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净化富营养化湖泊的方法;能快速的除掉藻类,以达到除NP及重金属。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除去湖水中的藻类物质;它包括隔湖件,处理装置及防浪设施;隔湖要在离湖岸200-300处(如果会影响旅游可以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处隔湖),以减小施工难度;可以用废弃的电杆为支柱,用厚的薄膜做隔水材料;要求一头敞开一头封闭,并使封闭一头在藻类集中的地方,在此建滤池以更好的除藻。滤池,泵房,回流通道的底部低于湖面2-4米;泵房在整个滤池与回流通道之间,进水口与湖相通使水直接进入滤池池前;所述的结果是让湖水在筛流装置中不断的净化,并把所得的藻类就地资源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湖泊的快速净化方法及装置,尤其对于半封闭浅水湖泊更实用。具体说是一种用筛滤的方法除去富营养化湖水中的藻类和大颗粒物质的,以达到除N P及重金属净化湖泊的目的。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很多湖泊富营养化。给在湖边生活的人们和湖中的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由此也出现了很多的治理方法。其中也有除去湖中藻类的方法,以此作为生态恢复的前提,其中有微生物除藻;鱼类除藻;药剂除藻;避光除藻;引清水稀释;筛滤除藻。以上方法均有应用且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微生物除藻,鱼类除藻都是一种很生态的方法,但是生物要有适应期后才会有效,特别是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能见度低,氧气含量极低的条件下很难发挥作用;还可能在将来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药剂除藻虽效果快;但药剂的潜在危害严重,且使藻类死亡后下沉到湖低,打捞低泥成本太高,不易除掉;药剂失效后可能会反复。引清水稀释虽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一个缺水的地方是非常不经济和科学的方法,且对于一个大的多年污染的湖泊来说只是一暂时的。而现有的筛滤除藻法是基于藻类及悬浮物有一定的粒径而应用的;但无论是震动筛,水力筛,转盘式筛网,微滤机都存在着过滤前用泵提升水才能进行筛滤,这样容易破坏藻类的结构就使筛滤的效果还不太理想投资也大。上述所有的方法都存在大规模化后就不经济合算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以达到快速净化湖泊。特别是本专利技术也是一种筛滤法,是对现有筛滤法做出重大的改进克服了现有筛滤法的缺点。运用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和物尽其用的思想;以藻治藻,以藻治湖,以湖治湖,以藻除N P。利用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迅速的生理特点,把湖泊做为藻类生长的场所使藻类生长固定N P及重金属。再用适合的速度除掉藻类,同时也把N P和重金属也除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营养化湖泊快速净装置。包括把湖泊在离湖岸200-300米(如果会影响旅游可以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处隔湖)的湖中把湖分隔形成一条大水道,且使一头连到岸上封闭。并在封闭的一头建过滤装置。使湖水通过筛滤设施提供能量后在湖内循环。还要在筛滤装置的旁边建成用于后续处理的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要建在藻类集中的地方,由于会有风浪的影响还要在处理装置前建防风浪影响的构件。由于开始时藻类因为营养多长的快且形成的菌落大用大孔径的滤布。随着水质的好转藻类长的会减慢且形成的菌落也在减小,适时的换用合适的小孔径的滤布;刚开始用小孔径的滤布容易阻塞,达不到处理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处理。让湖水从隔好的湖的一边进入筛滤装置把藻类及大颗粒物质挡住,得到的清水在回到湖的另一边;就形成了湖内的水循环。通过这样让湖水不断的通过筛滤装置,不断除掉藻类和颗粒物,同时带走N P和重金属,不断得到清水;使湖水快速净化。快速变清为后来的处理开个好的头;比如种植沉水植物及鱼类的生长。处理过的水由于藻类的减少,氧气含量会明显的增加;这样可以促进低泥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消化低泥;流速的加快可以把低泥也带到过滤装置中除掉。得到的藻类和颗粒物由于绝大部分是有机物可做燃料;燃烧发电,回收金属及N P肥料。其主要的装置是一个筛滤池。此筛滤池的底部比所在湖的水面低2-4米;为了降低能耗进水和出水口完全与湖水相通,用筛滤机械放在滤池中把滤池分为前池和后池;前池直接与湖水相通,后池装滤过的清水,用泵把后池的水送回到湖中;为了减小能量消耗要建很大的回流通道。