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4942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红外发光组件,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射红外光;通信单元,用于与红外手势识别设备建立信任连接,接收其发送的驱动指令和关闭指令;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驱动指令或关闭指令,相应控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发射或关闭红外光;本体,内置所述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具有柔性部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的红外光二极管沿所述柔性部件的侧边线性排列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有效增强手势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区分度,缩短了手势识别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了操作者在背景复杂或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手势识别的识别率和实时性,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人们对人机交互体验要求的提高,手势识别由于其便捷、真实和直观的特性,可以弥补传统交互方式的不足,在人机交互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目前广泛应用于与计算机、手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交互的手势识别技术中,其手势分割的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比如当环境光线昏暗、背景杂乱,尤其是当识别设备处于移动过程中,背景更为多变且复杂时,难以有效地进行手势分割。因此目前的手势识别技术,大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增强手势分割过程中手势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区分度:其一,在简单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手势识别。其二,结合可穿戴设备进行手势识别,如戴上有特殊颜色的手套或内置运动传感器的手环。然而,一方面,对背景条件的要求不仅限制了手势识别的应用场景,如在户外场景下难以使用,也降低了人机交互体验,且手势识别算法复杂度高,既占用大量的运算资源,效果也不理想。另一方面,内置运动传感器的手环只能提供手势运动轨迹信息作为辅助,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存在的至少一方面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以提高操作者在复杂背景条件下的手势识别效率,提升人机交互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若干方面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红外发光组件,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射红外光;通信单元,用于与红外手势识别设备建立信任连接,接收其发送的驱动指令和关闭指令;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驱动指令或关闭指令,相应控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发射或关闭红外光;本体,内置所述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具有柔性部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的红外光二极管沿所述柔性部件的侧边线性排列布置。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部件呈纵长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中的多个红外光二极管沿该柔性部件的纵长侧边线性排列布置。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柔性部件为其表链部分,所述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置于其表座内。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所述柔性部件为其本体部分。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红外发光组件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和/或工作时长受控于所述驱动指令。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红外发光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模块,所用于受控而调节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红外发光组件还包括:强度调节模块,用于受控而调节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辐射强度。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电源单元,包括电池和充/放电接口,所述电源单元被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中,用于为所述可穿戴设备供电。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振动情况和运动轨迹。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更新单元,包括存储器,用于基于所述信任连接,接收所述红外手势识别设备发送的更新数据包,对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固件更新;和/或保存可穿戴设备使用数据,将所述可穿戴设备使用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或红外手势识别设备。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使用数据包括所述组件的红外发光状态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振动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轨迹数据、所述控制单元的固件版本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和/或至少一个指示灯,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表面,受控制单元的控制而显示电源单元、通信单元、更新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单元的状态。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光线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探测环境光线强度。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包括:蓝牙单元、ZigBee单元、WIFI单元、IRDA单元、UWB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常亮开关,用于当所述常亮开关为开启状态时,使所述红外发光组件维持发射红外光的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专利技术的红外发光组件可受控而发射红外光,有效增强手势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区分度,进而使识别设备能够根据红外成像捕捉手势,生成相应的手势交互事件。能够减少计算资源的占用,缩短操作者在背景复杂或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手势识别所需的响应时间,提高了操作者人机交互的识别率和实时性,尤其在当识别设备或操作者处于移动过程中时,其效果尤为显著。其次,本专利技术可以为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适于布置在手臂部,使得手势实施区域位于穿戴设备与识别设备之间,能够响应于驱动指令,使穿戴设备预置的红外发光组件发射红外光而形成红外光环。无需在识别设备上额外配置红外光源,有助于使识别设备轻便化,同时提高操作者手势识别的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能够在常亮开关为开启状态时,使所述红外发光组件维持发射红外光的状态,使得穿戴设备保持常亮,便于随时进行交互。或在发光组件的工作时长超过预定值时,控制红外发光组件停止发光,以及能够调整发射红外光的强度、角度和波长范围,以节约电能,延长使用寿命。提升操作者利用手势识别进行人机交互的体验。书不尽言,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简明易懂,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发射红外光的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S10、S11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光组件,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射红外光;通信单元,用于与红外手势识别设备建立信任连接,接收其发送的驱动指令和关闭指令;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驱动指令或关闭指令,相应控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发射或关闭红外光;本体,内置所述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具有柔性部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的红外光二极管沿所述柔性部件的侧边线性排列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光组件,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射红外光;通信单元,用于与红外手势识别设备建立信任连接,接收其发送的驱动指令和关闭指令;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驱动指令或关闭指令,相应控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发射或关闭红外光;本体,内置所述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具有柔性部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的红外光二极管沿所述柔性部件的侧边线性排列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件呈纵长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中的多个红外光二极管沿该柔性部件的纵长侧边线性排列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柔性部件为其表链部分,所述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置于其表座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所述柔性部件为其本体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组件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和/或工作时长受控于所述驱动指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毫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