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所述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若所述持握数据对应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退出所述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显示的隐私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通过手持状态的改变,及时退出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浏览的隐私数据,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数据,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终端内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终端用户的隐私,增加了解锁功能。终端在待机状态时,将终端显示屏设置为锁定状态。当终端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时,用户无法查看终端内的数据。然而,这种数据保护方法,只能在终端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时,才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当终端处于解锁状态,终端用户通过终端查看具有私密信息的内容,且遭遇异常或突发情况(例如,他人借阅或抢夺终端)时,由于终端无法识别异常/突发状况,无法及时隐藏当前的显示的私密信息或退出当前的显示模式,具有私密信息的内容可能会被其他人看到,从而导致用户隐私被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及终端,能够通过手持状态的改变,及时退出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浏览的隐私数据,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数据,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所述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若所述持握数据对应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退出所述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显示的隐私数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所述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持握数据对应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退出所述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显示的隐私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判断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若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退出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显示的隐私数据,能够通过手持状态的改变,及时退出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浏览的隐私数据,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数据,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具体实现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可以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请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例中隐私数据保护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101: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所述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终端获取当前所处的模式信息,其中,模式信息包括隐私模式信息以及非隐私模式信息。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非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当前不允许获取隐私数据。若当前所处的模式信息对应隐私模式,终端获取用户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持握数据是用户接触终端产生的数据,持握数据能够反映手势状态。持握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持握终端时产生的轮廓,还可以包括用户持握终端时产生的触摸数据(触摸点或触摸事件等)等,但并不限于此。其中,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用户触发获取隐私数据的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对身份识别信息校验通过时,进入隐私模式。例如,终端监测用户发送的指令或触摸数据,终端在确认用户当前的操作为预设的触发获取隐私数据的操作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对获取到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校验。身份识别信息可以包括数字密码、图形、图案、预设问题与其对应的答案、生理特征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人体静脉图等)等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此处不做限制。其中,预设的触发获取隐私数据的操作可以为以下所述的其中任意一种:(1)预设的触发获取隐私数据的操作是解除指令,即在解锁界面监测到用户输入的数据(数字、描绘图形、指纹信息等),试图控制终端从屏幕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2)预设的触发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所述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若所述持握数据对应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退出所述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显示的隐私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处于隐私模式下,通过持握终端触发的持握数据;其中,所述隐私模式用于标识允许获取隐私数据;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若所述持握数据对应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退出所述隐私模式或隐藏当前显示的隐私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包括:根据所述持握数据确定持握姿势,并判断当前是否从第一持握姿势切换至第二持握姿势;其中,所述持握姿势包括左手持握、右手持握或双手持握;若当前从所述第一持握姿势切换至所述第二持握姿势,识别为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包括:确定曲面显示区域中第一时刻对应的第一触摸点集与第二时刻对应的第二触摸点集之间的差异度;其中,所述曲面显示区域用于通过侧边采集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触摸点集,所述第一触摸点集以及所述第二触摸点集为多个触摸点的集合;判断所述差异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异度阈值;其中,若所述差异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异度阈值,识别为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触摸点集包含的触摸点的第一数目与所述第二触摸点集包含的触摸点的第二数目;判断所述第一数目与所述第二数目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数目阈值;其中,若所述第一数目与所述第二数目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目阈值,识别为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触发持握数据的区域覆盖天线的设置区域,所述判断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模式切换条件包括:获取天线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衰减值;判断所述衰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衰减阈值,其中,若所述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衰减阈值,识别为所述持握数据对应的手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