筛滤机械借用了传送带的工作原理;只是为了能有效的除藻其运行速度是50-500米之间,并且在两侧及底部增加了防漏的构件,以防湖水不经滤布就回到湖中。过滤装置主要由过滤前池,过滤后池,泵房,回湖通道按顺序组合。由于过滤前没有用泵提升水,没有破坏藻类的菌落和会被破坏的颗粒物,使得筛滤介质孔径求不大;就可以有很大透过率,并且回流的通道很大;所以不要很高的扬程,在0.15-0.5米之间。这样就可有巨大的处理量和好的过滤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有(1)由于不要大的扬程;所以有巨大的处理量,日处理量在100-1000万吨。(2)有好的处理效果;经实验证明,对藻类和颗粒物的拦截率可达95%以上,藻类可达99%以上。(3)可回收湖中的有机物,金属和N P。(4)不要大的扬程;能耗少,对于巨大的处理量基建费用不高。(5)特别适用于半封闭的湖泊。(6)由于没有破坏藻类菌落和颗粒物,对过滤设备的要求不高。(7)就现有技术是完全能实施的。附图说明附图1是简要流程及方法的简图。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是主要装置;滤池,滤机的简明直观图。附图7是雾化吸收塔的简图。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方法。在图中1是湖;2是隔湖构件;3是滤池的前池;4是滤机;5是横向传送带,其下是过滤后池;6是泵房;7是回流通道;8是压滤机;9是藻类烘干机;10是雾化吸收塔;11时排空烟囱;12是沉淀池;13是燃烧炉;14是石灰石吸收塔;15是发电机和吸收了N P的石灰石干燥机;16是湖泊进水河道;17是出湖河道;18是防风浪设施。在所述方法中,隔湖要在离湖岸200-300(如果会影响旅游可以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处,以减小施工难度;可以用废弃的电杆为支柱,用厚的薄膜做隔水材料;要求一头敞开一头封闭,并使封闭一头在藻类集中的地方,在此建滤池以更好的除藻。滤池的底部低于湖面2-4米,泵房在整个滤池与回流通道之间,进水口与湖相通使直接进入滤池池前。主要步骤是当泵房6中的泵运行后过滤后池的水位下降,过滤前池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滤布进入过滤后池,湖1中的水由于前池的水位的下降也向滤池流进;泵把水提升到回流通道7中由于水位比湖中的高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湖中,如此周而复使的使水中的藻类不断除去也不断的除去N P及重金属。而得到的藻类经压滤机8压滤脱掉部分水后进入烘干机9烘干,进入燃烧炉13经充分燃烧后热量发电和烘干吸收了N P的石灰石;烟气的余热用做烘干机9的热源烘干获得的藻类;经过烘干机9的烟气再进入雾化吸收塔10吸收其中的N P及重金属后烟气由排空烟囱11排空;在雾化吸收塔10中用水吸收,吸收N P氧化物及重金属氧化物的水在沉淀池12中沉淀重金属氧化物后将上清液泵到石灰石吸收室固定N P的氧化物制得N P的复合肥料经发电及干燥室15后得到干燥的N P复合肥。考虑到得到藻类用运到远处堆放或填埋运费贵的原因采用就地焚烧的处理最划算。由于天然湖泊有风浪特别是在藻类集中的岸边浪很大为使已附着的要离开水面的藻类被浪打落到水里要建防浪设施18。由于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没有大的扬程和大阻力设备,经初步计算处理的费用在0.5-1.5厘人民币每吨,过滤前池比后池水位高在5-10厘米,后池比回流通道的水位低15-50厘米。回流通道的水位比湖面高10-40厘米,3-5年就可以是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恢复到三类以上水质。简要介绍防浪设施的情况。在滤池前池的前方10米处相隔5-8米设置柱子;防浪件为双层的能漂浮在水上的物体,其上层为厚10厘米的泡沫经加固两边安上木板以防冲击,露出水面5厘米,宽1-2米在上面装上方木条增加阻力,在相隔5-8米的距离留出能套到柱子里的孔。下层为足够强度的塑料或木版也是和上层一样的留孔和宽度,并用钢筋把上下两层固定相连距离为1-2米;这样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筛滤除去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使富营养化湖泊得到净化的方法;运用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和物尽其用的思想;以藻治藻,以藻治湖,以湖治湖,以藻除NP;利用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迅速的生理特点,把湖泊做为藻类生长的场所使藻类生长固定NP及重金属;用筛滤装置以适合的速度除掉藻类,同时也把NP和重金属也除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赵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