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公开了一种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包括:可屏蔽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屏蔽箱,其顶壁上设置有通孔;抓源杆,插装于通孔内,用于抓取放射源、并可将放射源移至清洗装置内和移至摄像单元处;清洗装置,安装在屏蔽箱内;摄像单元,安装在屏蔽箱内;和显示单元,与摄像单元相连接、用于对外输出摄像单元摄取的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结合放射性防护三要素,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并根据清洗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屏蔽防护的方法来更好地实现放射源的清洗和检查,大幅度减少对人体的放射性照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尤指一种放射源的维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放射性测井被广泛并大量的应用于对地层岩性、密度和孔隙度的评估和测量。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全球各个石油公司使用的最普遍的地层岩性密度和孔隙度的测量方法。放射源作为射线发射部分,被安装在仪器的源室内,不断衰变,释放出特定能量和数量的伽马射线或者中子射线,释放出的射线与被测量地层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后,再被仪器探测到,射线计数的多少与地层的岩性密度和孔隙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最后,通过一定的算法由计数率推算出地层密度和孔隙度。可以说没有放射源或者射线释放装置,放射性测井仪器就无法工作,可见,放射源的在整个测井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目前使用的放射源主要包括2ci的CS-37,18mci的CF和19CI的am-be源,三种放射源被列为国家三级放射源,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为其制定有相关的法律,放射源的使用、运输和存储都是有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一旦发生放射源事故,将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放射性伤害,轻则可以缓慢恢复,重则有生命危险。对于随钻放射性测井工作而言,放射源被安装在仪器的源室内,随着仪器一同在复杂的地层中经历着钻井液的腐蚀、地层的高温高压、钻进过程中的高震动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些因素都对放射源的保养和检查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有的放射源保养和检查方法非常简单:打开需要清洗的放射源存放罐的塞盖,使用一米多长的取源杆(相当于本申请中的“抓源杆”)插入存放罐内,通过操作取源杆,将放射源从存放罐中取出后,然后迅速放到放置源清洗装置上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使用裸眼近距离对清洗后的放射源进行观察,如果放射源本体上无泥浆、杂质等异物,就将放射源放入被清洗和检查完成的存放罐里,否则,继续进行清洗和观察,直到放射源本体上无泥浆、杂质等异物后,才将放射源装入存放罐内。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五个缺陷:1.在清洗过程中对清洗人员的保护不足。对伽马射线而言,因为目前只有防护伽马射线的铅服,但因为铅金属本身非常重,所以就造成了铅服的厚度比较薄(不然工作将无法承受其重量),其屏蔽效果有限,在进行清洗和检查工作时达不到理想的保护效果;对中子射线而言,目前还没有屏蔽中子射线的可穿戴的防护装置,市场上有的中子防护装置价格非常昂贵,一套价格达到几十万,而且穿戴非常厚重,非常不便于清洗工作的进行,如果放射源本体很脏,那就需要工作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清洗,这意味着受到更长时间的照射。2.检查过程对检查人员的伤害非常。因为没有一套适合的装置进行检查,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穿戴铅眼镜来进行近距离的观察,铅眼镜对伽马射线的屏蔽效果非常有限,另外,对中子射线起不到任何的屏蔽作用。3.清洗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在清洗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随时确定到底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只能先停止清洗工作,再通过裸眼观察,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继续进行清洗。这让整个清洗过程存在反复性,增加了放射性照射时间,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也将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4.清洗放射源时,还需要对存放放射源的存放罐(具有一定的射线屏蔽效果)进行清洗和检测,这时,往往需要另外一个存放罐作为备用存放罐,清洗完成后,将放射源放入备用存放罐中,然后,将与被清洗的放射源配套的存放罐进行清洗和检测,完成后,再把备用存放罐中的放射源转移到配套存放罐中去。这样使整个清洗过程变得非常繁琐,而且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放射性照射时间。5.检查能力不足,第一,如果现场作业时,出现放射源装入存放罐困难的情况,那么返回车间做检查时,没有足够好的方法来判断问题原因。