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支架、载车板、提升链及限位组件。提升链上设置有安装载车板的安装板。多个载车板在提升链的带动下可沿环形导轨做循环运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取停。其中,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孔,且当提升链转动至特定位置时,限位组件的限位轴可伸入或抽出限位孔内。需要取车或停车时,限位轴缩回,限位轴与安装板分离,提升链可转动。而完成取车或停车后,提升链转动到位。此时,限位轴伸出至与限位孔卡持,安装板被限位,并使提升链无法继续移动。这样,即使驱动装置刹车失灵甚至提升链部分断裂,载车板依然可通过限位轴与安装板的配合固定于支架上而不坠落。因此,上述立体车库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场
,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车位日渐紧张,近来年停车已成为一大难题。但城市土地面积有限,不可能无限的扩张停车位。因此,立体车库应运而生,用来解决日益紧张的停车困难问题。立体车库的原理就是在将车辆升至不同的高度以实现叠放,从而在单位面积内增加停车数量。在一般的立体车库中,均是通过提升链装置对车辆托盘进行升降,从而实现车辆取停。但是,目前的立体车库由于其多设置于室外环境,设备发生故障概率较大。譬如,当驱动装置刹车失灵时,承载有车辆的托盘会坠落,从而造成车辆损坏,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目前的立体车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立体车库。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环形导轨;多个载车板,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环形导轨内,且多个所述载车板相互间隔设置;提升链,其上设置有安装板,多个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提升链连接,提升链相对于所述支架可转动,以带动所述载车板沿所述环形导轨滑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限位孔;及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支座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限位轴;其中,所述提升链可转动至使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轴相对的位置,且所述限位轴在沿所述限位孔轴向的方向可伸缩,以使所述限位轴伸入或抽出所述限位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呈三角形,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两个顶角固定于所述提升链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个顶角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链为两个,且分别沿两个所述环形导轨设置,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车板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滚轴与所述安装板平行,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环形导轨内,以使所述载车板沿所述环形导轨可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提升链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提升链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底部;主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并与所述提升链铰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主传动轴带动所述提升链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及两个沿所述底座垂直延伸,并相互平行设置的侧架,两个所述环形导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架包括矩形框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框内部的多个三角形的加强架,多个所述加强架依次层叠设置,且其中两个顶角固定于所述矩形框的边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所述侧架上,且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矩形框与所述加强架的顶角重合的位置。上述立体车库,多个载车板在提升链的带动下可沿环形导轨做循环运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取停。其中,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孔,且当提升链转动至特定位置时,限位组件的限位轴可伸入或抽出限位孔内。需要取车或停车时,限位轴缩回,限位轴与安装板分离,提升链可转动。而完成取车或停车后,提升链转动到位。此时,限位轴伸出至与限位孔卡持,安装板被限位,并使提升链无法继续移动。这样,即使驱动装置刹车失灵甚至提升链部分断裂,载车板依然可通过限位轴与安装板的配合固定于支架上而不坠落。因此,上述立体车库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立体车库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立体车库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立体车库中限位组件与安装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立体车库100包括支架110、载车板120、提升链130及限位组件140。支架110起支撑作用。支架110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一般由金属制成。支架110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环形导轨111。具体的,环形导轨111是一个密闭的环状结构。因此,沿环形导轨111滑动可做循环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0包括底座113及两个侧架115。两个侧架115沿底座113垂直延伸,并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环形导轨111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架115上。底座113可埋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可通过大型螺栓安装于地面,从而固定立体车库10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侧架115包括矩形框1152及设置于矩形框1152内部的多个三角形的加强架1154。多个加强架1154依次层叠设置,且每个加强架1154的两个顶角固定于矩形框1152的边框。由于立体车库100高度较高,从而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晃动。三角形的加强架1154首先可在矩形框1152的内部进行支撑。同时,每个加强架1154的各边还可与矩形框1152的边框以及其他加强架1154的边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因此,侧架115的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载车板120呈板状结构,用于承载停放的车辆。载车板120为多个。其中,每个载车板120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环形导轨111内,且多个载车板120相互间隔设置。具体的,由于两个环形导轨111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架115上,故载车板120夹持在两个侧架115之间滑动,移动过程更加稳定。而且,由于导轨呈环形。因此,载车板120可在支架110上做循环往复的运动,从而实现在支架110的一侧停车,另一侧取车,使得立体车库100的运行更加有序。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提升链130上设置有安装板131,多个载车板120通过安装板131与提升链130连接。提升链130可以为链条、钢绳或铰链等结构,用于驱动载车板120。提升链130相对于支架110可转动,以带动载车板120沿环形导轨111滑动。安装板131上开设有限位孔1312。限位组件140包括支座141及限位轴143。支座141固定于支架110上,限位轴143可滑动地安装于支座141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40安装于侧架115上,且支座141固定于矩形框1152与加强架1154的顶角重合的位置。由于支座141在限位过程中需承担较大压力,而矩形框1152与加强架1154的顶角重合处的强度又最高。因此,将支座141固定于该位置能提高限位组件140的安装强度,防止其从支架110上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环形导轨;多个载车板,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环形导轨内,且多个所述载车板相互间隔设置;提升链,其上设置有安装板,多个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提升链连接,提升链相对于所述支架可转动,以带动所述载车板沿所述环形导轨滑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限位孔;及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支座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限位轴;其中,所述提升链可转动至使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轴相对的位置,且所述限位轴在沿所述限位孔轴向的方向可伸缩,以使所述限位轴伸入或抽出所述限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环形导轨;多个载车板,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环形导轨内,且多个所述载车板相互间隔设置;提升链,其上设置有安装板,多个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提升链连接,提升链相对于所述支架可转动,以带动所述载车板沿所述环形导轨滑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限位孔;及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支座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限位轴;其中,所述提升链可转动至使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轴相对的位置,且所述限位轴在沿所述限位孔轴向的方向可伸缩,以使所述限位轴伸入或抽出所述限位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呈三角形,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两个顶角固定于所述提升链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个顶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链为两个,且分别沿两个所述环形导轨设置,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安装孔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拾龙,王俊,梁虎,管大功,邓海镇,张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