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守诚专利>正文

羽绒在油污染防治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29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羽绒在油污染防治中的用途,就是利用羽绒使吸附的各类矿物油和食用油瞬间凝胶化的这一新的吸凝特性,应用于制备防治油污染用的吸油材料。羽绒可吸凝自身重量35~40倍的各类油,凝胶化过程仅2~10秒。饱和吸凝后可分离回收油,使吸油材料再生。我国羽绒、羽毛资源丰富,将其加工成吸油材料后,既可对已经污染或正在污染的水体、水源或污泥进行治理,又可作为战略储备物资,将油污染末端治理变为源头防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已知物质新的用途,特别涉及一种天然蛋白质物质在环保中的新用途,确切地说是羽绒在油污染防治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据联合国IMO组织统计,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流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已达到1000~1500万吨,1公斤石油会耗尽400吨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中所有动植物窒息而死亡。石油中所含的有毒化学品已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藻类至高等哺乳动物无一幸免,人类也深受其害。在石油加工贮运过程中,由于天灾、事故、自然老化等原因,漏油事件屡屡发生,一吨石油所形成的油膜可覆盖1200公顷的海面。致使专家们惊叹一起又一起的海洋漏油事件,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与数十颗原子弹爆炸污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03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港澳台侨委员会就“我国应储备油污染战略物资”问题提交了一件提案。在提案中详尽列举了自1967年以来十多起10万吨以上的重大国际海洋漏油事件,也对国内油污染主要渠道、油污染情况、处理措施等进行了综述,我国油污染渠道主要有陆上采油漏油、输油管道漏油、海上采油漏油、进口航运漏油等。1994年在珠海一次仅600吨的漏油事件,十年之后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若不幸出现万吨以上的油污染,其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在石油开采、加工炼制和各使用领域所排放的含油废水、含油污泥也十分惊人。据报道,仅中原油田,排放的含油废水量达12×104m3/d;我国炼油厂每年排放含油废水达4.12~5.6亿吨;仅甘肃省和陕西省西部,由油田、冶炼厂等排放的含油废水达(0.9~1.44)×104m3/d。仅在重庆市登记注册的一万艘船舶,年排放含油废水达802万吨;此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加油站漏油、众多的发电厂、机械制厂、机修厂、油漆厂、油墨厂等排放的含有如变压器油、锭子油、齿轮油、液压油、润滑油、切削油、清洗油、油性漆、油性染料、油墨等各类矿物油废水以及食品加工厂、宾馆、酒楼、饭店和十三亿人口消费排放的含食用动植物油脂的地沟油等等,不胜枚举,难以计数。凡此种种,既消费了能源、又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使内陆水体、水源污染日益加重,甚至污染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国内外油污染的处理措施主要是吸附处理。此外还有凝胶化处理,就是用吸油粉使浮油凝聚,以防止快速扩散,然后清除;消油处理,就是用高效乳化剂使浮油快速乳化并分散于水体中;撇油处理,对相对静止的高粘度、厚油层使用机械撇油回收;焚烧处理,用围栏阻隔,然后焚烧。吸附处理就是用高亲油性的吸油材料进行吸附。吸油材料主要有活性炭、作物秸杆加工的粉末、锯末、非金属矿土以及由天然的或合成纤维加工而成的吸油棉、吸油布、吸油垫、吸油毡等,吸油倍率12~20倍,吸油速度小于5分钟。CN1442438A公开了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汽油、柴油>10g/g,芳烃类>20g/g,卤代芳烃类>30g/g,最大吸附倍率为37g/g。CN1417263A公开了以蔗渣和醋酐为原料反应制备的可降解的吸油材料。