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9467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由聚乙烯‑C4、聚乙烯‑C6、茂金属‑C8及聚乙烯‑ULDPE组成,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PE拉伸膜的机械性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引进最新的多层共挤设备,尝试使用不同的原料配方,最终研发出超薄新型预拉伸PE拉伸膜,厚度只有原来的一半:10~12μm之间,这样的PE拉伸膜具有厚薄均匀,透明度高,纵向伸长率高,屈服点高,横向撕裂强度高,抗穿刺性能好等优点,可适用于高倍率预拉伸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
技术介绍
PE薄膜包装材料,是社会工业生产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包装材料之一。随着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PE拉伸膜包装材料在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包装质量、降低包装成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由于技术或设备的滞后,原料配方使用单一,基本生产的PE拉伸膜以单层或双层为主,这样的膜均匀度差厚度误差较大,膜的透明度差,纵向伸长率底,屈服点底,横向撕裂强度差,抗穿刺性能差等缺点。由于产品机械性能差,为了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厚度基本在20~35μm,这样直接会导致使用成本增加。目前市场上的PE拉伸膜主要是单层(A)结构和两层(A/B)结构的膜,以C4(4个碳原子的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在A层里添加胶水或PIB(增粘母粒),达到增粘效果,这样的配方结构当膜经过拉伸后,会出现粘力下降,严重影响产品的包装效果。另外由于使用的是含胶水成分的粘料,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增加,胶水会释出,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由于层比结构简单,都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会在B层采用原料混合生产,这样会使产品各项的机械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6%聚乙烯-C620-45%茂金属-C825-30%聚乙烯-ULDPE4-1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3%聚乙烯-C624-45%茂金属-C825-30%聚乙烯-ULDPE4-8%。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1%聚乙烯-C625-45%茂金属-C825-29%聚乙烯-ULDPE5-8%。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5%聚乙烯-C645%茂金属-C825%聚乙烯-ULDPE5%。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包括三层单面粘结构及五层双面粘结构,由粘层、中间层及不少于一层的表层组成。作为优选方案之一,熔体温度范围控制在220℃~250℃,流延冷却辊的温度控制在18℃~30℃,收卷张力不大于5kg。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聚乙烯-C4并添加聚乙烯-ULDPE组成粘层。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聚乙烯-C6组成中间层。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聚乙烯-ULDPE组成表层。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配方配制的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PE拉伸膜的机械性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引进最新的多层共挤设备,尝试使用不同的原料配方,最终研发出超薄新型预拉伸PE拉伸膜,厚度只有原来的一半:10~12μm之间,这样的PE拉伸膜具有厚薄均匀,透明度高,纵向伸长率高,屈服点高,横向撕裂强度高,抗穿刺性能好等优点,可适用于高倍率预拉伸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6%聚乙烯-C620-45%茂金属-C825-30%聚乙烯-ULDPE4-10%。其中:包括三层单面粘结构及五层双面粘结构,由粘层、中间层及不少于一层的表层组成。熔体温度范围控制在220℃~250℃,流延冷却辊的温度控制在18℃~30℃,收卷张力不大于5kg。所述聚乙烯-C4并添加聚乙烯-ULDPE组成粘层。所述聚乙烯-C6组成中间层。所述聚乙烯-ULDPE组成表层。实施例2: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3%聚乙烯-C624-45%茂金属-C825-30%聚乙烯-ULDPE4-8%。其中:包括三层单面粘结构及五层双面粘结构,由粘层、中间层及不少于一层的表层组成。熔体温度范围控制在220℃~250℃,流延冷却辊的温度控制在18℃~30℃,收卷张力不大于5kg。所述聚乙烯-C4并添加聚乙烯-ULDPE组成粘层。所述聚乙烯-C6组成中间层。所述聚乙烯-ULDPE组成表层。实施例3: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1%聚乙烯-C625-45%茂金属-C825-29%聚乙烯-ULDPE5-8%。其中:包括三层单面粘结构及五层双面粘结构,由粘层、中间层及不少于一层的表层组成。熔体温度范围控制在220℃~250℃,流延冷却辊的温度控制在18℃~30℃,收卷张力不大于5kg。所述聚乙烯-C4并添加聚乙烯-ULDPE组成粘层。所述聚乙烯-C6组成中间层。所述聚乙烯-ULDPE组成表层。实施例4: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5%聚乙烯-C645%茂金属-C825%聚乙烯-ULDPE5%。其中:包括三层单面粘结构及五层双面粘结构,由粘层、中间层及不少于一层的表层组成。熔体温度范围控制在220℃~250℃,流延冷却辊的温度控制在18℃~30℃,收卷张力不大于5kg。所述聚乙烯-C4并添加聚乙烯-ULDPE组成粘层。所述聚乙烯-C6组成中间层。所述聚乙烯-ULDPE组成表层。本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加工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配方配制的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PE拉伸膜的机械性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引进最新的多层共挤设备,尝试使用不同的原料配方,最终研发出超薄新型预拉伸PE拉伸膜,厚度只有原来的一半:10~12μm之间,这样的PE拉伸膜具有厚薄均匀,透明度高,纵向伸长率高,屈服点高,横向撕裂强度高,抗穿刺性能好等优点,可适用于高倍率预拉伸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凡采用相同原理及其方法实现相同技术效果的多种实施方式均与本专利雷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                22 ‑ 36%聚乙烯‑C6                20 ‑ 45%茂金属‑C8                25 ‑ 30%聚乙烯‑ULDPE             4 ‑ 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6%聚乙烯-C620-45%茂金属-C825-30%聚乙烯-ULDPE4-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3%聚乙烯-C624-45%茂金属-C825-30%聚乙烯-ULDPE4-8%。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2-31%聚乙烯-C625-45%茂金属-C825-29%聚乙烯-ULDPE5-8%。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超薄预拉伸PE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质量份数设置组分:聚乙烯-C425%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斌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亚兰包装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