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8533 阅读:4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湖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择湖岸带水深的区域,划定范围;其次是选定种植植物;第三是设置植物行间距;第四是设置消浪层,固定木桩;第五是设置防浪层和浮动防浪层,在消浪层内侧打木桩,木桩上钉铁板制作防浪层,同时用泡沫制作浮动防浪层;第六设置挺水和沉水植物种植的位置;第七是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种植植物成活率高,水体无污染,具有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岸带水生植被的生态修复,更具体涉及。适合湖岸带水生植被破坏严重地点的生态修复。
技术介绍
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类①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②物理方法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等,但治标不治本;③生态—生物方法是国外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新技术,水体生态—生物修复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此方法靠自然恢复,不适于在风浪较大的生态破坏严重的湖岸带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案,修复方法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低,其栽植植物的成活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适用于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通过以鱼控制蓝藻的技术治理滇池蓝藻水华爆发,在实际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专利技术了机械控制蓝藻的技术,使在6.17平方公里的重点试验区内的200亩试验区的水体透明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此区域沿岸带水生植被得到修复奠定基础。在沿岸带种植挺水植物可以在沿岸带形成一定面积的湿地,使沿岸带的物种自然恢复,而种植沉水植物既可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水体的肥度、澄清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使湖岸带的水体可以进行良性的循环。在200亩试验区试验前期,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遭到风浪破坏和蓝藻影响失败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种植挺水植物外侧设置消浪层和防浪层,降低风浪对挺水植物的影响,同时提高沿岸带消浪层以外的沉水植被对回浪的抵抗力,使沿岸带水生植被修复。通过设置消浪层、防浪层并在其内侧栽植挺水植物,在消浪层外测栽植沉水植物形成一个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湖岸带生态修复的目的。其步骤为A 选择沿岸带水深80-110cm的区域,淤泥底质丰富的地点,并划定15亩水域范围;B 选定植物,所要种植的植物为挺水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为香蒲、茭草、水葱;沉水植物为狐尾藻、苦草、马来眼子菜、光叶眼子菜、蓖齿眼子菜;C 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茭草行间距为40-60cm、香蒲行间距为40-60cm、水葱行间距为40-60cm;沉水植物狐尾藻行间距30-40cm、苦草行间距30-40cm、马来眼子菜行间距30-40cm、光叶眼子菜行间距30-40cm、蓖齿眼子菜行间距30-40cm;D 设置消浪层,在消浪层处打木桩,木桩呈S型排列,可以降低风浪对消浪层的破坏;E 设置防浪层和浮动防浪层,在消浪区内侧打木桩,木桩呈线形排列,木桩的间距为1-1.5m,在木桩上钉铁板,同时用泡沫制作浮动防浪层,以减弱风浪;F 合理设置挺水和沉水植物种植位置;防浪层和浮动防浪层内侧按照湖岸带由近及远,依次种植水葱、茭草、香蒲;消浪层外测依离消浪层由近及远,依次种植狐尾藻、苦草、光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蓖齿眼子菜,选择这5种沉水植物主要考虑了其种源比较丰富,耐污能力比较强,对风浪有一定得抵抗力的特点,具体栽植位置,没有严格限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选择水深80-110cm处区域,操作方便;2、种植前设置抗浪和不抗浪的的植物种类相配合,保证了挺水植被的成活率可达80-90%;3、制定相对合理的种植规格,大量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以后大面积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4、设置防浪层、浮动防浪层和消浪层,避免了风浪对挺水植物的破坏,同时也降低了回浪对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破坏,有效的提高了防浪能力;5、合理的安排挺水和沉水植物种植的位置,提高其种植的成活率,使水体在湖岸带可进行良性的循环,提高水体透明度;6、本专利技术无污染,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附图1可知,此种湖岸带修复的方法如下1、选择试验区200亩的沿岸带1内侧的水深80cm或90cm或100cm或110cm的位置,划定15亩水域范围;2、选择1-3种挺水植物选择相对抗风浪香蒲7和不抗风浪水葱5、茭草6,其中香蒲7较抗风浪在挺水植物区的外围种植,可以保证其自身的成活率80-90%,同时也保证挺水植物区茭草6和水葱5的成活率达80-90%;选择1-5种沉水植物狐尾藻8、苦草9、马来眼子菜10、光叶眼子菜11、蓖齿眼子菜12。