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正极壳体进行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设置导电胶;S2、将极片对应在所述正极壳体中间位置放置在所述导电胶上,所述极片通过所述导电胶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S3、将隔膜、锂片、泡沫镍依次放置在所述极片的上方;S4、将导电垫片放置在所述泡沫镍上方;S5、将负极壳体放置到所述金属垫片上方并与所述正极壳体连接,与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封闭的电池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结构紧密,制备过程简单可控,制作合格率高,电池内阻低,数据准确性高,一致性好,电池放电容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扣式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开发,广泛用于实验室及工业上对于材料性能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快速而有效的特点。在扣式锂离子电池制作方面,目前最常用的制作方法是:放正极壳体→放极片于正极壳体内→放隔膜于正极壳体内→将锂片放置于隔膜之上→放置泡沫镍→放置负极壳体→封口,并且放置上述各件时滴加电解液,从而完成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作。上述的制作方法需要严格控制极片位置,需保证位于壳体中间,操作困难,精度难以控制,且在组装过程中,由于人工控制问题,极片位置将存在一定程度的移动,难以保证极片容量的完全发挥。此外,上述的方法制作的电池一致性差,合格率低,内阻高,电池性能难以达到要求,主要体现在放电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密,一致性好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正极壳体进行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设置导电胶;S2、将极片对应在所述正极壳体中间位置放置在所述导电胶上,所述极片通过所述导电胶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S3、将隔膜、锂片、泡沫镍依次放置在所述极片的上方;S4、将导电垫片放置在所述泡沫镍上方;S5、将负极壳体放置到所述金属垫片上方并与所述正极壳体连接,与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封闭的电池壳体。优选地,所述导电胶设置在所述正极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导电胶为液态或固态的导电胶。优选地,步骤S2中,极片以设有活性材料层的一侧背向所述导电胶放置在所述导电胶上。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极片为金属氧化物极片或石墨极片。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导电垫片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隔膜的外周尺寸。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往所述正极壳体内滴加电解液。优选地,往所述正极壳体内滴加电解液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极片定位后,往所述正极壳体内滴加电解液,所述电解液淹没至所述极片上;在所述隔膜放置在所述极片上后,往所述正极壳体内再滴加电解液,所述电解液淹没至所述隔膜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采用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壳体、依次设置在所述正极壳体内的导电胶、极片、隔膜、锂片、泡沫镍和导电垫片、以及放置在所述导电垫片上方并与所述正极壳体连接的负极壳体;所述极片通过所述导电胶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扣式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壳体内的电解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极片通过导电胶定位在正极壳体内,组装过程不存在位置移动的问题,通过在泡沫镍与负极壳体之间加入导电垫片,提高扣式电池内部紧密度,降低接触内阻,电池循环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结构紧密,制备过程简单可控,制作合格率高,电池内阻低,数据准确性高,一致性好,电池放电容量高。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壳体10、设置在正极壳体10内的导电胶11、极片12、隔膜13、锂片14、泡沫镍15和导电垫片16、以及放置在导电垫片16上方并与正极壳体10连接的负极壳体20。负极壳体20和正极壳体10连接形成封闭的电池外壳,将极片12、隔膜13、锂片14等封闭在其中。在该扣式锂离子电池中,锂片14作为负极片,极片12作为正极片,可为金属氧化物极片或石墨极片。极片12以设有活性材料层的一侧背向导电胶11放置在导电胶11上。在组装过程中,极片12通过导电胶11定位在正极壳体10内中间位置,在后续隔膜13、锂片14等件放入时不会发生位移等问题,确保电池的合格率。