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油泵及变频压缩机。油泵包括曲轴、芯轴和泵套;芯轴包括上芯轴和下芯轴;曲轴的下端面设置槽孔,曲轴的侧壁设置有节流孔;泵套在上芯轴与下芯轴连接的部位形成环形容腔;上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上输油孔;下芯轴内设置有下输油孔;芯轴旋转时,润滑油能够从油池依次经过所述下输油孔、所述环形容腔、所述上输油孔、所述槽孔、所述节流孔进入所述曲轴外侧壁的空间。该变频压缩机安装了上述油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油泵及变频压缩机,其油泵中的芯轴旋转,泵套不旋转而沿芯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了压缩机的泵油能力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且所需储油量较少、对噪音及系统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油泵及变频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Compressor),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压缩机的结构包括缸体、转子、定子、活塞、阀片、连杆、曲轴、端盖等零部件。其中相对运动的部件较多,特别是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润滑和降温效果。而现有技术中各种压缩机,特别是变频压缩机的润滑油供油结构设计和供油方式,对变频压缩机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在现有技术中,变频压缩机的供油,其螺旋芯轴一般通过支架与定子上预设的安装孔与油池本体连接,使其不旋转不脱落,而泵套则与曲轴固定连接一起旋转,从而实现泵套与芯轴相对旋转,产生泵油的作用。现有技术的变频压缩机及其油泵,由于结构设计和驱动方式的设计缺陷,存在以下缺点:A)油泵的螺旋芯轴需采用支架、定子骨架与压缩机本体连接,要求其生产过程具有多道安装工序;B)由于上述原因,油泵需要增加一个专门的零件——支架;C)由于上述原因,油泵的油池底部须留出容纳支架的空间,故对储油量要求较大;D)由于上述原因,定子骨架需设计支架的安装位,导致结构复杂、安装空间过大;E)现有技术中,泵油组件的流量关系式为:Q∝ωrsΨ;其中,Q为流量,ω为转子转速,r为芯轴半径,s为螺旋槽截面积,而Ψ=Cδ/κτ;其中,C∈(0,1),是由几何结构决定的常数,δ芯轴与外套之间法向间隙,κ为粘度系数,τ为油的粘度。由上述关系式可知,螺旋泵的泵油能力Q与间隙δ、粘度τ及转速ω等有关,在油的粘度不变的情况下,与转速ω、间隙δ相关;F)现有技术中,油泵没有设计出与转速相关的参数结构,即工作中间隙不随转速变化而发生变化,不具备自动调节泵油能力的功能。在满足低速供油量时,其在高速时供油量就会增大,大量的油被甩出对噪音、对制冷等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油泵及变频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油泵及变频压缩机存在的安装布置结构复杂、安装空间要求高、储油量要求高且无法实现调节泵油能力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油泵,包括曲轴、芯轴和泵套;所述芯轴包括上芯轴和下芯轴,所述上芯轴直径小,所述下芯轴直径大;所述曲轴的下端面设置凹陷的圆柱形槽孔,所述上芯轴的侧壁过盈配合套接在所述槽孔内,所述曲轴的侧壁设置有节流孔,使所述槽孔与所述曲轴的外壁空间连通;所述泵套贴合套接在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下芯轴的外侧,在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下芯轴连接的部位形成环形容腔;所述上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上输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所述槽孔;所述下芯轴内设置有下输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所述下芯轴下端面外侧的空间。将所述下芯轴的下端面伸入油池,驱动所述曲轴带动所述芯轴旋转时,润滑油能够从油池依次经过所述下输油孔、所述环形容腔、所述上输油孔、所述槽孔、所述节流孔进入所述曲轴外侧壁的空间。进一步,所述芯轴设置有沿轴线方向的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槽孔与油池。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溢流孔的作用在于将输送过多的油料返回油池,这是另一种控制油量的方式,该方式可不要求泵套和芯轴为锥体配合,即两者的配合面为圆柱面时也可起到控油作用——当进入槽孔的油量过大时,直接回流至油池,避免油泵负载增加。进一步,所述下输油孔为螺旋孔,所述螺旋孔由所述泵套的内壁与设置在所述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槽配合形成。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螺旋孔由泵套的内壁与设置在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槽配合形成,当下芯轴旋转时,螺旋孔能够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提升向上输送,并且在低转速时,能够将油料输送到较高的位置。进一步,所述下芯轴的外形呈圆台体,其上端面的直径小于其下端面的直径,所述泵套的内壁贴合地套接所述下芯轴的外壁;所述泵套浮动约束在压缩机定子上,能够沿所述芯轴的轴线方向平移。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圆台体外形的下芯轴配合泵套的浮动约束,能够起到自行调节泵油能力的作用——当上方槽孔内润滑油量较多造成油压增大时,环形容腔内的油料压力推动泵套向上移动,使得泵套与下芯轴之间的缝隙增加,从而减少润滑油向槽孔中泵入的速率,实现泵油的自动调节控制。进一步,所述下输油孔倾斜设置,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油池。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下输油孔设置在下芯轴本体内,与竖直的芯轴轴线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则在芯轴旋转时能够将油池中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引入环形容腔。