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为国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水车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4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水车增氧机,属于水产养殖中的救生和助长设备领域。现有水车式增氧机由整体的支架连接浮体,拆装组合不方便,通用性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浮体、动力装置、减速箱以及叶轮,动力装置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输出轴驱动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浮体为中空封闭体,它含有垂直连接的纵向浮体和横向浮体,纵向浮体的一端连接在横向浮体上,浮体支承输出轴,叶轮位于纵向浮体与横向浮体围成的区域中,此外,其叶轮为多个单叶轮体串接而成的叠装式叶轮。其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实际增氧功率的不同需求增减浮体和叶轮数量,进行灵活的组合安装,拆装方便,通用性好,适用范围更广,采用塑料材质制造,重量轻,漂浮性能好,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水车增氧机
技术介绍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救生和助长鱼虾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 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其中水车式增氧机使用较广。原 有水车式增氧机都由一整体式的支架连接于浮体上,电机、减速箱等动力装置安装在整体式支架上,导致拆装组合不方便,如US6634626B2、 US5116501A号美国专利,就是由整体式支架连接在浮体上的方案,为了 防止海水的腐蚀,支架须采用不锈钢制造,重量大,影响浮体的浮力且价 格较贵。此外,现有水车式增氧机的功率、体积不能调整;叶轮为一体结 构,叶片数量固定,叶轮轴向长度不能随意调节;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 适用范围窄,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水车增氧机 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能根据功率大小自由选择浮体数量以及装 配方式的组合式水车增氧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能按实际功率调节叶轮的轴向长度,改 变叶片数量的增氧机,以提高增氧机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水车增氧机,包括浮体、动力装置、减速箱以及叶轮,所 述的动力装置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输出轴驱动所述的叶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浮体为中空封闭体,它含有垂直连接的纵向浮体和横向浮体, 所述的纵向浮体的一端连接在横向浮体上;浮体支承输出轴,叶轮位于纵 向浮体与横向浮体围成的区域中。浮体可用塑料材质一次吹塑成型为中空密封体,密封体用于存储空气,以产生浮体的浮力;分体设置的纵向浮体 和横向浮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组合,垂直连接有利于浮体在水中保持平 衡,并使浮体支承的叶轮平稳漂浮于水面,工作时翻搅水流增氧;动力装 置通常为电机,在特殊情况下可为内燃机等其它提供动力的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 术特征所述的纵向浮体垂直连接于一横向浮体的中部组成"T"型浮体,所 述的动力装置和减速箱安装于纵向浮体上,叶轮安装在输出轴上且对称设 置在纵向浮体两侧。 一个纵向浮体与一个横向浮体连接,仅在纵向浮体两 侧对称设置叶轮,翻搅的水域较小,这种"T"型浮体结构适用于小功率 增氧机的需求。所述的横向浮体两端及中部分别与位于其同侧且相互平行的纵向浮 体垂直连接组成"E"形浮体,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于中间的纵向浮体上, 所述的输出轴由减速箱的驱动轴和与驱动轴连接的传动轴构成,所述的叶 轮安装在传动轴上。这种"E"形浮体是小功率增氧机的另一种结构,纵 向浮体与横向浮体连接后,叶轮在动力装置两侧对称排列设置。所述的横向浮体平衡连接有复数个纵向浮体,组成^!齿形浮体;所述的输出轴由减速箱的驱动轴和与驱动轴连接的传动轴构成,所述的叶轮安 装在传动轴上。对于更大功率的增氧机,可增加横向浮体的长度,使之与 复数个纵向浮体垂直连接,便于连接更多的叶轮。