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铜芯母线、包覆连接两根所述铜芯母线的发热芯层;两根所述铜芯母线均为镀锡铜绞线或镀镍铜绞线,所述发热芯层为挤塑成型的PTC高分子材料,所述PTC高分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高密度聚乙烯(HDPE):100份;炭黑(CB)12~13份;氧化锌0.9~1.0份;复合物稳定剂K‑1330:0.39~0.40份;四季戊四醇脂(1010):0.31~0.32份;葵二酸二辛脂(DOS):0.2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造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能够满足供水管道防冻伴热的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伴热带产品
,特别是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
技术介绍
电伴热带是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其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应用领域以来,自限式电伴热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通用的电伴热带类型。它们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液态物体在管道中输送和罐体的防冻保温、维持工艺温度、加热公路、坡道、人行横道、屋檐及地板等。基本型自限式电伴热带内部,两根导电芯之间分布着起加热作用的PTC高分子材料,其外部由高分子绝缘层构成。当电源接通时,内部PTC高分子材料受热膨胀,电阻变大,减小发热功率,使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时,内部PTC高分子材料遇冷收缩,电阻变小,增大发热功率,使温度上升,从而达到自动调节温度的作用。在电伴热带工作时,伴热某一体系,若单位时间内电伴热带向体系传递的热量等于体系向外环境传递的热量,则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能使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最高维持温度。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5872B公开了一种专用于95摄氏度自限温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其具有高稳定的发热效果,主要用于填补低温电伴热带和中温电伴热带之间的空白。上述一种专用于95摄氏度自限温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存在的不足在于制造成本较高、生产工艺较为复杂,而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所需要的通常加热温度较低,且供水管道内盛装的都是自来水,因此对于电伴热带的阻燃性要求相对于输油管道而言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能够降低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造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能够满足供水管道防冻伴热的实际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铜芯母线、包覆连接两根所述铜芯母线的发热芯层;两根所述铜芯母线均为镀锡铜绞线或镀镍铜绞线,所述发热芯层为挤塑成型的PTC高分子材料,所述PTC高分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高密度聚乙烯(HDPE)100份炭黑(CB)12~13份氧化锌0.9~1.0份复合物稳定剂K-13300.39~0.40份四季戊四醇脂(1010)0.31~0.32份葵二酸二辛脂(DOS)0.22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发热芯层外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包裹在所述绝缘层外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为半导电带绕包、半导电料挤包和金属纤维混合编织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屏蔽层外的护套层,所述护套层为乙丙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通过减少专用于95摄氏度自限温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中添加剂的种类,虽然降低了PTC高分子发热材料的阻燃性,但是特别适用于对供水管道进行防冻伴热,能够降低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造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调整了专用于95摄氏度自限温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中各组分的含量从而降低了电伴热带的PTC高分子发热材料的最高发热温度,能够满足供水管道防冻伴热的实际使用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铜芯母线1、包覆连接两根所述铜芯母线1的发热芯层2;两根所述铜芯母线1均为镀锡铜绞线或镀镍铜绞线,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发热芯层2外的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还包括包裹在所述绝缘层3外的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为半导电带绕包、半导电料挤包和金属纤维混合编织依次复合而成;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屏蔽层4外的护套层5,所述护套层5为乙丙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发热芯层2为挤塑成型的PTC高分子材料,所述PTC高分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高密度聚乙烯(HDPE)100份炭黑(CB)12~13份氧化锌0.9~1.0份复合物稳定剂K-13300.39~0.40份四季戊四醇脂(1010)0.31~0.32份葵二酸二辛脂(DOS)0.22份。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发热温度:依据GB/T19835-2005《自限温伴热带》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其中最高维持温度为81℃。测发热芯层、绝缘层的低温弯曲性能:依据GB/T2951.14-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的发热芯层、绝缘层的低温弯曲均-40℃情况下不开裂,高于GB19518.1-2004国家标准中-25℃~-30℃不开裂的要求。测发热芯层、绝缘层的热延伸性能:依据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的发热芯层、绝缘层的热延伸率均≤50%,符合国家标准≤150%要求。测绝缘层的抗拉强度:依据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测电伴热带的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均达到15MPa,高于12.5Mpa国家标准要求。测绝缘层的热老化性能: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测电伴热带的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变化率≤±10%,远小于国家标准≤±20%的要求。测发热芯层、绝缘层的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性能:依据GB12527-2008《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的发热芯层、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变化率均≤±14%,小于国家标准≤±15%的要求。测绝缘层的耐矿物油性能:依据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国家标准,测绝缘层浸矿物油后的抗拉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变化率均≤±30%,小于GB/T12706.1-2008≤±40%的要求。测绝缘层热稳定性性能:依据GB/T19518.1-2004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140℃条件下存放4周后,承受1500V/1min无击穿。测绝缘层的防水试验性能:依据GB/T19835-2005《自限温伴热带》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浸水48h后承受3.5KV/1min无击穿。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7/6/11/23443406.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铜芯母线(1)、包覆连接两根所述铜芯母线(1)的发热芯层(2);两根所述铜芯母线(1)均为镀锡铜绞线或镀镍铜绞线,所述发热芯层(2)为挤塑成型的PTC高分子材料,所述PTC高分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高密度聚乙烯 100份炭黑 12~13份氧化锌 0.9~1.0份复合物稳定剂K‑1330 0.39~0.40份四季戊四醇脂 0.31~0.32份葵二酸二辛脂 0.2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管道防冻自限温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铜芯母线(1)、包覆连接两根所述铜芯母线(1)的发热芯层(2);两根所述铜芯母线(1)均为镀锡铜绞线或镀镍铜绞线,所述发热芯层(2)为挤塑成型的PTC高分子材料,所述PTC高分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炭黑12~13份氧化锌0.9~1.0份复合物稳定剂K-13300.39~0.40份四季戊四醇脂0.31~0.32份葵二酸二辛脂0.2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旭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旭辉电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