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011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预处理方法,涉及有机化工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该方法降低了萃取剂的用量,萃取之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60%以上,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该方法先将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中最难处理的氧化废水进行酸化预处理,之后用萃取剂如磷酸三丁酯进行萃取处理。然后再将萃取后的氧化废水和间甲酚生产中的另外两股废水混合后进行生化处理。由于预先去除了大量的难降解物质,本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回收纯度较高的酚类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于高COD#-[cr]浓度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并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地说,是涉及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间甲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间甲酚的过程中会排放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尤其是在异丙基甲苯氧化以及过氧化氢异丙基甲苯酸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废水,CODCr非常高,约在50,000~90,000mg/L左右;此外还有在异丙基甲苯精制时产生的含油废水以及酸解后的中和过程中产生的含酚废水。上述三股水混合后的CODCr高达12,000mg/L,而且可生化性较差,采用生化法直接处理很难达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在混合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之前先进行适当的处理。鉴于国内外目前都没有专门针对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处理技术,因此只能参考近似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萃取法是含酚废水预处理的常用技术之一。脱酚萃取剂的种类繁多,包括N503(N,N-二(1-甲基庚基)己酰胺)、MEK(甲基异丁基酮)、苯等。MEK和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回用较为困难,因此脱酚的工业化受到一定限制;N503虽然效果良好,可实现较高的CODCr去除率,但是由于近年来生产它的厂家很少,这给其实现工业化应用造成了相当的困难。这样,用目前常用的一些萃取剂处理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日本专利特开昭60-222186中,提到了一种含醇废水的处理方法。该专利技术的处理对象为含有易挥发性或共沸性物质的含醇废水。废水的COD约为20,000mg/L左右。从后续生化处理和回收醇考虑,希望萃取剂具有在水中溶解度小、毒性低、萃取量大等特点。因此该专利技术采用癸醇等高级醇为萃取剂,还可以混入磷酸三丁酯等其它溶剂来提高萃取量和萃取速度。其萃取剂的用量较大,大致为废水体积的两倍。萃取之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50%左右。美国专利4746434中,介绍了炼油厂酸性工艺废水的处理方法。该种废水含有苯酚、硫化物及氨水等污染物,其CODCr为500~4,100mg/L。该废水处理方法是用原油、石脑油或汽油等对废水进行萃取、冷凝并过滤后,再进行生化处理。萃取处理时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50~50∶1,最佳为2∶1,pH值为5~7。萃取过后其CODCr去除率为15%~40%。由此可知,就上述专利而言,利用萃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还存在以下不足①萃取剂用量较大;②萃取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不是很理想,对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带来困难。就现在而言,还没有关于间甲酚生产排放的这种高CODCr浓度(50,000~90,000mg/L)废水处理方法的文献报道。目前,对于此种废水是使用现有的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如经过隔油、调节和接触氧化等设备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生化处理。但经过如此处理后的废水其CODCr仍高于800mg/L,不能满足排放要求。同时根据前面的分析,将现有的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技术直接用于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处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出新的技术来实现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在降低萃取剂用量情况下,可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萃取之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60%以上,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用该方法结合生化方法处理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最终CODCr低于800mg/L,达到排放要求。