选择这5种沉水植物主要是因为其种源丰富、耐污力、净化能力比较强且其对风浪有一定抵抗力的沉水植物;3、制定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行间距挺水植物香蒲7行间距50cm、茭草6行间距45cm、水葱5行间距55cm沉水植物狐尾藻8行间距35cm、马来眼子菜11行间距30cm、苦草9行间距40cm、光叶眼子菜10行间距38cm、蓖齿眼子菜12行间距34cm4、设置消浪层4,根据划定15亩范围,打木桩,木桩呈S型排列;5、设置防浪层3和浮动防浪层2,在消浪层4内侧3-5m处钉制木桩,木桩呈线型排列,间距为1m,并在木桩上面钉铁板用于防浪,同时设置用泡沫制作的浮动防浪层2;6、在所选15亩水域内防浪层.3和浮动防浪层2内侧按照离湖岸带由近及远依次种植1-3种挺水植物水葱5、茭草6、香蒲7选择相对抗风浪香蒲7和不抗风浪水葱5、茭草6,其中香蒲7较抗风浪在挺水植物区的外围种植,可以保证其自身的成活率80-90%,同时也保证挺水植物区茭草6和水葱5的成活率达80-90%;在消浪层4外侧种植1-5种沉水植物以离消浪层4由近及远依次为狐尾藻8、苦草9、光叶眼子菜10、马来眼子菜11、蓖齿眼子菜12,这5种沉水植物主要是因为其种源丰富、耐污力强、净化能力强且其对风浪有一定抵抗力的沉水植物;7、采取一定的维护措施a、定期的维护修理防浪层3、漂浮防浪层2、消浪层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b、要重点防范害虫对挺水植物香蒲7、茭草6、水葱5的破坏,在虫害多发期,定期打药防虫害,对由于浮动防浪层附近的被连根抬起的挺水植物,要注意使其根恢复原位c、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沉水植物狐尾藻8、苦草9、光叶眼子菜10、马来眼子菜11、篦齿眼子菜12的破坏,如船绕行等d、对挺水植物茭草6和香蒲7季节性的枯黄,要人工将其植物残体去处,为其以后的生长恢复创造好的条件权利要求1.,它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湖岸带水深80-110cm的区域,划定水域范围;B、选定植物,植物为挺水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为香蒲、茭草、水葱,沉水植物为狐尾藻、苦草、光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C、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香蒲、茭草、水葱的行间距各为40-60cm,沉水植物狐尾藻、苦草、光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的行间距各为30-40cm;D、设置消浪层(4),打木桩,木桩呈S型排列;E、设置防浪层(3)和浮动防浪层(2),在消浪层内侧打木桩,木桩呈线型排列,木桩间距为1-1.5m,在木桩上钉铁板;F、合理设置挺水和沉水植物种植位置,浮动防浪层(2)和防浪层(3)内侧按照离湖岸带(1)由近及远,依次种植水葱(5)、茭草(6)、香蒲(7),浮动防浪层(2)和防浪层(3)外测依离消浪层(4)由近及远种植狐尾藻(8)、苦草(9)、光叶眼子菜(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湖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湖岸带水深80-110cm的区域,划定水域范围;B、选定植物,植物为挺水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为香蒲、茭草、水葱,沉水植物为狐尾藻、苦草、光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   C、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香蒲、茭草、水葱的行间距各为40-60cm,沉水植物狐尾藻、苦草、光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的行间距各为30-40cm;D、设置消浪层(4),打木桩,木桩呈S型排列;E、设置防浪 层(3)和浮动防浪层(2),在消浪层内侧打木桩,木桩呈线型排列,木桩间距为1-1.5m,在木桩上钉铁板;F、合理设置挺水和沉水植物种植位置,浮动防浪层(2)和防浪层(3)内侧按照离湖岸带(1)由近及远,依次种植水葱(5)、茭草(6) 、香蒲(7),浮动防浪层(2)和防浪层(3)外测依离消浪层(4)由近及远种植狐尾藻(8)、苦草(9)、光叶眼子菜(10)、马来眼子菜(11)、篦齿眼子菜(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定李伟沈银武刘幼平田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