本结构形式的输油孔,减少下芯轴的外壁浸入油池部分对润滑油的搅拌作用,降低了能耗水平和噪音水平。进一步,还包括环槽或盲孔,所述环槽或所述盲孔设置于所述上芯轴与所述槽孔的配合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上芯轴与槽孔之间为过盈配合,在曲轴的槽孔壁开设环槽或盲孔。该结构使上芯轴越过槽孔的过盈配合段的材料所具备的弹性在环槽或盲孔内释放,故材料蠕变倾向于环槽或盲孔,提高油泵组件(即芯轴和泵套)与曲轴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还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泵套内腔的上沿,且向下延伸;所述限位凸起允许润滑油从所述下输油孔进入所述上输油孔。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油泵工作时,泵套上下平移,为保证低速状态下具有一定的通流面积,在泵套内腔的上沿设置向下延伸的限位凸起,能够避免低速时供油能力不足。进一步,所述上输油孔为圆环槽孔、半环槽孔或者平直的沉槽。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上输油孔连通的是槽孔和环形容腔,将上输油孔设置为圆环槽孔、半环槽孔或者平直的沉槽,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安装结构要求以及不同的油料粘度特征,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上输油孔形式,使设备更加具备针对性和灵活适用性,满足多种市场和工程的需求。进一步,还包括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设置在所述上芯轴的侧壁,用于限制所述泵套向上平移脱离所述芯轴。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防脱凸起设置在上芯轴的侧壁,便于生产者和使用者将泵套和芯轴扣合形成整体装置,便于包装、管理和安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变频压缩机,变频压缩机安装有上述油泵。由于变频电机驱动的压缩机,其转速在大范围内变化对泵油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油泵具备根据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泵油能力,更加适应变频压缩机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节省了零件支架,避免芯轴通过支架和定子骨架安装,简化了结构及安装程序。2、避免芯轴的支架设置在油池内部,从而导致储油空间的增大而额外增加储油量。3、泵套通过定子骨架浮动约束在压缩机本体上,结构简单,无需另行设计安装位及空间。4、油泵中芯轴旋转,泵套不旋转而沿芯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了压缩机的泵油能力随转速变化而自动调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且相对可节省储油量、对噪音及压缩机的其他系统影响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的油泵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的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芯轴和泵套;所述芯轴包括上芯轴和下芯轴,所述上芯轴直径小,所述下芯轴直径大;所述曲轴的下端面设置凹陷的圆柱形槽孔,所述上芯轴的侧壁过盈配合套接在所述槽孔内,所述曲轴的侧壁设置有节流孔,使所述槽孔与所述曲轴的外壁空间连通;所述泵套贴合套接在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下芯轴的外侧,在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下芯轴连接的部位形成环形容腔;所述上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上输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所述槽孔;所述下芯轴内设置有下输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所述下芯轴下端面外侧的空间;将所述下芯轴的下端面伸入油池,驱动所述曲轴带动所述芯轴旋转时,润滑油能够从油池依次经过所述下输油孔、所述环形容腔、所述上输油孔、所述槽孔、所述节流孔进入所述曲轴外侧壁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芯轴和泵套;所述芯轴包括上芯轴和下芯轴,所述上芯轴直径小,所述下芯轴直径大;所述曲轴的下端面设置凹陷的圆柱形槽孔,所述上芯轴的侧壁过盈配合套接在所述槽孔内,所述曲轴的侧壁设置有节流孔,使所述槽孔与所述曲轴的外壁空间连通;所述泵套贴合套接在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下芯轴的外侧,在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下芯轴连接的部位形成环形容腔;所述上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上输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所述槽孔;所述下芯轴内设置有下输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容腔和所述下芯轴下端面外侧的空间;将所述下芯轴的下端面伸入油池,驱动所述曲轴带动所述芯轴旋转时,润滑油能够从油池依次经过所述下输油孔、所述环形容腔、所述上输油孔、所述槽孔、所述节流孔进入所述曲轴外侧壁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设置有沿轴线方向的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槽孔与油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输油孔为螺旋孔,所述螺旋孔由所述泵套的内壁与设置在所述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槽配合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富,杨宏,林银坤,尤琼兵,吴其林,袁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