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绒织机的经纱开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900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抑制起绒织机的绒头脱落。地经纱设定为从以往的开口曲线(假想线)的位置向早旋转角度差β的方向错开相位的开口曲线(实线),因此地经纱的交叉时刻K2产生得比绒头经纱的交叉时刻K1早。旋转角度差β在绒头经纱成为闭口状态时,地经纱已经开始开口,因此纬纱在绒头经纱开口前,被地经纱稳固地把持而被打纬。绒头经纱由被地经纱把持的纬纱稳固地夹持。新形成的绒头在织口的后退时,受到由绒头经纱的开口引起的张力上升的影响。但是,绒头经纱由被地经纱把持的纬纱稳固地夹持,因此未受到绒头经纱的张力的影响,能够抑制由绒头经纱的开口引起的绒头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地经纱以及绒头经纱的起绒织机的经纱开口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三纬毛巾的布移动式起绒织机的绒头织造方法、绒头织造时的地经纱以及绒头经纱的开口花纹。纬纱的打纬总是在规定位位置进行,织口通过起绒运动在打纬位置与比打纬位置更靠织机前方的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在织造三纬毛巾的绒头组织的情况下,通过三个纬纱线来形成一个循环。第一纬纱线以及第二纬纱线在织口比打纬位置更朝织机前方前进的状态下进行投纬、打纬(称为松纬)。第三纬纱线在织口后退至打纬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投纬、打纬(称为紧纬)。在该紧纬时,在打纬位置与织机前方位置之间延伸的绒头经纱收缩,形成设定高度的绒头。在三纬毛巾的绒头组织的制织中,地经纱以及绒头经纱的一个循环的开口花纹由相同的花纹作成。其中,绒头经纱的开口花纹相对于地经纱的开口花纹,以错开与一个纬纱线对应的相位的状态反复进行。另外,地经纱的开口花纹以及绒头经纱的开口花纹的交叉时刻设定为规定的旋转角度(例如,320度),并设定为在相同的时刻进行交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3849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在包括紧纬的打纬时刻的期间,降低绒头经纱张力较而可靠地形成绒头。另外,在包括紧纬后的绒头经纱的交叉时刻的期间,提高绒头经纱张力而使经纱分散良好,减少由开口不良引起的投纬错误。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紧纬形成的绒头,虽然通过降低绒头经纱张力而良好地形成,但由于伴随着后续绒头经纱的开口而带来的绒头经纱张力的上升而容易产生绒头脱落。绒头脱落由于绒头高度比设定的高度低,所以产生绒头的不规则,成为绒头织物的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以往,作为绒头脱落的对策,在绒头经纱的送出侧设置张力辊等张力调整单元。绒头经纱在经过张力调整单元后,经由停经片、综丝、筘各自的通纱孔而到达织口,因此张力调整单元的调整力受到由停经片、综丝产生的阻力,不会立即作用于织口位置的绒头经纱。因此,以往的张力调整单元相对于绒头脱落未有效地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起绒织机的绒头脱落。技术方案1的特征在于,提供起绒织机的经纱开口方法,其中上述起绒织机具备对插通了地经纱以及绒头经纱的多个综框分别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系统、和对上述多个驱动系统分别进行控制的经纱开口控制装置,并通过与织口的前后移动对应的多次松纬以及接续该松纬进行的紧纬来形成绒头,在上述经纱开口控制装置设定有上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以及上述绒头经纱的开口曲线,使上述底经纱的开口曲线的交叉时刻至少在从上述松纬朝上述紧纬的移行时比上述绒头经纱的开口曲线的交叉时刻早。根据技术方案1,通过使地经纱的交叉时刻早,由松纬而投纬的纬纱被设定为大经纱张力的地经纱强力地把持。其后,绒头经纱开始开口,并且通过松纬而投纬的纬纱被打纬。因此,利用由先行的松纬而投纬的纬纱与由最后的松纬而投纬的纬纱将绒头经纱稳固地夹持,能够抑制由因开口而增大的绒头经纱的张力引起的绒头脱落。绒头脱落的抑制能够使形成的绒头一致地成为设定的高度,能够提高绒头织物的质量。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的全部的交叉时刻比上述绒头经纱的开口曲线的全部的交叉时刻早。根据技术方案2,被投纬的纬纱在地经纱每次的开闭口均被地经纱稳固地把持而被打纬,因此纬纱在绒头织物全体的打入力增大,能够进一步提高绒头脱落的抑制效果。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上述地经纱的交叉时刻通过使上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的相位错开而变早。根据技术方案3,能够简单地制成使地经纱的交叉时刻比绒头经纱的交叉时刻早的地经纱的开口曲线。另外,地经纱的交叉时刻的变更仅变更旋转角度,因此由经纱开口控制装置对综框的驱动系统的控制简单。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驱动系统由与上述多个综框分别连结的多个开口马达构成。根据技术方案4,综框的驱动系统由各开口马达分别驱动各综框的电子开口装置构成,因此能够自由地设定各综框的升降速度、升降量、交叉时刻等开口要素。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起绒织机的绒头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起绒织机的概要的整体图。图2是表示绒头织的开口花纹的线图。