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宝贵的水资源和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地下水资源中,平原、盆地松散沉积层地下水、喀斯特地下水和裂隙岩层地下水三者之间的比例,大体上为3∶2∶4,裂隙岩层地下水为储量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众多污染源中,非水相液体(NAPL-NonAqueousPhaseLiquid)化合物的污染程度已经超过重金属而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NAPL是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微溶于水的碳氢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高危害性。NAPL进入含水层后,极易被分散成微小团块并残留其中形成无数污染源。目前国内外对于裂隙介质中残留非水相化合物的修复方式基本上为抽水处理法、化学催化法,其中抽水处理法成本十分昂贵,而化学催化法极易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水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法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其对污染的降解作用十分缓慢,耗时过长。同时,目前几乎所有的NAPL污染修复技术都是从彻底消除污染源着手,然而事实证明要彻底消除污染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技术另辟蹊径,提出将污染源进行封存,切断其与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从而达到降低水中NAPL浓度的目的。微生物固化是国内外出现的一项新技术,但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土体的固结加固和防渗,尚未见其在裂隙NAPL污染修复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裂隙介质中残留非水相化合物生物封存的技术,能快速降低裂隙地下水中非水相化合物的浓度。技术方案: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尿素的水解作用产生碳酸根离子,并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结晶。根据裂隙介质中水流特点,碳酸钙晶体将分布于残留非水相化合物四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裂隙介质地下水中残留非水相化合物(NAPL)的生物封存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微生物钙质沉积技术对残留NAPL进行封存以降低水中NAPL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裂隙介质地下水中残留非水相化合物(NAPL)的生物封存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微生物钙质沉积技术对残留NAPL进行封存以降低水中NAPL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裂隙残留NAPL生物封存的技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叶飞,谢兴华,吴时强,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