CN1313348A公开了以生物发酵法聚β-羟基丁酸戊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可生物降解的吸油材料。众所周知,羽绒、羽毛属天然蛋白质类物质,呈杂状、片状、丝状。羽绒、羽毛极度憎水,雷同荷叶与水,不浸润、不吸附,少许沾附,一抖即落。羽绒、羽毛软、滑、松、散,一触即飞,相互之间无抱合力,不具备可纺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用其轻盈、柔软、蓬松的优点作为天然保暖材料用于服装和衾枕,如羽绒服、羽绒被等。近年来日本和美国将羽绒、羽毛加工成粉状,再掺入其他原料加工轻质保温材料应用于其他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在一次吸油性能实验中,采用羽绒清除机械油,羽绒极快吸尽所有的油,瞬间形成一团凝胶,将该凝胶投入水中,能漂浮在水面上,强力搅拌下也不崩解,不扩散。但可以离心或压榨、挤绞分离,使羽绒再生。接着申请人用各种矿物油和食用油如汽油、柴油、机油、色拉油等进行实验,均得到相同的结果,即各种油一旦碰触羽绒后便迅速凝胶化,且浮于水面,强力搅拌下,不崩解、不扩散,可离心分离或挤压分离。申请人用羽绒对漂浮于水面上的各种油类进行实验,结果相同。申请人用100ml机油与50g泥土混合后投入盛有水的500ml烧杯中,污泥迅速沉入水底,半小时后,水面上漂有油花,说明少量机油脱附,游离至水面,此时用镊子夹住一撮羽绒于污泥中搅拌,松开镊子,一团凝胶便浮出水面,不崩解、不扩散。申请人称油被羽绒吸附并迅速凝胶化的现象为吸凝现象,称羽绒的这一新的性能为吸凝特性。经测定,羽绒可以吸凝自身重量35~40倍的各种油,凝胶化过程仅2~10秒,也就是羽绒对油类有快速吸凝作用。羽绒的这一新的性能理当有其新的用途,这就是羽绒可作为制备防治油污染用吸油材料或油水分离材料的应用,也就是用羽绒制备吸油材料防治油污染。我国年产羽绒、羽毛60万吨,全年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羽绒、羽毛总产量和总贸易量的70%以上。由于目前仅作为保暖材料用,加工粗放,有相当部分被废弃,此外还有自废旧的服装、衾枕中淘汰的羽绒芯料。众所周知,羽绒、羽毛同动物的其他角蛋白一样在自然条件下极稳定,不易腐败、降解,对环境造成有机污染。本专利技术不仅为防治油污染找到一种极好的吸油材料,同时为废弃的羽绒、羽毛找到了新的出路。每一万吨羽绒可吸凝35~40万吨污染油。将羽绒加工成吸油布、吸油垫、吸油毡等,一方面可以对已经被油污染的水体、水源和污泥进行有效地治理,另一方面可作为战略储备物资,将油污染的末端治理变为源头防控。吸凝的油可以回收,羽绒反复使用,至不能使用时焚烧处理。具体实施例方式1、对相对静止的水体、水源如湖泊、水库、水井等油污染的治理,可将羽绒加工成吸油布、吸油垫等,在水面上至少搜索一遍,饱和吸凝的吸油垫、吸油布等集中处理。2、对流动的水体、水源如江、河、溪等油污染的治理。可将吸油垫、吸油布等作为过滤材料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上形成围栏,让表面的水流至少过滤一次,饱和吸凝的吸油垫、吸油布等集中处理。3、对在水域中正在泄漏的油污染的治理,可将羽绒加工成吸油护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至少围堵一圈,收拢护栏,采用漂浮式吸油毯或可移动动力拖动吸油片饱和吸凝后收起,更换新的吸油片或吸油毯,饱和吸凝的吸油垫、吸油布等集中处理。或者围堵后机械撇油。4、对陆地土壤、泥沙被油污染的污泥的治理,将被油污染的土壤、泥沙取出,投入铺敷有一层吸油垫的回收池中,布满污泥后再铺敷一层吸油垫,如此反复,最后加水,振动吸油垫,处理结束后土壤、泥沙返回自然,吸油垫集中处理。或采用吸油材料围堵油污染的泥沙区,用高压水冲洗污染泥土,使之搅动漂浮然后吸附处理。5、对企业排放的含油废水,可在污水入口采用由吸油材料制备的专用通道等预处理一次,将浮油吸凝后再进行污水处理。对实验室、家庭、饭店含油废水可在下水道或水池下水口附加一特殊吸附网,实施油水分离。6、对饱和吸凝的吸油材料集中后,根据油挥发性的大小,或离心分离或压榨分离或挤绞分离,回收油产品,再生吸油垫等。当吸油垫等吸凝特性下降至不能使用时焚烧。权利要求1.一种羽绒在油污染防治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羽绒作为制备防治油污染用吸油材料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羽绒作为制备防治水体、水源油污染用吸油材料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绒在油污染防治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羽绒作为制备防治油污染用吸油材料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守诚
申请(专利权)人:朱守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