所述的叶轮设置于纵向浮体之间,所述的纵向浮体包括主纵向浮体和副纵向浮体;动力装置和减速箱设置在浮体一侧,减速箱的驱动轴通过万向传动节驱动传动轴,所述的叶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被支承在轴承 座上。这种位置安排使动力装置和减速箱能位于浮体一侧水域的岸边,便 于用内燃机等装置带动减速箱,能适应无电地区的使用要求。所述的叶轮设置于纵向浮体之间,所述的纵向浮体包括主纵向浮体和副纵向浮体,主纵向浮体上安装动力装置,副纵向浮体上安装轴承座,传 动轴被支承在轴承座上。主纵向浮体的浮力较大,用于托起重量较大的动 力装置和减速箱,传动轴一端与架设在主纵向浮体上的减速箱连接(可通 过连轴器与减速箱的驱动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座架设在副纵向浮体 上,使输出轴能均匀负荷叶轮的重量,防止输出轴弯曲变形;副纵向浮体 对称设置于动力装置两侧,有利于浮体整体保持平衡,叶轮入水深度趋于 一致,其排列方式可为在安装动力装置的主纵向浮体两侧全部安装副纵向 浮体;或主纵向浮体、副纵向浮体交替间隔排列,间隔数目可根据实际需 要确定;亦可为其它可实施且有利于保持浮体平衡的其他排列方式,自由组合从而构成不同功率的增氧机。所述的纵向浮体的自由端设有与横向浮体平行的连接杆;纵向浮体侧 面设有带通孔的突缘,通过穿过通孔的紧固件将一安装架固定在浮体上。 设置连接杆能提高浮体的整体性、平稳性,以利保持平衡,安装架用于将 动力装置、减速箱及轴承座等部件安装固定在浮体上。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对叶轮的改进方案所述的叶轮为叠装式叶轮,包括由叶轮座和连于其上的叶片组成的单 叶轮体,所述的叠装式叶轮由多个单叶轮体串接而成,叶轮座上设有连接 相邻单叶轮体的连接机构。通过在叶轮座上的连接机构把多个单叶轮体串 接成组合结构的叶轮,只要增加或减少单叶轮体串接数量,就能达到调节 叶轮轴向长度,改变叶片的数量,满足实际使用的功率要求,通用性好, 适用范围更广。所述的连接机构为分布在叶轮座轮缘上的连接座,连接座一端设有连 接柱,另一端设有连接孔。通过相邻单叶轮体上的连接柱和连接孔的插接 配合,实现多个单叶轮体的串接,使单叶轮体安装拆卸快捷。叶轮座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叶轮座分为主叶轮座和副叶轮座,主叶轮 座上设有凸台形轴孔,轴孔与轮缘之间连有支撑条;主叶轮座和副叶轮座相互串接。轴孔为凸台形,具有一定厚度,可有效增加传动轴与轴孔的连 接面积,保证传动力的传递更可靠,防止叶轮座工作时过度晃动;支撑条 能增加轮缘的支撑强度。此外,主叶轮座连接叶片后可作为独立的叶轮使 用,副叶轮座通常和主叶轮座配合一起使用,副叶轮座在侧端装配带轴孔 的端盖也可单独使用。其中的连接柱与连接孔错位设置;凸台形轴孔外套有加强套,其外缘 开有带径向通孔的凹穴,凹穴中预埋螺母,螺母上螺接螺钉。由于连接柱 和连接孔相互错位,多个单叶轮体串接后,叶轮上邻接的连接座呈螺旋分 布,叶轮旋转工作时整体受力更均匀;通过螺钉和预埋螺母的螺接配合, 使传动轴和轴孔紧固连接;轴孔外的加强套用于增加轴孔的强度,提高传 动轴和轴孔连接可靠性,在叶轮体、叶轮座等部件用塑料制作的情况下, 加强套可为不锈钢板拉伸制成的金属套,使用效果更好。连接座可为一种中空的连接座,且位于轮缘的外侧,其上设有径向的 插接座,插接座开有定位槽;所述的叶片在其连接端设有弹性卡块;所述 的连接端插接在插接座中,弹性卡块卡接在定位槽中。使用时将叶片插入 插接座中,利用连接端上的弹性卡块和插接座上的定位槽相互配合,将叶 片固定安装于轮缘上。此外,插接座也可直接设于轮缘上,其结构与设于 连接座上是等同的。叶轮座还可以设计成这样的结构叶轮座呈中空状,复数个叶轮座串 接后,其侧端至少装有一个带轴孔的端盖。中空的叶轮座结构简单,用料 节省,制造也较为方便;利用侧端的端盖和传动轴连接,把传动力依序传 递到串接的各个叶轮座上,带动叶轮的转动。复数个叶轮座串接后,两端 安装端盖可进一步紧固中间串接的叶轮座。中空连接座还可设置于轮缘内侧,连接柱与连接孔同轴设置,端盖通 过长螺柱连接在连接座上。连接柱与连接孔同轴设置,较两者错位设置制 造更为方便,由于叶轮座为中空结构,重量较轻,多个单叶轮体串接后,邻接的连接座都直线同轴,使叶轮稳定工作。本专利技术中叶轮的叶片、连接座均布于叶轮座上,相邻两叶片的夹角大 于相邻两连接座的夹角;至少一个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水车增氧机,包括浮体、动力装置(9)、减速箱以及叶轮(8),所述的动力装置(9)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输出轴驱动所述的叶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为中空封闭体,它含有垂直连接的纵向浮体和横向浮体(1),所述的纵向浮体的一端连接在横向浮体(1)上;浮体支承输出轴,叶轮(8)位于纵向浮体与横向浮体(1)围成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为国
申请(专利权)人:吴为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