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880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纹槽。螺旋棒的下端部设有固定件,螺旋棒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在不同转速下产生着不同的轴向力引起弹性装置发生变形,螺旋棒也产生不同的轴向位移量来调节吸油通道的进口大小,进而起到调节泵油量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油泵的性能。整个调节结构简单且耐用,易于安装与维修。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具有上述泵流量调节结构的特点,稳定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缩机内部的油泵结构,大部分都是采用将螺旋槽设置在外圆管件上,外圆管件联接于转子或曲轴的某个部件上。泵芯插入该外圆管件内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泵芯底端通过一钢丝固定于电机定子上,使其不跟随外圆管件一起旋转。但是上述结构存在着压缩机在低速时泵油量可能不够,而高速时泵油量过大的问题。如果油量过少导致润滑效果不好;如果油量过多而进入气缸与活塞之间,油会随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气缸从而造成压缩机排油和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纹槽。螺旋棒设于吸油管内,螺旋棒的部分外表面与吸油管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与螺旋槽共同限定吸油通道。螺旋棒的下端部设有固定件,螺旋棒的第一端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在不同转速下产生着不同的轴向力引起弹性装置发生变形,螺旋棒也产生不同的轴向位移量来调节吸油通道的进口大小,进而起到调节泵油量的效果,提高了油泵的稳定性。整个调节结构简单且耐用,易于安装与维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具有上述油泵流量调节结构的特点,稳定性能较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吸油管具有上下贯通的进油端与出油端;螺旋棒设于吸油管内;螺旋棒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二端靠近出油端,第一端靠近进油端;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棒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吸油管的内表面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与螺旋槽共同限定吸油通道。吸油管用于相对于螺旋棒转动。固定件靠近第一端;固定件与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固定件与第一端在螺旋棒的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当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大于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螺旋棒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并靠近固定件,以使吸油通道的进口减小。当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小于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螺旋棒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远离固定件,以使吸油通道的进口增大。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压缩机的油泵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泵油量随转子或曲轴的转速增加而增大。在一定转速下,压缩机的泵油量合适。但是在低于该转速下时泵油量不够,而在高于该转速下时泵油量就会过大。油量过多进入气缸与活塞之间,会随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气缸造成压缩机排油和功耗增加。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其中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纹槽。螺旋棒设于吸油管内,螺旋棒的部分外表面与吸油管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与螺旋槽共同限定吸油通道。螺旋棒的下端部设有固定件,螺旋棒的第一端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当吸油管旋转而螺旋棒保持不转动时,此时吸油管与螺旋棒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油通过离心力向上运动。油从吸油管与螺旋棒的间隙中进入,在螺旋槽中产生轴向力;同时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的油推动螺旋棒向下运动。而轴向力会随着转速升高而增加,进一步地,不同的轴向力,使弹性装置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螺旋棒也产生不同的轴向位移量来调节吸油通道的进口大小,进而调节泵油量。在高速条件下,当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大于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螺旋棒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并靠近固定件,以使吸油通道的进口减小,进而泵油量也相应地减少。在低速条件下,当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小于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螺旋棒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远离固定件,以使吸油通道的进口增大而泵油量增加。该油泵流量调节结构能够在在不同转速条件下起到调节相应且适量的泵油量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油泵的性能。整个调节结构简单且耐用,易于安装与维修。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油通道的进口为螺旋棒与进油端之间的间隙。吸油管为锥形结构,且吸油管的横截面积从出油端到进油端逐渐减小。螺旋棒为锥形结构,且螺旋棒的横截面积从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油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入油通孔;吸油通道的进口为第一入油通孔正对螺旋槽的部位。当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大于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螺旋棒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并靠近固定件,以使第一入油通孔正对螺旋槽的部位的面积减小。当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小于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螺旋棒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远离固定件,以使第一入油通孔正对螺旋槽的部位的面积增大。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螺旋棒内开设有连通第一端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隙与吸油通道的第二入油通孔。吸油通道的进口为第一端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包括固定基板以及与固定基板连接并向第一端延伸的周壁,周壁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螺旋棒的轴线平行。第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凸缘,凸缘与导向槽可滑动地配合;弹性装置设置在固定基板与第一端之间。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端面开设有容纳凹槽,弹性装置部分位于容纳凹槽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装置为弹簧。固定件具备伸入容纳凹槽的第一凸起;弹簧套设在第一凸起上。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远离第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开设有定位通孔。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贯穿定位通孔,且固定连接件具有长度方向上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曲轴、电机与上述的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吸油管与曲轴连接;固定件与电机的定子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纹槽。螺旋棒设于吸油管内,螺旋棒的下端部设有固定件,螺旋棒的第一端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在不同转速下产生着不同的轴向力引起弹性装置发生变形,螺旋棒也产生不同的轴向位移量来调节吸油通道的进口大小,进而起到调节泵油量的效果如减少高速条件下的泵油量,提高了油泵的性能。整个调节结构简单且耐用,易于安装与维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具有上述泵流量调节结构的特点,稳定性能较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在低速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在高速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在低速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在高速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油泵流量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油泵流量调节结构;200-油泵流量调节结构;300-油泵流量调节结构;110-螺旋棒;1101-第一端;1103-第二端;1105-螺旋槽;1107-第二入油通孔;1109-凸缘;1111-容纳凹槽;130-吸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所述吸油管具有上下贯通的进油端与出油端;所述螺旋棒设于所述吸油管内;所述螺旋棒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出油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进油端;所述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棒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吸油管的内表面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径向间隙与所述螺旋槽共同限定吸油通道;所述吸油管用于相对于所述螺旋棒转动;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装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螺旋棒的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当所述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大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所述螺旋棒克服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并靠近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吸油通道的进口减小;当所述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小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所述螺旋棒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远离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吸油通道的进口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棒、吸油管、固定件与弹性装置;所述吸油管具有上下贯通的进油端与出油端;所述螺旋棒设于所述吸油管内;所述螺旋棒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出油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进油端;所述螺旋棒的外周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棒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吸油管的内表面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径向间隙与所述螺旋槽共同限定吸油通道;所述吸油管用于相对于所述螺旋棒转动;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装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螺旋棒的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当所述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大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所述螺旋棒克服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并靠近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吸油通道的进口减小;当所述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小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所述螺旋棒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远离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吸油通道的进口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通道的进口为所述螺旋棒与所述进油端之间的间隙;所述吸油管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吸油管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出油端到所述进油端逐渐减小;所述螺旋棒为锥形结构,且所述螺旋棒的横截面积从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入油通孔;所述吸油通道的进口为所述第一入油通孔正对所述螺旋槽的部位;当所述吸油管转动吸油产生的轴向推力大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时,所述螺旋棒克服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并靠近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第一入油通孔正对所述螺旋槽的部位的面积减小;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南林银坤窦作为黄强胜朱金江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