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高含碘的饮用水降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182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高含碘的饮用水降碘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是让高含碘的饮用水自然通过超细微孔的粉体陶瓷材料,该粉体陶瓷材料对碘离子[I↑[-]]有明显的滞留作用,它有效地解决了饮用水中碘含量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降碘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我国沿海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有浓度较高的碘离子,碘离子的摄取量太多,也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等多种疾病。因此,富含碘饮用水的降碘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超细微孔的粉体陶瓷作为过滤材料,使高含碘的地下水自然滤过,得到含碘量充分降低的饮用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将高含碘的地下水自然流经一种具有超细微孔的粉体陶瓷材料,该陶瓷材料基本组成为SiO2(60%~70%)、Al2O3(20%~30%)还有Fe、Zn、Cu、Ni等氧化物,它是由粘土、石英粉为基本材料,配以棉杆粉、玉米杆粉或木屑为气泡形成材料,在高温下700~1600℃,加热20~120分钟,再经粉碎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该陶瓷在气泡形成材料的作用下,形成有丰富的超细微孔,该超细微孔在Si、Al、Fe等正电中心的协同作用下,对碘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滞留作用,其粒度范围是20~100目。将此多孔粉体陶瓷或此多孔粉体陶瓷与适量的活性碳(10%~40%)的配合物作为过滤材料,使高含碘的地下水自然滤过,即可得到含碘量充分降低的,质优价廉的饮用水。另外该多孔粉体陶瓷材料还能同时除掉地下水中的部分氟离子等有害物质。目前,我国的碘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上述过滤材料使用后,经萃取等适当的方法处理可回收高价值的碘。另外,海水等高含离子水淡化为饮用水的方法主要是薄膜蒸发法、超滤法、反渗透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只有薄膜蒸发法可使处理水的电导率达到500μV/cm以下,其他方法均不可能,因而不符合作为饮用水的要求。而且,这些方法,包括薄膜蒸发法,处理费用极高,除特殊用途外,不可能用于一般饮用水的制取。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法有可能成为将海水等高含离子水淡化为饮用水的一条新途径。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使用灵活、降碘效果好的优点。实施例1将50g粘土,50g 80~100目的石英粉,100g细木屑混合均匀后,加水制成砖状、凉干,在850℃烧制120分钟后,可获得100g多孔陶瓷,将此多孔陶瓷粉碎成80目的粉体,装入内径为4cm的圆柱形玻璃管内,可获得约15cm高的多孔陶瓷粉体层,将碘离子含量为2000mg/L的地下水,由上而下自然经过多孔陶瓷粉体层,可获得碘离子含量低于500mg/L的饮用水2.5L。该多孔粉体陶瓷材料还能同时除掉水中的部分氟离子等有害物质。权利要求1.一种从高含碘的饮用水中降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高含碘的饮用水与一种超细微孔的粉体陶瓷材料相接触,该陶瓷材料基本组成为SiO2(60%~70%)、Al2O3(20%~30%)还有Fe、Zn、Cu、Ni等氧化物,它是由粘土、石英粉为基本材料,配以棉杆粉、玉米杆粉或木屑为气泡形成材料,在高温下700~1600℃加热20~120分钟,再经粉碎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是让高含碘的饮用水自然通过超细微孔的粉体陶瓷材料,该粉体陶瓷材料对碘离子[I文档编号C02F1/58GK1225336SQ9812214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侯小华, 郝爱友, 陈其先, 张兆河, 路来燕 申请人:无棣县环境保护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高含碘的饮用水中降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高含碘的饮用水与一种超细微孔的粉体陶瓷材料相接触,该陶瓷材料基本组成为SiO↓[2](60%~70%)、Al↓[2]O↓[3](20%~30%)还有Fe、Zn、Cu、Ni等氧化物,它是由粘土、石英粉为基本材料,配以棉杆粉、玉米杆粉或木屑为气泡形成材料,在高温下700~1600℃加热20~120分钟,再经粉碎等工艺加工制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小华郝爱友陈其先张兆河路来燕
申请(专利权)人:无棣县环境保护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