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保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4612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保持结构,具有:脚部(45),其紧固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架(12);以及蓄电池承载部(44),其沿车宽方向架设在与前侧架(12)的车宽方向外侧连接的减震器罩(13)和脚部(45)之间,用于载置蓄电池。该蓄电池保持结构的特征在于,由蓄电池承载部(44)、脚部(45)、前侧架(12)和减震器罩(13)包围的部分构成用于敷设线束(77)的线束插入空间(78),蓄电池承载部(44)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在车宽方向上被紧固于减震器罩(13)。据此,不仅能够节省空间和减轻重量,还能稳定地保持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保持结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车辆的引擎舱内搭载有用于向各种电子设备供电的蓄电池。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托架被支承于前侧架或减震器罩。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蓄电池托架具有:焊接固定于减震器罩的第1托架;安装于第1托架的第2托架;以及呈悬臂状支承于第2托架的蓄电池载置板。而且,上述蓄电池载放于蓄电池托架的蓄电池载置板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公平1-3940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车辆进行紧急制动或急转弯等时,会有使之倾倒的惯性力作用于蓄电池。于是,由于作用于蓄电池的惯性力,会有以蓄电池载置板与第2托架的边界部分为转动中心的力矩作用于蓄电池载置板。此时,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蓄电池载置板呈悬臂状支承于第2托架,因此蓄电池载置板会因上述力矩而发生变形等,难以稳定保持蓄电池。而且,作用于蓄电池载置板的力矩在蓄电池的高度尺寸越高(蓄电池的重心越高)时则越大。此外,若为了确保蓄电池载置板的刚性而增加板厚等,则会出现重量增加和空间效率降低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节省空间和减轻重量,还能稳定保持蓄电池的蓄电池保持结构。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为,一种蓄电池保持结构,具有:脚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脚部45),其紧固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侧架12);以及蓄电池承载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承载部44),其沿车宽方向架设在与所述前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连接的减震器罩(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罩13)和所述脚部之间,用于载置蓄电池(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41),该蓄电池保持结构的特征在于,由所述蓄电池承载部、所述脚部、所述前侧架和所述减震器罩所包围的部分构成用于敷设线束(harness)的线束(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线束77)插入空间(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线束插通空间78),所述蓄电池承载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在车宽方向上紧固于所述减震器罩。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蓄电池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承载部具有:载置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载置部51),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载置所述蓄电池;以及第1凸缘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52),其相对于所述载置部沿上下方向弯曲,紧固于所述减震器罩,在所述载置部形成有向上下方向膨出的第1膨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凸棱53)。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为,根据第2方案所述的蓄电池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部形成有沿车宽方向膨出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2膨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弯曲肋71),在所述脚部的、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2膨出部相互重叠的部分,形成有用于紧固所述载置部的第2凸缘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63)。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3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电池承载部形成有连通于所述线束插入空间的线束开口(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线束开口79)。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4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变速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变速器34)通过变速器托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变速器托架35)支承于所述前侧架,所述蓄电池承载部具有:底座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底座部55),其被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不与所述变速器托架相互重叠的位置;以及分离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分离部56),其被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变速器托架相互重叠的位置且被设定为在所述底座部上可拆装。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5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减震器罩的、与所述蓄电池承载部紧固的部分,设置有增强所述减震器罩的增强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增强件23~25)。【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1方案,沿着与规定力矩的作用方向相同的方向(接线方向)紧固蓄电池承载部,其中,规定力矩是指,由于作用于蓄电池的惯性力而产生的、以脚部的与前侧架连接的部分为转动中心作用于车宽方向的力矩。据此,作用于蓄电池承载部和减震器罩之间的紧固力,有效作用于抵消上述力矩的方向。因此,即使蓄电池的高度尺寸较高,蓄电池的重心远离力矩的转动中心,也能抑制蓄电池承载部的变形等,稳定地保持蓄电池。此时,由于无需为了确保蓄电池承载部的刚性而增加蓄电池承载部的板厚等,因此还能抑制重量的增加和空间效率的降低。此外,通过沿力矩的作用方向紧固蓄电池承载部和减震器罩,与沿与力矩的作用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上下方向)紧固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作用于紧固部件的剪切力。因此,能够抑制紧固部件的断裂等,长期稳定地保持蓄电池。而且,通过将由蓄电池承载部、脚部、前侧架和减震器罩所包围的部分作为线束插入空间有效利用,能够提高空间效率。根据第2方案,由于在蓄电池承载部的载置部形成有第1膨出部,因此既能减轻蓄电池承载部的重量,又能确保蓄电池承载部的刚性。根据第3方案,由于在脚部的、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膨出部相互重叠的部分形成了用于紧固载置部的第2凸缘部,因此能够确保脚部的刚性,抑制脚部的翘曲变形。根据第4方案,由于连通于线束插入空间的线束开口形成于蓄电池承载部,因此能够通过线束开口将线束从线束插入空间拉出。据此,能够提高线束的布局性。根据第5方案,由于能够在将分离部从底座部拆下的状态下实施变速器和变速器托架的组装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另一方面,通过在组装完变速器和变速器托架后将分离部连接于底座部,能够使变速器托架和蓄电池承载部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叠。据此,由于能够靠近配置蓄电池承载部和变速器托架,因此能够提高空间效率。根据第6方案,由于在减震器罩的、与蓄电池承载部紧固的部分设置有增强件,因此无需增加减震器罩整体的板厚,即可稳定地保持蓄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池保持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在将蓄电池拆下的状态下,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池保持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为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观察减震器罩的侧视图。图5为显示引擎舱内部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在将蓄电池承载部拆下的状态下,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蓄电池保持结构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2…前侧架;13…减震器罩;23…后侧增强件(增强件);24…前侧增强件(增强件);25…中间增强件(增强件);34…变速器;35…变速器托架;41…蓄电池;44…蓄电池承载部;45…脚部;51…载置部;52…凸缘部(第1凸缘部);53…凸棱(第1膨出部);55…底座部;56…分离部;63…凸缘部(第2凸缘部);71…弯曲肋(第2膨出部);77…线束;78…线束插入空间;79…线束开口。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除非有特别注明,均与车辆1中的方向相同。此外,图中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FR”表示前方。图1为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池保持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所示的车辆1中,在车体2的前部形成有引擎舱3。引擎舱3由例如仪表盘11或前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池保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保持结构,具有:脚部,其紧固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架;和蓄电池承载部,其沿车宽方向架设在与所述前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连接的减震器罩和所述脚部之间,用于载置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蓄电池承载部、所述脚部、所述前侧架和所述减震器罩所包围的部分构成用于敷设线束的线束插入空间,所述蓄电池承载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在车宽方向上紧固于所述减震器罩。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9 JP 2015-1300721.一种蓄电池保持结构,具有:脚部,其紧固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架;和蓄电池承载部,其沿车宽方向架设在与所述前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连接的减震器罩和所述脚部之间,用于载置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蓄电池承载部、所述脚部、所述前侧架和所述减震器罩所包围的部分构成用于敷设线束的线束插入空间,所述蓄电池承载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在车宽方向上紧固于所述减震器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承载部具有:载置部,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来载置所述蓄电池;和第1凸缘部,其相对于所述载置部沿上下方向弯曲并紧固于所述减震器罩,在所述载置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膨出的第1膨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康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