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保健茶
技术介绍
盛夏时节,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容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呕吐、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症状;防暑、解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温之外,还可在饮食方面进行调理。目前市场上防暑、解暑的保健凉茶种类繁多,如公开号为:CN101040649,名称为《清暑参茶》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好解暑效果的清暑参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清暑参茶营养丰富、可抗疲劳、对人体保健有积极效果,又有解暑防暑功能,是一种新型的解暑保健食品茶。但其原料中添加了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45-55、紫锥菊10-15、乌梅8-10、防风5-6、柴胡9-11、五味子6-8、干荷叶8-10、大麦仁6-8、生甘草5-10、鲜竹叶6-8、芭蕉叶4-6、木芙蓉2-4、青稞粉4-6、薏苡仁6-8、生姜汁5-12、冰糖5-8、营养粉8-12。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50、紫锥菊12、乌梅9、防风5.5、柴胡10、五味子7、干荷叶9、大麦仁7、生甘草8、鲜竹叶7、芭蕉叶5、木芙蓉3、青稞粉5、薏苡仁7、生姜汁8、冰糖6、营养粉10。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45‑55、紫锥菊10‑15、乌梅8‑10、防风5‑6、柴胡9‑11、五味子6‑8、干荷叶8‑10、大麦仁6‑8、生甘草5‑10、鲜竹叶6‑8、芭蕉叶4‑6、木芙蓉2‑4、青稞粉4‑6、薏苡仁6‑8、生姜汁5‑12、冰糖5‑8、营养粉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45-55、紫锥菊10-15、乌梅8-10、防风5-6、柴胡9-11、五味子6-8、干荷叶8-10、大麦仁6-8、生甘草5-10、鲜竹叶6-8、芭蕉叶4-6、木芙蓉2-4、青稞粉4-6、薏苡仁6-8、生姜汁5-12、冰糖5-8、营养粉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50、紫锥菊12、乌梅9、防风5.5、柴胡10、五味子7、干荷叶9、大麦仁7、生甘草8、鲜竹叶7、芭蕉叶5、木芙蓉3、青稞粉5、薏苡仁7、生姜汁8、冰糖6、营养粉10。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祛暑、疏风止痒保健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营养粉的制作:所述的营养粉的组成原料为:芒果果浆10-12、草莓汁5-8、山楂汁2-4、魔芋粉15-20、枸杞粉5-6、葵花籽粉6-10、茉莉花5-6、玫瑰花2-4、百合花6-8;制作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先将魔芋粉、枸杞粉、葵花籽粉混合文火炒制20-30分钟,将茉莉花、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魁兴,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益众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