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包括缓释层(2),缓释层(2)上分布有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背部缓释孔(5)对应人体背部体位,臀部缓释孔(7)对应人体臀部体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定制化,满足不同体型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垫
,特别是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睡眠质量也越来也重视,目前市场上的床垫大多是单一硬度的均匀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睡眠质量的高要求,虽有不同材质不同硬度的床垫,但整个床垫基本采用同一材质制成,人们在购买床垫时,也仅仅是选择适合自己软硬的床垫,即喜欢睡硬点的床垫的人就选硬床垫,喜欢睡软点的床垫的人就选软床垫。对于不同身材体型的人来说,体型不同,其人体受力分布就不同,也就是说,支撑人体各个部位的床垫所处位置也不同。现有技术中的床垫,由于人体各个位置的支撑力都一样,因此,不能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的受力要求,不能对人体所有部位的支撑达到舒适的程度,所以亟需一种能够满足不同体型人群需求的床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定制化,满足不同体型人群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包括缓释层,缓释层上分布有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背部缓释孔对应人体背部体位,臀部缓释孔对应人体臀部体位。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缓释层包括上缓释层,上缓释层下方设有下缓释层;所述的上缓释层分布有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的孔径D为12~16mm,孔间距d为35~45mm。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背部缓释孔分布的宽度范围WB和臀部缓释孔分布的宽度范围WT分别为195~205mm和295~305mm;所述的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的分布具体如下:当背臀间距L<430mm时,背部缓释孔的起始位置与床垫头端的距离AB为385~405mm,臀部缓释孔的起始位置与床垫头端的距离AT为795~815mm;当430≤L<460mm时,AB为385~405mm,AT为765~785mm;当L≥460mm时,AB为385~405mm,AT为725~745mm。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上缓释层由乳胶海绵构成;当体质指数BMI≤20时,上缓释层的密度为55~65kg/m3;当20<BMI<25时,上缓释层的密度为66~75kg/m3;当BMI≥25时,上缓释层的密度为76~85kg/m3。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下缓释层由乳胶海绵构成,下缓释层的密度为80~90kg/m3;当腰曲高B≤40mm时,下缓释层的厚度为25~35mm;当40<B≤50mm时,下缓释层的厚度为36~45mm;当50<B≤60mm时,下缓释层的厚度为46~55mm;当B>60mm时,下缓释层的厚度为56~65mm。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上缓释层与腰曲高B厚度相等。前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中,所述的缓释层下方还设有支撑层,支撑层由植物纤维构成,支撑层的厚度为12~20mm;当人体体重G≤55kg时,支撑层的密度为75~85kg/m3;当55<G<75kg时,支撑层的密度为86~95kg/m3;当G≥75kg时,支撑层的密度为96~105kg/m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在床垫的缓释层上分布有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通过该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人体参数,对床垫各层的参数进行调整,且通过缓释孔改变床垫局部的密度,以得到最佳支撑效果,以此实现床垫的定制,有效满足了不同体型的不同部位的受力要求,使床垫对人体所有部位的支撑达到舒适的程度,使人体在睡眠时不因支撑不适而频繁翻身,进而有效提高了睡眠质量。同时通过设置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以改变密度,其加工方便,工艺简单,因而能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体重段选择不同密度的支撑层,通过该参数的选择,使支撑层在保证整体的平整支撑的同时,又能够产生适当的变形以具备舒适性;申请人在试验时发现,当G≤55kg、支撑层密度在75~85kg/m3间,当55<G<75kg、密度在86~95kg/m3间,当G≥75kg、密度在96~105kg/m3间时,人体保持自然坐姿,支撑层基本保持在3~4mm的变形,而此时人体的体感最为舒适。上缓释层作为直接承托人体的一层床垫结构,其密度直接影响其承托性能,如过软,变形过大,不能够对脊椎进行有效支撑,损伤脊椎;如过硬,人体体感就会不舒适,对脊椎造成压迫,也会损伤脊椎;BMI是反映人体身体体型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BMI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人的胖瘦,因此通过BMI确定上缓释层能够更加直观、准确。本专利技术在上缓释层下方设置了一层由乳胶海绵构成的下缓释层,且通过腰曲高B选择不同厚度的下缓释层;通过该结构,进一步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实现递进的变形,避免因上缓释层变形过大,直接通过支撑层支撑,因支撑过硬而使体感变差。本专利技术将上缓释层厚度设置为与腰曲高相等,通过该设置,使上缓释层在变形后能够与腰曲很好地贴合,保证人体与床垫最大的接触面积,增加舒适性;同时通过腰曲高B来选择下缓释层厚度,以保证适宜的支撑状态,避免其过硬或过软。由于背部及臀部与床垫的接触较为紧密,该两个部位的支撑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了床垫整体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在上缓释层上设置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且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通过人体的背臀间距L进行确认,从而确保上缓释层能够根据人体体型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以此来满足不同体型人群的需求。同时通过增设背部缓释孔和臀部缓释孔,将上缓释层对应支撑人体背部和臀部的位置的密度减小3~5%,使得上缓释层对应支撑人体背部和臀部的位置在保持支撑性的同时,能够产生比别处更大的变形,进而使得床垫对人体的背部和臀部的包裹性更好,因此使得体感更加舒适。申请人根据长期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总结的经验,并完成了上千例实验,得到了丰富的原始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最终得到了不同体重G、BMI、腰曲高B和背臀间距L下的最佳参数组合。由于舒适层仅仅具有辅助缓释层包裹功能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透气、保暖及为人体提供良好的触感,因此试验时皆以同种材质的厚度为4mm、密度为240kg/m3的舒适层进行试验。实验例一:实验例2:实验例3:由上述实验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床垫能有效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体型结构进行定制;并通过众多使用者自身体验实验,总结出了床垫支撑层、缓释层的参数范围;通过该方式,使用者能在所给参数范围中选出自身感觉舒服,符合自己需要的床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腰曲高和背臀间距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层,2-缓释层,3-上缓释层,4-下缓释层,5-背部缓释孔,6-舒适层,7-臀部缓释孔,8-腰曲弧度,9-背部脊柱胸曲最后缘,10-骶曲最后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其定制床垫构成如图1-2所示,包括缓释层2,缓释层2上分布有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背部缓释孔5对应人体背部体位,臀部缓释孔7对应人体臀部体位。前述的缓释层2包括上缓释层3,上缓释层3下方设有下缓释层4;所述的上缓释层3分布有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前述的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的孔径D为12~16mm,孔间距d为35~45mm。前述的背部缓释孔5分布的宽度范围WB和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层(2),缓释层(2)上分布有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背部缓释孔(5)对应人体背部体位,臀部缓释孔(7)对应人体臀部体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式定制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层(2),缓释层(2)上分布有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背部缓释孔(5)对应人体背部体位,臀部缓释孔(7)对应人体臀部体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层(2)包括上缓释层(3),上缓释层(3)下方设有下缓释层(4);所述的上缓释层(3)分布有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的孔径D为12~16mm,孔间距d为35~45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孔式定制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缓释孔(5)分布的宽度范围WB和臀部缓释孔(7)分布的宽度范围WT分别为195~205mm和295~305mm;所述的背部缓释孔(5)和臀部缓释孔(7)的分布具体如下:当背臀间距L<430mm时,背部缓释孔(5)的起始位置与床垫头端的距离AB为385~405mm,臀部缓释孔(7)的起始位置与床垫头端的距离AT为795~815mm;当430≤L<460mm时,AB为385~405mm,AT为765~785mm;当L≥460mm时,AB为385~405mm,AT为725~745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勇,史伟,张尚伟,徐毅,刘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