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0181 阅读:5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选取复式断面的最低点高程和最高点高程,将其作为断面过流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从最低水位开始,每次抬升0.05m直至最高水位,计算每一级水位对应的断面过流面积和湿周,确定对应的水力半径,建立水位与水力半径的关系曲线。针对该曲线的特点,按照水位由低到高,计算相临两水位对应的水力半径的差值,设定水力半径变幅的临界值,捕捉水位与水力半径关系曲线中的突变,将突变点作为滩与槽、滩与滩的分界点。该方法能定量自动识别复式断面的主槽和河漫滩,且简易可行,可应用于准二维水沙数值模拟中,也可用于复式断面河道分滩槽的演变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式断面河道准二维数学模型中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属于河床演变分析中的滩槽划分

技术介绍
泥沙数学模型是研究泥沙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投资少、周期短等优点,泥沙数学模型按照维数可分为:一维数学模型、二维数学模型和三维数学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三种数学模型在实际工程中均有应用,具体而言,一维数学模型多用于长距离、长时段的计算;二维数学模型和三维数学模型适用于流态较为复杂的局部区域或者较短距离的计算。对于水库,常采用一维数学模型进行长时段的计算分析。北方多沙河流,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河道多为主槽和河漫滩组成的复式河槽,滩和槽上的水深不同,水力要素的数值也相差较多,为此常采用准二维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准二维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划分滩槽,常用的方法是在进行模拟计算前根据断面图确定滩槽的位置和高程,划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并且划分完后在模拟计算中滩槽的位置和宽度保持不变,只有滩槽的高程发生变化,经过长时间的计算后断面形态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仍然沿用初始划分已难以符合实际情况,相应的糙率等参数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计算中需要根据地形的变化实时调整滩槽的位置、宽度以及高程。此外,长河段的计算中,上下游的河型并不相同,上游可能是单一的河槽,到了中游和下游则是复式河槽,无论是用单一河槽的一维数学模型还是准二维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都不太适合。如果在准二维数学模型中加入滩槽自动划分的功能则可以将两种模型统一起来,可以在上游只划分一个子断面,而河道的下游可划分多个子断面,适应计算需求。有学者根据河道断面平均流速随水深的变化特征来定量判别主槽和河漫滩的位置,并应用于准二维数学模型中,但流速的计算过于复杂,需要率定的参数也较多,不易应用到准二维数学模型中。此外,也有学者通过流量模K(K=AR2/3)来定量划分主边槽,由于流量模为断面面积A与水力半径R的组合,实际河道断面面积远大于水力半径,两者的乘积主要体现断面面积A的特征,断面面积A随高程递增,当河漫滩较宽时,流量模识别滩槽的能力极大降低,甚至难以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定量自动识别复式断面的主槽和河漫滩,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河道断面的起点距和对应的高程数据,并查找最低点高程和最高点高程,将其分别作为计算河道断面水力半径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步骤2,从最低水位开始,每次抬高水位0.05m,若抬高后的水位大于或等于最高水位时,将最高水位作为最后一个水位,依次记录所有的水位数据;步骤3,对于步骤2记录的每个水位,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的过水面积以及河道断面的湿周,根据过水面积和湿周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的水力半径;步骤4,水位由低至高,计算相邻两个水位对应的水力半径的差值ΔR0(i)=R0(i+1)-R0(i),i=1,2,…,n-1;当ΔR0(i)<0时,记录RR(p)=R0(i),Z1(p)=Zlevel(i),Z2(p)=Zlevel(i+1);当连续出现m个ΔR0(i)<0且m≥2时,计算水力半径的变幅:同时记录Z1(p)=Zlevel(i),Z2(p)=Zlevel(i+m);p=p+1,p=1,2,…;其中,R0(·)表示水力半径,Zlevel(·)表示第·个水位的水位值,n表示所有水位的个数;步骤5,设定河漫滩引起的河段水力半径的临界最小变幅ξ,当RR(p)≥ξ时,认为RR(p)对应的水位处出现河漫滩,低于最低河漫滩的河道断面部分为主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2所述抬高水位的计算公式为:Zlevel(i)=Zmin+(i-1)*0.05其中,Zlevel(i)表示第i个水位的水位值,Zmin表示最低水位的水位值,水位单位为:m,i=1,2,…,n,n表示所有水位的个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所述过水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对于任意水位,根据该水位河道断面的地形数据点,将河道断面分成若干梯形和三角形,所有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即为过水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5所述河漫滩引起的河段水力半径的临界最小变幅ξ=0.