第二,因为清洗检查工作是由工作人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裸眼观察完成的,所以并不能仔细、近距离的对放射源本体进行很好的观察,即使源体受损,也存在不能发觉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源的维护装置,结合放射性防护三要素,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并根据清洗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屏蔽防护的方法来更好地实现放射源的清洗和检查,大幅度减少对人体的放射性照射时间。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包括:可屏蔽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屏蔽箱,其顶壁上设置有通孔;抓源杆,插装于所述通孔内,用于抓取放射源、并可将放射源移至清洗装置内和移至摄像单元处;所述清洗装置,安装在所述屏蔽箱内;所述摄像单元,安装在所述屏蔽箱内;和显示单元,与所述摄像单元相连接、用于对外输出所述摄像单元摄取的信息。可选地,所述屏蔽箱包括:箱本体;铅层和石蜡层,设置于所述箱本体上,用于屏蔽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可选地,所述铅层和所述石蜡层设置于所述箱本体的侧壁内和顶壁内。可选地,所述放射源的维护装置还包括:照明单元,安装在所述屏蔽箱内。可选地,所述照明单元和所述摄像单元均位于所述清洗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摄像单元位于所述照明单元的一旁。可选地,所述放射源的维护装置还包括:折形的盖板,所述屏蔽箱的后侧壁和顶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盖板可开合地安装在所述屏蔽箱上、并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照明单元和所述摄像单元临近所述第一安装口设置。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孔。可选地,所述放射源的维护装置还包括:卡板,所述屏蔽箱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所述卡板卡装在所述屏蔽箱上、并覆盖所述凹槽;其中: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卡口,所述抓源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抓源杆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卡口和所述通孔,所述限位部可抵压在所述卡口的上端面上和抵压在所述通孔的上端面上。可选地,所述放射源的维护装置还包括:门体,所述屏蔽箱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门体可开合地安装在所述屏蔽箱上、并覆盖所述第二安装口。可选地,所述通孔设置为倾斜向前30度~60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结合放射性防护三要素,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并根据清洗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屏蔽防护的方法来更好地实现放射源的清洗和检查,大幅度减少对人体的放射性照射时间。具体地,抓源杆抓取放射源后,自通孔将放射源放入到屏蔽箱内,通过调整抓源杆伸入屏蔽箱内的长度来调整放射源在屏蔽箱内的位置,抓源杆在清洗装置内对放射源进行清洗、在摄像单元处拍摄放射源的外观信息并由显示单元进行输出(操作者在显示单元处观察放射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屏蔽箱,11通孔,12箱本体,13铅层,14石蜡层,2抓源杆,21限位部,3放射源,4清洗装置,5摄像单元,6显示单元,7照明单元,81盖板,811排气孔,82第一安装口,91卡板,911卡口,92凹槽,100门体,110第二安装口,200吊耳,210锁扣,220门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屏蔽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屏蔽箱(1),其顶壁上设置有通孔(11);抓源杆(2),插装于所述通孔(11)内,用于抓取放射源(3)、并可将放射源(3)移至清洗装置(4)内和移至摄像单元(5)处;所述清洗装置(4),安装在所述屏蔽箱(1)内;所述摄像单元(5),安装在所述屏蔽箱(1)内;和显示单元(6),与所述摄像单元(5)相连接、用于对外输出所述摄像单元(5)摄取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屏蔽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屏蔽箱(1),其顶壁上设置有通孔(11);抓源杆(2),插装于所述通孔(11)内,用于抓取放射源(3)、并可将放射源(3)移至清洗装置(4)内和移至摄像单元(5)处;所述清洗装置(4),安装在所述屏蔽箱(1)内;所述摄像单元(5),安装在所述屏蔽箱(1)内;和显示单元(6),与所述摄像单元(5)相连接、用于对外输出所述摄像单元(5)摄取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箱(1)包括:箱本体(12);铅层(13)和石蜡层(14),设置于所述箱本体(12)上,用于屏蔽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层(13)和所述石蜡层(14)设置于所述箱本体(12)的侧壁内和顶壁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单元(7),安装在所述屏蔽箱(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7)和所述摄像单元(5)均位于所述清洗装置(4)的上方,且所述摄像单元(5)位于所述照明单元(7)的一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源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形的盖板(81),所述屏蔽箱(1)的后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林业青,郑春,黄涛,彭彦斌,吴惠文,余凯,余文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