本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发现,对于间甲酚生产排放的这种成分复杂、CODCr很高的废水,如果单纯使用萃取法处理,需要大量的萃取剂及反萃剂,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处理后的废水仍不适于后续的生化处理。本专利技术人经研究证明,在对间甲酚生产排放的氧化废水萃取处理之前进行酸化处理,不仅会降低萃取剂的用量,还可以先期去除一部分CODCr,最终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酸化处理对间甲酚生产中的氧化废水进行酸化处理,包括将氧化废水的温度降低至15~45℃,并调节废水为酸性,pH值为2~5,之后利用搅拌使调节废水为酸性而产生的悬浮物凝结,从而使悬浮物从废水中分离,然后将其去除。在对氧化废水进行萃取处理之前调节其至酸性,酸会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变化,因而废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悬浮物,有相当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将以这种悬浮物的形式经过凝结、沉降等方法而去除。这对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大帮助。将该步骤与萃取法结合起来对废水进行处理,比单纯使用萃取剂对废水进行萃取处理效果要好的多,而且也会减少后续的萃取处理中萃取剂的用量;b.萃取法处理利用萃取剂对酸化处理后的氧化废水进行处理,包括将上述步骤所处理过的废水用萃取剂进行萃取操作。这主要是利用萃取中的液液萃取对氧化废水进行处理。即采用一种不溶于水但能够溶解水中某些污染物的萃取剂投加入废水中,使有机污染物充分溶解在萃取剂内,从而从废水中分离去除或回收污染物。在以上所述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处理方法的步骤a.中,一般将氧化废水的温度降至15~45℃,优选为25~35℃。该步骤中调节氧化废水的pH值如果过低则耗费的酸量巨大,致使处理费用增加,而pH值过高又不利于后续的萃取处理。因此调节氧化废水的pH值为2~5,优选为2.5~3.5。在此,调节pH值可以采用不挥发性酸,最好为浓度为98%的浓硫酸。本专利技术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处理方法,在所述的步骤a.中,调节废水pH至酸性而产生大量悬浮物。但由于这些悬浮物的自然沉降性能较差,很难靠自然沉降与废水分离。本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在搅拌作用下,废水中的大部分微细悬浮物会凝结成块(滴),形成沉油和浮油,易于和水分离。因此,利用搅拌来分离悬浮物,其搅拌速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最好大于等于600rpm。搅拌时间较好为5分钟或5分钟以上,优选为5~30分钟,最好为10~20分钟。利用搅拌可以大大缩短悬浮物的沉降时间,从而降低基建费用;同时由于不需要另外添加其它药剂(如混凝剂等),因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运转费用。搅拌完毕后可以静置10~20分钟,以充分分离出氧化废水中悬浮物凝结成的沉油和浮油。分离出的浮油和沉油可以分别进行回收或燃烧。然后进行常规方法的过滤,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少量悬浮油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处理方法所述步骤b.的萃取法处理中,萃取剂与酸化预处理后得到的氧化废水的体积比增大有利于提高萃取处理效果,但是需要相应增大设备容量和增加运转费用;相反,如果萃取剂与氧化废水体积比过小,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因此本方法中将萃取剂与氧化废水的体积比定为1∶2~1∶15,优选为1∶5~1∶10。本步骤中萃取时间通常大于2分钟,一般为5~30分钟,优选为10~2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处理方法所述步骤b.的萃取法处理中,萃取剂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萃取产物的产量和组成,而且还影响被萃取物质的分离程度以及萃取操作的效果。要使萃取过程获得满意结果,首先要选择好萃取剂。本方法采用的萃取剂包括磷酸三丁酯、醋酸丁酯、N,N-二(1-甲基庚基)己酰胺和异辛醇等或其组合。为了促进萃取,还可在加入萃取剂时适量加入一些助溶剂,以加快废水中的有机污染质溶解于萃取剂。助溶剂可选用煤油等。在以上萃取剂中,优选磷酸三丁酯。与其它萃取剂相比,磷酸三丁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毒性都比较小,因而减少了溶解损失并避免了新的污染物的产生。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甲酚生产排放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酸化处理:对间甲酚生产中的氧化废水进行酸化处理,包括将氧化废水的温度降低至15~45℃,并调节氧化废水为酸性,pH值为2~5,之后利用搅拌使调节废水为酸性而产生的悬浮物凝结,从而使悬浮物从废水中分离,然后将其去除; b.萃取法处理:利用萃取剂对酸化处理后的氧化废水进行处理,包括将上述步骤所处理过的废水用萃取剂进行萃取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学文胡家祥蒋晓菁杜蓓王宜军王秀兰李小丹栾金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