导电胶11为液态或固态的导电胶,设置在正极壳体10内底面的中间位置上,以将极片12粘附固定在正极壳体10内的中间位置。隔膜13、锂片14、泡沫镍15和导电垫片16依次置入正极壳体10内时,将其控制在正极壳体10的中间位置。并且,隔膜13的外周尺寸大于极片12的外周尺寸,从而可将极片12覆盖。此外,锂片14的尺寸优选大于极片12的尺寸。导电垫片16的尺寸大于泡沫镍15的尺寸,可将其覆盖。导电垫片16可为金属垫片。该导电垫片16位于泡沫镍15与负极壳体20之间,提高电池内部紧密度,降低接触内阻,电池循环性能稳定。优选地,导电垫片16的外周尺寸小于隔膜13的外周尺寸。此外,该扣式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正极壳体10内的电解液。电解液可采用滴加方式加入正极壳体10内,并且可分次加入。具体地,在极片12置入正极壳体10内后,第一次滴加电解液,将极片12淹没,该电解液在正极壳体10内形成第一层电解液层101;极片12还可通过第一层电解液层101吸附在正极壳体10的内底面上。在极片12上放置隔膜13后,再进行第二次滴加电解液,将隔膜13淹没,该电解液在正极壳体10内形成第二层电解液层102,隔膜13还可通过该第二层电解液层102吸附在极片12上,有助于隔膜13的固定。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参考图1,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正极壳体10进行定位,在正极壳体10内设置导电胶11。导电胶11优选设置在正极壳体10的内底面上,进一步优选内底面的中间位置。该导电胶11可以为液态或固态的导电胶。S2、将极片12对应在正极壳体10中间位置放置在导电胶11上,极片12通过导电胶11定位在正极壳体10内,在后续组装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极片12以设有活性材料层的一侧背向导电胶11放置在导电胶11上。极片12作为正极片,可为金属氧化物极片或石墨极片。S3、将隔膜13、锂片14、泡沫镍15依次放置在极片12的上方。放置时,控制隔膜13、锂片14和泡沫镍15在正极壳体10内位于中间位置。其中,隔膜13的外周尺寸大于极片12的外周尺寸,从而可将极片12覆盖。S4、将导电垫片16放置在泡沫镍15上方。导电垫片16可为金属垫片。优选地,导电垫片16的外周尺寸小于隔膜13的外周尺寸。S5、将负极壳体20放置到金属垫片15上方并与正极壳体10连接,与正极壳体10形成封闭的电池壳体。导电垫片16在电池壳体内位于泡沫镍15与负极壳体20之间,提高电池内部紧密度,降低接触内阻,电池循环性能稳定。可以理解地,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往正极壳体10内滴加电解液。优选地,往正极壳体10内滴加电解液的步骤可包括:在极片12定位后,往正极壳体10内滴加电解液,电解液淹没至极片12上。该滴加的电解液可在正极壳体10内形成第一层电解液层101,极片12可通过第一层电解液层101吸附在正极壳体10的内底面上。在隔膜13放置在极片12上后,往正极壳体10内再滴加电解液,电解液淹没至隔膜13上。该滴加的电解液在正极壳体10内形成第二层电解液层102,隔膜13可通过该第二层电解液层102吸附在极片12上,有助于隔膜13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可控,制作合格率高,制得的电池内阻低,数据准确性高,一致性好,结构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正极壳体进行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设置导电胶;S2、将极片对应在所述正极壳体中间位置放置在所述导电胶上,所述极片通过所述导电胶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S3、将隔膜、锂片、泡沫镍依次放置在所述极片的上方;S4、将导电垫片放置在所述泡沫镍上方;S5、将负极壳体放置到所述金属垫片上方并与所述正极壳体连接,与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封闭的电池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正极壳体进行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设置导电胶;S2、将极片对应在所述正极壳体中间位置放置在所述导电胶上,所述极片通过所述导电胶定位在所述正极壳体内;S3、将隔膜、锂片、泡沫镍依次放置在所述极片的上方;S4、将导电垫片放置在所述泡沫镍上方;S5、将负极壳体放置到所述金属垫片上方并与所述正极壳体连接,与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封闭的电池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导电胶设置在所述正极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导电胶为液态或固态的导电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极片以设有活性材料层的一侧背向所述导电胶放置在所述导电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极片为金属氧化物极片或石墨极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导电垫片的外周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奎,陈邦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