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951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羟甲基纤维素和交联剂到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升温,加入引发剂和亚硫酸氢钠保温反应;S4、将反应后的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干燥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实验原料易得,成本低,制备出的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无毒、无味,吸水能力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吸水性树脂又称超强吸水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吸水倍数可达自身质量的数百乃至数千倍,并且保水性能优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特殊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卫生、医药和建筑等领域。最早的高吸水性树脂是1974年美国学业部北方研究所研制的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物的水解物,但20世纪80年代初却是日本的高吸水性树脂开发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高吸水性树脂的开发时间较短,但各方面发展非常快,如1983年世界总产量为6000吨,到1987年仅日本的产量就达到了36000吨;目前全世界生产高吸水性树脂的厂家达30~40个,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及欧洲;产品从淀粉接枝丙烯腈发展到淀粉接枝丙烯酸、交联纤维素类、聚丙烯酸盐、共聚物水解、聚醚、聚氨酯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从80年代的百倍提高到目前的四五千倍。我国开展高吸水性树脂研制的时间较短(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虽然研究、生产单位已达数十家,高吸水性树脂的专利已达数十种。但仍吸水性能参差不齐的问题,产品吸水性能有待提高。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8~15%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65~80%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羟甲基纤维素和交联剂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0~20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70~90℃,加入引发剂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15~30min,保温反应2~2.5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90~110℃干燥50~8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0.8~1.2h,将粉碎后的产物颗粒过60~100目筛,即得。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羟甲基纤维素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加入量的24~4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交联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加入量的5~10%。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引发剂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5~8∶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引发溶液聚合反应,通过干燥、粉碎的方法制备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实验原料易得,成本低,制备出的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无毒、无味,吸水能力极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72%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用量为丙烯酸用量28%的羟甲基纤维素和用量为丙烯酸用量8%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5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80℃,加入用量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5倍用量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22min,保温反应2.3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100℃干燥65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1h,将粉碎后的产物颗粒过80目筛,即得。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68%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用量为丙烯酸用量45%的羟甲基纤维素和用量为丙烯酸用量5%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0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70℃,加入用量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7倍用量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15min,保温反应2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95℃干燥6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0.9h,将粉碎后的产物颗粒过70目筛,即得。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80%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用量为丙烯酸用量35%的羟甲基纤维素和用量为丙烯酸用量6%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20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90℃,加入用量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6倍用量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30min,保温反应2.5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90℃干燥55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0.8h,将粉碎后的产物颗粒过60目筛,即得。实施例四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75%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用量为丙烯酸用量40%的羟甲基纤维素和用量为丙烯酸用量10%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2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75℃,加入用量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8倍用量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18min,保温反应2.2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110℃干燥75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1.2h,将粉碎后的产物颗粒过100目筛,即得。实施例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8%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65%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用量为丙烯酸用量25%的羟甲基纤维素和用量为丙烯酸用量7%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8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85℃,加入用量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6.5倍用量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26min,保温反应2.4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105℃干燥7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8~15%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65~80%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羟甲基纤维素和交联剂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0~20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70~90℃,加入引发剂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15~30min,保温反应2~2.5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90~110℃干燥50~8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0.8~1.2h,将粉碎后的产物颗粒过60~100目筛,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互穿型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实验原料:丙烯酸、氢氧化钾、去离子水、羟甲基纤维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交联剂;S2、将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8~15%的氢氧化钾溶液,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丙烯酸,配制中和度为65~80%的丙烯酸钾溶液;S3、加入羟甲基纤维素和交联剂到步骤S2配制的丙烯酸钾溶液中,搅拌10~20min,搅拌均匀后将体系温度升至70~90℃,加入引发剂和亚硫酸氢钠,继续搅拌15~30min,保温反应2~2.5h;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转移到干燥烘箱中,高温90~110℃干燥50~8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投入粉碎机中,粉碎0.8~1.2h,将粉碎后的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雪岩史景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欧亿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