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珅溪专利>正文

水循环系统的预防结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913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循环系统的预防结垢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利用一泵抽出该水循环系统的部份水液;利用一高压过滤器过滤水中杂质、水垢;利用一高频电波装置使水垢转变成电中性的悬浮微粒;利用一抑菌装置注入抑菌剂以抑制藻类/微生物生长;藉由一自动控制系统调控上述各装置的效能;及选择使用一耗能监控系统以监控水循环系统的一温控装置的耗能情况。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可防止产生水垢及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提高水循环系统的热交换效率并节省用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本专利技术具体是关于一种水循环系统利用泵、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及抑菌装置以依序进行抽水、初步过滤、产生高频电波以防止产生水垢及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提高水循环系统的热交换效率并节省用电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水循环系统是包含中央空调、冷冻柜、保温装置或锅炉的热交换系统,该水循环系统是利用半开放式或封闭式的流动水液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冷却、冷冻、散热或加热的目的,但是水液在水循环系统的水管中流动一段时间后,通常会在水管、热交换器的内壁逐渐累积各类水垢,该水垢包含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及磷酸盐,或二氧化硅及铁锈,甚至有时内壁亦会滋生藻类、青苔,如图1所示,该水垢或青苔的累积不但大幅降低水循环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且增加系统耗电量,甚至在结垢严重时导致锅炉意外爆炸或水循环系统的装置永久性毁损。习用,其通常是可利用化学除垢剂、离子交换软水设备或人工定时清洗,以克服上述水垢累积问题。然而,当使用该化学除垢剂时,其用量需小心控制,用量过少时无法有效防止结垢,而用量过多时将腐蚀水管、水塔或热交换器的内壁,且无法防止二氧化硅蓄积成水垢,及其水液中存有过多化学物质也容易污染周边环境,因而不符环保需求;当使用该离子交换软水设备时,其利用钠离子交换水循环系统的钙、镁离子,以减少形成碳酸、磷酸沉淀物的机率,但水中的钠离子过多会加速、促使铁锈形成,其亦无法防止二氧化硅蓄积成水垢,且该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有限,及该离子交换软水设备亦因体积庞大而无法设置在狭窄空间;并且当利用人工定时清洗水循环系统时,则不但耗时耗力,亦无法有效的清除各构件内壁细部位置所累积的水垢,同时在清除过程中该水循环系统也必需被迫停止运转。因此,上述实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改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改良上述缺点,其是在水循环系统中增设一除垢装置,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控泵、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及抑菌装置以依序进行抽水、初步过滤、产生高频电波以全面性的防止钙、镁、硅、铁蓄积形成水垢,及抑制微生物生长,如此本专利技术不但能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省用电及自动化管理,且亦能避免腐蚀管路或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利用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及抑菌装置,以过滤杂质、改变水垢的带电性,并抑制微生物生长,使本专利技术具有防止形成水垢及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利用一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控该泵、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及抑菌装置,使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去除水垢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选择设置一耗能监控系统,以监控水循环系统的温控装置的耗能情况,使本专利技术具有监控实际除垢效能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包含下列步骤利用一泵抽出该水循环系统的部份水液;利用一高压过滤器过滤水中杂质、水垢;利用一高频电波装置使水垢转变成电中性的悬浮微粒; 利用一抑菌装置注入抑菌剂以抑制藻类/微生物生长;藉由一自动控制系统调控上述各装置的效能;及选择使用一耗能监控系统以监控水循环系统的一温控装置的耗能情况。