图3(A)是第一松纬的动作图,图3(B)是第二松纬的动作图。图4(A)、图4(B)、图4(C)是第二松纬的动作图。图5(A)、图5(B)、图5(C)是紧纬的动作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绒头织的开口花纹的线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地经纱轴;3...张力辊;4A~4D...综框;5...筘;6...伸缩杆;7...刺毛辊(surfaceroller);10...卷布辊;12...张力管;15、35、39...杆;17...绒头经纱轴;18...转向辊;19...张力赋予部件;20...起绒运动辊;24...板簧;27...中间杆;29...起绒运动机构;31...驱动杆;33...提花控制装置;38...摆动杆;40...经纱开口装置;α1~α4...旋转角度;β...旋转角度差;γ...静止角;C1...织机控制装置;C2...地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3...绒头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4...经纱开口控制装置;F...紧纬;K1、K2...交叉时刻;L1...第一松纬;L2...第二松纬;M1...织机驱动马达;M2、M3...送出马达;M4~M7...开口马达;P、P1...绒头;TG...地经纱;TP...绒头经纱;W...织布;W1...织口;W2...打纬位置;Y1~Y3...纬纱。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基于图1~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将图1的左侧设为前侧,将右侧设为后侧,将上侧以及下侧分别设为上侧、下侧进行说明。图1是起绒织机的侧视图,通过与地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2电连接的送出马达M2来驱动地经纱轴1。通过送出马达M2的旋转而从地经纱轴1被送出的地经纱TG,经由圆弧状的后导板2以及张力辊3通往多个综框4A~4D以及筘5。筘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由假想线示出的打纬位置与实线示出的投纬位置之间摆动。织布W经由伸缩杆6、刺毛辊7以及导辊8、9卷绕于卷布辊10。起绒织机的框架11对后导板2进行支承,并且将具备对张力辊3赋予作用力的作用力赋予机构(未图示)的张力管12支承为能够旋转。固定于张力管12的上方支承臂13在上端将张力辊3支承为能够旋转。此外,由经纱开口运动带来的地经纱TG的张力变动,由被张力管12的作用力赋予机构赋予作用力的张力辊3的消极式松经运动吸收。在固定于张力管12的作用力赋予机构的下朝向杆14的前端,能够旋转地连结有杆15。在杆15安装有对施加于张力辊3的地经纱TG的张力进行检测的测力元件16。测力元件16与地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2电连接。地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2基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张力以及从测力元件16得到的张力检测信息对送出马达M2的送出速度进行控制。在地经纱轴1的上方配设有绒头经纱轴17。绒头经纱轴17被与绒头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3电连接的送出马达M3驱动。从绒头经纱轴17送出的绒头经纱TP经由转向辊18、张力赋予部件19以及起绒运动辊20通往综框4A~4D以及筘5。转向辊18固定于框架11,并且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具备测力元件21的轴22。绒头经纱TP的张力通过测力元件21来检测,并被输出至绒头经纱送出控制装置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起绒织机的经纱开口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绒织机的经纱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绒织机具备对插通了地经纱以及绒头经纱的多个综框分别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系统、和对所述多个驱动系统分别进行控制的经纱开口控制装置,并通过与织口的前后移动对应的多次松纬以及接续该松纬进行的紧纬来形成绒头,在所述经纱开口控制装置设定有所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以及所述绒头经纱的开口曲线,使所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的交叉时刻至少在从所述松纬朝所述紧纬移行时比所述绒头经纱的开口曲线的交叉时刻早。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1 JP 2015-1329011.一种起绒织机的经纱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绒织机具备对插通了地经纱以及绒头经纱的多个综框分别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系统、和对所述多个驱动系统分别进行控制的经纱开口控制装置,并通过与织口的前后移动对应的多次松纬以及接续该松纬进行的紧纬来形成绒头,在所述经纱开口控制装置设定有所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以及所述绒头经纱的开口曲线,使所述地经纱的开口曲线的交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要介杉山浩正高木信次岩野义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