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正骨器,包括壳体,枪口套管,冲击杆,冲击锤,骨架,所述骨架、枪口套管均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冲击锤贯穿于所述骨架内,所述冲击杆贯穿所述枪口套管且位于所述冲击锤的左端,所述冲击杆的中心线与冲击锤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冲击锤正对着冲击杆,所述冲击杆与冲击锤之间设有一条双向复位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冲击锤直接正对着冲击杆,使得冲击锤在受磁移动后,能将冲量更直接地作用到冲击杆上,减少了力的传递环节,从而提高了理疗效果,而且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理疗脊椎和颈椎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理疗保健和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正骨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毛病,例如腰椎突出或者肩颈疼痛或者是小孩的坐姿不良等,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可以对上述毛病有一定理疗效果的正骨器,其通过对身体不适处施加适当的冲击力,使得人体获得舒适的体验。现有的正骨器(也称正骨枪),如图1所示,包括有壳体21a、枪口套管4a、冲击杆2a、复位弹簧6b、感应导杆20a、感应导杆固定件7a、复位弹簧6a、冲击锤11a、线圈10a、控制电路板14a。其中枪口套管4a、冲击杆2a、复位弹簧6b、感应导杆20a、感应导杆固定件7a、复位弹簧6a、冲击锤11a、线圈10a、控制电路板14a均安装在壳体21a内,冲击锤11a套接在线圈10a内,线圈10a与控制电路板14a电连接,所述冲击锤11a的左端对着有感应导杆固定件7a,感应导杆固定件7a的左端对着有冲击杆2a,所述冲击杆2a穿过枪口套管4a伸出壳体21a外,感应导杆固定件7a外抵接复位弹簧6a,复位弹簧6a的另外一端与冲击锤11a抵接,所述的感应导杆20a位于感应导杆固定件7a内并贯穿冲击锤11a与控制电路板14a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6b安装在冲击杆2a与感应导杆固定件7a之间。其工作原理是:手握正骨器,使得冲击杆2a对准不适部位,并施加正向压力。这时冲击杆2a在枪口套管4a中往右移动,复位弹簧6b被压缩。冲击杆2a通过复位弹簧6b推动感应导杆固定件7a以及感应导杆20a。由于感应导杆20a是贯穿在冲击锤11a的轴孔中,当感应导杆20a的右端部移动到控制电路板14a上设置的信号处时,信号被激发,正骨器开始工作。交变的电流通过线圈10a,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变化的磁力推动冲击锤11a往左运动,使复位弹簧6a压缩。复位弹簧6a推动感应导杆20a以及感应导杆固定件7a往左运动,最后将冲量释放在冲击杆2a上,从而完成利用冲击杆2a撞击人体部位,以获得理疗效果。然而,传统的正骨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冲量需要经过冲击锤转移到感应导杆固定件最后才去到冲击杆上,使得作用在人体上的能量减少,从而使得理疗效果不理想。而且,现有的正骨器由于工作的时候具有高磁性,容易对周边的电子器件造成影响甚至损害,同时,现有的正骨器的感应灵敏度差,容易出现卡机不工作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理疗效果更好的正骨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正骨器,包括壳体,枪口套管,冲击杆,冲击锤,双向复位弹簧,骨架,所述骨架、枪口套管均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冲击锤贯穿于所述骨架内,所述冲击杆贯穿所述枪口套管且位于所述冲击锤的左端,所述冲击杆的中心线与冲击锤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冲击锤正对着冲击杆,所述冲击杆与冲击锤之间设有一条双向复位弹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正骨器,还包括有配重消磁环,所述配重消磁环位于冲击锤右端且与冲击锤套接;所述配重消磁环固定在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正骨器,还包括有冲击锤套,所述冲击锤套套接于冲击锤的左端面上,所述双向复位弹簧的右端与冲击锤套抵接、左端与冲击杆抵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正骨器,还包括感应导杆,所述感应导杆的中心线与冲击杆和冲击锤的中心线不重合,所述感应导杆的左端面与冲击杆的右端面相抵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冲击锤直接正对着冲击杆,使得冲击锤在受磁移动后,能将冲量更直接地作用到冲击杆上,减少了力的传递环节,从而提高了理疗效果,而且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冲击锤的一端增加了配重消磁环,减少正骨器工作时具有的高磁性对周边电子器件感应灵敏度的不良影响,而且配重消磁环同时起到增加了正骨器的整体重量的作用,使得正骨器的重量分配更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冲击杆的理疗效果。