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5所述河漫滩的代表高程为根据代表高程及河道断面地形得到该高程对应的河道宽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采用水力半径定量自动识别复式断面的主槽和河漫滩,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能直接应用于准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也能用于复式断面河道的河床演变分析,克服了人为划分滩槽带来的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黄河花园口河道断面形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黄河花园口河道断面过水面积及湿周计算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黄河花园口河道断面水力半径随水位变化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黄河花园口河道断面滩槽识别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单一河槽断面水力半径随水位变化曲线是连续的,但复式河槽在漫滩瞬间水力半径迅速变小然后随水深逐渐增大,根据这种变化特性可以确定河漫滩的位置和高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的流程如下:(1)获取河道断面地形点数据,河道断面左侧第一点为起始点,从左到右逐渐排列,记录每一点的起点距Di(至左侧第一点的距离)和河床高程Zi;(2)查找河道断面河床高程最低的点高程Zmin和最高点高程Zmax,分别作为计算断面过水面积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3)从最低水位开始,作为初始计算水位,每次抬高水位0.05m,计算水位为:Zlevel(i)=Zmin+(i-1)*0.05其中,Zlevel(i)表示第i个水位的水位值,Zmin表示最低水位的水位值,i=1,2,…,n,n表示所有水位的个数,当Z(i)≥Zmax时,Zlevel(i)=Zmax,该点为最后一个水位点;(4)对于任意计算水位Zlevel(i),根据河道断面的地形数据点,将河道断面分成若干梯形和三角形,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下的过水面积A0(i),统计河道断面的湿周χ0(i),计算得到该水位下的断面水力半径R0(i);(5)计算所有水位下的水力半径R0(i),i=1、2、…、n;(6)计算相临两水力半径的差值ΔR0(i)=R0(i+1)-R0(i),i=1、2、…、n-1。统计ΔR0(i)<0的结果,当ΔR0(i)<0时,记录RR(p)=R0(i),Z1(p)=Zlevel(i),Z2(p)=Zlevel(i+1);当出现连续m个ΔR0(i)<0且m≥2时,计算水力半径的变幅:记录Z1(p)=Zlevel(i),Z2(p)=Zlevel(i+m);p的取值为:p=1、2、3、…;(7)设ξ为河漫滩引起的该河段水力半径的最小变幅,当RR(p)≥ξ时,认为该水位处出现河漫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河道断面的起点距和对应的高程数据,并查找最低点高程和最高点高程,将其分别作为计算河道断面水力半径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步骤2,从最低水位开始,每次抬高水位0.05m,若抬高后的水位大于或等于最高水位时,将最高水位作为最后一个水位,依次记录所有的水位数据;步骤3,对于步骤2记录的每个水位,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的过水面积以及河道断面的湿周,根据过水面积和湿周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的水力半径;步骤4,水位由低至高,计算相邻两个水位对应的水力半径的差值ΔR0(i)=R0(i+1)‑R0(i),i=1,2,…,n‑1;当ΔR0(i)<0时,记录RR(p)=R0(i),Z1(p)=Zlevel(i),Z2(p)=Zlevel(i+1);当连续出现m个ΔR0(i)<0且m≥2时,计算水力半径的变幅:同时记录Z1(p)=Zlevel(i),Z2(p)=Zlevel(i+m);p=p+1,p=1,2,…;其中,R0(·)表示水力半径,Zlevel(·)表示第·个水位的水位值,n表示所有水位的个数;步骤5,设定河漫滩引起的河段水力半径的临界最小变幅ξ,当RR(p)≥ξ时,认为RR(p)对应的水位处出现河漫滩,低于最低河漫滩的河道断面部分为主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断面河道河漫滩和主槽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河道断面的起点距和对应的高程数据,并查找最低点高程和最高点高程,将其分别作为计算河道断面水力半径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步骤2,从最低水位开始,每次抬高水位0.05m,若抬高后的水位大于或等于最高水位时,将最高水位作为最后一个水位,依次记录所有的水位数据;步骤3,对于步骤2记录的每个水位,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的过水面积以及河道断面的湿周,根据过水面积和湿周计算河道断面在该水位的水力半径;步骤4,水位由低至高,计算相邻两个水位对应的水力半径的差值ΔR0(i)=R0(i+1)-R0(i),i=1,2,…,n-1;当ΔR0(i)<0时,记录RR(p)=R0(i),Z1(p)=Zlevel(i),Z2(p)=Zlevel(i+1);当连续出现m个ΔR0(i)<0且m≥2时,计算水力半径的变幅:同时记录Z1(p)=Zlevel(i),Z2(p)=Zlevel(i+m);p=p+1,p=1,2,…;其中,R0(·)表示水力半径,Zlevel(·)表示第·个水位的水位值,n表示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腾吴玲莉秦杰朱瑞虎丁坚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