分油和水,轻组分油经管线(17)去优质油品池或回炼,水经管线(18)去污水处理池或作软化水;分离出的含油泥渣经管线(16)进入洗涤罐(5),经管线(19)加入水洗液洗涤后分出的水经管线(20)去污水处理池,分出的泥渣经管线(21)排出进行常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云李小龙路胜旗陈国琪韩德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石油勘探局炼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