另外,感应导杆设置在冲击杆与冲击锤之间的下方位置,提高了感应导杆的灵敏度,同时使得正骨器的内部结构更合理。本专利技术可用于理疗脊椎和颈椎的场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传统正骨枪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全剖视图。图1中,壳体-21a,枪口套管-4a,冲击杆-2a,复位弹簧-6b,感应导杆-20a,,复位弹簧-6a,冲击锤-11a,感应导杆固定件-7a,线圈-10a,控制电路板-14a;图2中,壳体-21,枪口套管-4,冲击杆-1,冲击锤-11,双向复位弹簧-6,骨架-9,配重消磁环-13,冲击锤套-7,感应导杆-20,导磁环-8,减震垫-12,消声垫-5,线圈-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2,一种新型正骨器,包括壳体21,枪口套管4,冲击杆1,冲击锤11,双向复位弹簧6,骨架9,所述骨架9、枪口套管4均固定在壳体21上,所述冲击锤11贯穿于所述骨架9内,所述冲击杆1贯穿所述枪口套管4且位于所述冲击锤11的左端,所述冲击杆1的中心线与冲击锤1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冲击锤11正对着冲击杆1,所述冲击杆1与冲击锤11之间设有一条双向复位弹簧6。正骨器在使用时,首先也是将冲击杆1对准人体的部分,然后启动正骨器,通电时,冲击锤11在受磁时发生移动,由于冲击锤11与冲击杆1之间直接对着,冲击锤在快速移动中迅速压缩双向复位弹簧6然后又迅速将力直接传递到冲击杆上,减少了能量的传递环节,提高了理疗效果。然后控制器进行断电,冲击锤在双向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等待下一次的通电作业。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配重消磁环13,所述配重消磁环13位于冲击锤11右端且与冲击锤11套接;所述配重消磁环13固定在壳体21内,由于配重消磁环和冲击锤之间是套接关系,这样的固定使得冲击锤左右移动时更加顺畅。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冲击锤套7,所述冲击锤套7套接于冲击锤11的左端面上,所述双向复位弹簧6的右端与冲击锤套7抵接、左端与冲击杆1抵接。通过壳体21结构的限制,使得冲击锤11,双向复位弹簧6和冲击杆1三者的轴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保证了三者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冲击锤对冲击杆的打击更精准。而且,通过冲击锤套固定双向复位弹簧,可以有效防止双向复位弹簧的跑偏而导致卡顿的发生。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感应导杆20,所述感应导杆20的中心线与冲击杆1和冲击锤11的中心线不重合,即所述感应导杆20可以位于冲击杆1与冲击锤11之间的上下方或是左右两侧,具体的一种安装方式,感应导杆20设置在冲击杆1与冲击锤11之间的下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正骨器,包括壳体(21),枪口套管(4),冲击杆(1),冲击锤(11),骨架(9),所述骨架(9)、枪口套管(4)均固定在壳体(21)上,所述冲击锤(11)贯穿于所述骨架(9)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杆(1)贯穿所述枪口套管(4)且位于所述冲击锤(11)的左端,所述冲击杆(1)的中心线与冲击锤(1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冲击锤(11)正对着冲击杆(1),所述冲击杆(1)与冲击锤(11)之间设有一条双向复位弹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正骨器,包括壳体(21),枪口套管(4),冲击杆(1),冲击锤(11),骨架(9),所述骨架(9)、枪口套管(4)均固定在壳体(21)上,所述冲击锤(11)贯穿于所述骨架(9)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杆(1)贯穿所述枪口套管(4)且位于所述冲击锤(11)的左端,所述冲击杆(1)的中心线与冲击锤(1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冲击锤(11)正对着冲击杆(1),所述冲击杆(1)与冲击锤(11)之间设有一条双向复位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正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配重消磁环(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瑞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