该泵、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抑菌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构成一除垢装置,该除垢装置是藉由二T型管连接该水循环系统的水管,而二该T型管间的水管设置一滤网。该高压过滤器的滤材系由粗砂、棉网及细砂组成,该滤材的过滤能力为20至5微米;及该高压过滤器另设有一控制阀能产生200至300kPa的压力,以达到300至400公升/min的过滤速度。该高频电波装置是设有一线圈可产生高频电波,以使不溶于水的水垢转变成带电中性的稳定悬浮微粒,上述高频电波的频率介于1500至7500Hz,及其电流介于20至300mA。当该高频电波装置对水液施予高频电波同时,亦产生微量双氧水以供杀菌。该抑菌装置使用不含溴、氯的抑菌剂,例如PP-100。该自动控制系统量测水中的电导度,以得到水质硬度的一相对参考值,该自动控制系统依该相对参考值的大小而调控该泵、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抑菌装置的效能;上述自动控制系统可量测的电导度范围是介于0至2000s/cm。该自动控制系统另设有一显示器;及该自动控制系统另连接一电脑,以做远端监控/调整。该除垢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另连接一耗能监控系统,以供监控该水循环系统的一温控装置的耗能情况、电力谐波,如此该自动控制系统可另依该温控装置的耗能情况,而调控该泵、高压过滤器、高频电波装置、抑菌装置的效能。利用一紫外线杀菌器置换、搭配该抑菌装置使用,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是在一水循环系统中增设一除垢装置,其利用一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控一泵、一高压过滤器、一高频电波装置及一抑菌装置以依序进行抽水、初步过滤、产生高频电波以全面性的防止钙、镁、硅、铁蓄积形成水垢,及抑制微生物生长。相较于习用化学除垢、离子交换或人工清洗的方法常具有腐蚀管路、污染环境、耗费人力、无法除去二氧化硅及铁锈的水垢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确实具有能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省用电、自动化管理及符合环保概念的功效。本专利技术是在不影响一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下安装一除垢装置,而该除垢装置利用一高频电波装置以防止该水循环系统的水液中形成新的水垢,并同时使该水循环系统长久蓄积于管壁的不溶于水的旧水垢剥落并重新转变成带电中性的稳定悬浮微粒而稳定的悬浮于水中,因而其确实亦可去除旧水垢。本专利技术的高频电波装置不但能防止该水循环系统产生新的水垢,且亦可使该水循环系统蓄积于管壁的旧水垢剥落并重新转变成稳定的悬浮微粒,因而其确实亦可去除旧水垢。另外,该高频电波装置对水液施予高频电波时,亦会产生微量双氧水等副产物,因而其同时具有部分杀菌作用。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抑菌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及耗能监视系统亦同时具有抑制微生菌生长、自动化去除水垢及监控实际除垢效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习用水循环系统的水垢厚度与热交换效能损耗比率的统计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除垢装置的示意图。件号说明10 水循环系统11 集水器12 水管13 T型管 14 滤网 15 温控装置20 除垢装置 21 泵22 高压过滤器 221 控制阀 23 高频电波装置231 线圈24 抑菌装置25 自动控制系统251 显示器252 电脑26 耗能监控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2揭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及图3揭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除垢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于一水循环系统10设置一除垢装置20,其包含一泵21、一高压过滤器22、一高频电波装置23、一抑菌装置24、一自动控制系统25及一耗能监控系统26,其除垢方法是包含下列步骤利用该泵21抽出该水循环系统10的部份水液;利用该高压过滤器22过滤水中杂质、水垢;利用该高频电波装置23使水垢转变成电中性的悬浮微粒;利用该抑菌装置24注入抑菌剂以抑制藻类/微生物生长;藉由该自动控制系统25调控上述各装置21、22、23、24的效能;并依需求选择使用该耗能监控系统26以监控该水循环系统10的温控装置15的耗能情况。请再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步骤是利用一泵21抽出一水循环系统10的部份水液。本专利技术的除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循环系统的预防结垢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利用一泵抽出该水循环系统的部份水液;(2)利用一高压过滤器过滤水中杂质、水垢;(3)利用一高频电波装置使水垢转变成电中性的悬浮微粒;(4)利用一抑菌装置注入抑菌剂以抑制藻类/微生物生长;(5)藉由一自动控制系统调控上述各装置的效能;(6)选择使用一耗能监控系统以监控水循环系统的一温控装置的耗能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珅溪
申请(专利权)人:樊珅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