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第一管道装置、第一框体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二管道装置、第二框体装置及第三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框、第一过滤网、盖板、第一弹簧及握持环,第一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一水泵、第一阀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弹性板、第二过滤网、第二弹簧,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三弹簧、第三过滤网、斜板、第四过滤网,第二管道装置包括第二管道、第二阀门、支撑杆,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排出管、第三阀门,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四弹簧、第五过滤网、第六过滤网、第七过滤网、海绵块及第五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彻底有效的净化,净化效率高且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废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用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都是直接将废水引入净化池净化,这种方式对废水的净化效率不高,且会掺杂较多的杂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废水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一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右侧的第一框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内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下方的第二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管道装置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内的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框、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环,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水泵、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水泵左侧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水泵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弹性板、位于所述弹性板上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弹性板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左侧的斜板、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二管道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支撑杆,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下方的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过滤网下方的第七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上方的海绵块及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下方的第五弹簧。所述收集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收集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盖板呈圆台状,所述盖板的侧面顶靠在所述收集框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收集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弹性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弹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呈倾斜状,所述斜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位于所述弹性板的下方,所述第三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左端顶靠在所述斜板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排出管呈竖直状,所述排出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呈弯曲状,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与所述第六过滤网之间放置有活性炭,所述第七过滤网的横截面呈“人”字形,所述第七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海绵块设有两个,所述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七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污水进行彻底有效的净化,净化效率高且快速,使得净化后的污水可以排放到大自然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经过多重过滤,保证过滤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废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下方的第一管道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管道装置2右侧的第一框体装置3、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3内的第二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3下方的第二管道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管道装置5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6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6内的第三过滤装置7。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包括收集框11、收容于所述收集框11内的第一过滤网1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2上方的盖板13、位于所述盖板13下方的第一弹簧14及位于所述盖板13上方的握持环15。所述收集框1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收集框1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收集框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呈圆形且与所述收集框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过滤网12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12的下表面与所述收集框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1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上方,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一通孔111内的水需要经过第一过滤网12的过滤。所述盖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一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右侧的第一框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内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下方的第二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管道装置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内的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框、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环,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水泵、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水泵左侧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水泵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弹性板、位于所述弹性板上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弹性板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左侧的斜板、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二管道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支撑杆,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下方的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过滤网下方的第七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上方的海绵块及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下方的第五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一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右侧的第一框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内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下方的第二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管道装置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内的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框、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环,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水泵、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水泵左侧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水泵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弹性板、位于所述弹性板上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弹性板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左侧的斜板、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二管道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支撑杆,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下方的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过滤网下方的第七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上方的海绵块及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下方的第五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收集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盖板呈圆台状,所述盖板的侧面顶靠在所述收集框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收集框的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王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