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902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部件,能够提高电感、并能够调整耦合系数。线圈部件具备:磁芯,具有闭磁路构造;一次侧线圈,卷绕于磁芯;以及二次侧线圈,卷绕于磁芯,沿一次侧线圈的轴向配置,且与一次侧线圈磁耦合。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分别具有第一线圈部以及与第一线圈部电连接的第二线圈部。第二线圈部在第一线圈部的轴向上与第一线圈部重叠,且第二线圈部的轴相对于第一线圈部的轴偏心。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小于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线圈部件,存在US6,362,986B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部件。该线圈部件具有:磁芯,其具有开磁路构造;一次侧线圈,其卷绕于磁芯;以及二次侧线圈,其卷绕于磁芯且与一次侧线圈磁耦合。一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配置于同一直线上,或并非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专利文献1:US6,362,986B1然而,若在实际中使用上述现有的线圈部件,则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若一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则耦合系数非常高,从而难以得到所期望的耦合系数(K)。另一方面,若一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并非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则耦合系数非常低,从而难以得到所期望的耦合系数。另外,由于磁芯具有开磁路构造,因此电感(L)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感、并且能够调整耦合系数的线圈部件。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具备:磁芯,其具有闭磁路构造;一次侧线圈,其卷绕于上述磁芯;以及二次侧线圈,其卷绕于上述磁芯,沿上述一次侧线圈的轴向配置,且与上述一次侧线圈磁耦合,上述一次侧线圈以及上述二次侧线圈分别具有:第一线圈部;以及第二线圈部,其与上述第一线圈部电连接,上述第二线圈部在上述第一线圈部的轴向上与上述第一线圈部重叠,且上述第二线圈部的轴相对于上述第一线圈部的轴偏心,上述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小于上述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在此,线圈部的内部磁路是指由磁芯在线圈部的孔部内形成的磁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由于供一次侧线圈以及二次侧线圈卷绕的磁芯具有闭磁路构造,因此能够提高电感。另外,一次侧线圈以及二次侧线圈分别具有第一线圈部与第二线圈部,第二线圈部在第一线圈部的轴向上与上述第一线圈部重叠,并且第二线圈部的轴相对于第一线圈部的轴偏心,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截面积小于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截面积。由此,能够对从一次侧线圈的轴向观察时的、一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的重叠区域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调整耦合系数。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上述一次侧线圈的轴向观察时,上述一次侧线圈的上述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与上述二次侧线圈的上述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重叠,另一方面,上述一次侧线圈的上述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与上述二次侧线圈的上述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不重叠。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从一次侧线圈的轴向观察时,一次侧线圈的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重叠,另一方面,一次侧线圈的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不重叠。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一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与二次侧线圈的内部磁路的轴向上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耦合系数。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一次侧线圈的上述第二线圈部与上述二次侧线圈的上述第二线圈部在与上述一次侧线圈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平行地配置。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一次侧线圈的第二线圈部与二次侧线圈的第二线圈部在一次侧线圈的轴正交方向上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减小一次侧线圈的轴向的线圈部件的大小,从而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型化。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线圈部的导体的截面积与上述第二线圈部的导体的截面积不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线圈部的导体的截面积与第二线圈部的导体的截面积不同,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高性能化、例如低电阻化。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线圈部的导体的间距比上述第一线圈部的导体的间距窄。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二线圈部的导体的间距比第一线圈部的导体的间距窄,因此能够确保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截面积。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线圈部的导体的长宽比高于上述第一线圈部的导体的长宽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二线圈部的导体的长宽比高于第一线圈部的导体的长宽比,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截面积。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磁芯由含有磁性材料的有机树脂构成,且上述磁芯的导磁率为40以下。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磁芯由导磁率较低的材料构成,也能够得到所期望的耦合系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能够提高电感,并且能够调整耦合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内部磁路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5是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A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B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C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D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E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F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G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H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I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J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K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L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M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N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O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P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Q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R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线圈部件10具备:磁芯3,其具有闭磁路构造;一次侧线圈1,其卷绕于磁芯3;以及二次侧线圈2,其卷绕于磁芯3且配置于一次侧线圈1的轴向,并且与一次侧线圈1磁耦合。线圈部件10例如被用作电源滤波扼流圈(Powerchokecoil)。一次侧线圈1及二次侧线圈2被绝缘树脂4覆盖。绝缘树脂4被磁芯3覆盖。将一次侧线圈1的轴向设为Z轴方向。在图1中用实线示出一次侧线圈1,并用虚线示出二次侧线圈2。一次侧线圈1具有第一线圈部11以及与第一线圈部11电连接的第二线圈部12。第一线圈部11经由沿Z轴方向延伸的导通导体而与第二线圈部12连接。第一线圈部11、第二线圈部12分别形成为平面螺旋状。并且第一线圈部11、第二线圈部12分别包括导体和覆盖导体的绝缘树脂。导体例如由Cu、Ag、Au等低电阻的金属构成。优选导体使用通过半加成法而形成的镀铜,从而能够形成低电阻且窄间距的线圈。绝缘树脂的材料例如是由环氧系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液晶聚合物、聚酰亚胺等构成的有机绝缘材料的单独材料,或者是与二氧化硅填充剂等无机填充材料、由橡胶系材料构成的有机系填充剂等组合而构成的绝缘材料。在该实施方式中,绝缘树脂由含有二氧化硅填充剂的环氧树脂构成。第二线圈部12在第一线圈部11的轴11a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圈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磁芯,其具有闭磁路构造;一次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磁芯;以及二次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磁芯,沿所述一次侧线圈的轴向配置,且与所述一次侧线圈磁耦合,所述一次侧线圈以及所述二次侧线圈分别具有:第一线圈部;以及第二线圈部,其与所述第一线圈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部在所述第一线圈部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部重叠,且所述第二线圈部的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部的轴偏心,所述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9 JP 2015-130138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磁芯,其具有闭磁路构造;一次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磁芯;以及二次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磁芯,沿所述一次侧线圈的轴向配置,且与所述一次侧线圈磁耦合,所述一次侧线圈以及所述二次侧线圈分别具有:第一线圈部;以及第二线圈部,其与所述第一线圈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部在所述第一线圈部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部重叠,且所述第二线圈部的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部的轴偏心,所述第二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的轴正交方向的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一次侧线圈的轴向观察时,所述一次侧线圈的所述第一线圈部的内部磁路与所述二次侧线圈的所述第一线圈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由雅西山健次滨田显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