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及多轴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252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包括: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连接的基座;以及设置有螺旋桨的动力臂,动力臂与基座枢转连接以在飞行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动力臂在飞行位置和运输位置分别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此外还提供一种多轴飞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动力臂占用空间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及多轴飞行器
技术介绍
多轴飞行器是一种微型飞行器。它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适合携带,和无人驾驶飞行器一样能够携带一定的任务载荷,具备自主导航飞行能力。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飞行任务。同样也可以用于娱乐,比如弹钢琴曲,增强现实等虚拟游戏。小型的多轴飞行器可以自由地实现悬停和空间中的自由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此外,因为它结构简单,机械稳定性好,所以成本低廉、性价比很高。然而,现有的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是呈辐射状布置的,占用的面积很大,给运输和收藏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动力臂占用空间进行调整的动力臂组件及多轴飞行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包括: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连接的基座;以及设置有螺旋桨的动力臂,动力臂与基座枢转连接以在飞行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动力臂在飞行位置和运输位置分别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动力臂具有设置螺旋桨的第一端部、以及与基座连接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二端部与基座的连接端部通过枢转轴相互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端部与连接端部中之一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二者中另一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定位凸块在飞行位置容纳在第一凹槽中,并在运输位置容纳在第二凹槽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其中,第一定位凸块在飞行位置容纳并卡接在第一凹槽中,第二定位凸块在运输位置容纳并卡接在第二凹槽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连接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动力臂的外部套设有能够沿动力臂移动的锁紧套筒,其中,在飞行位置,锁紧套筒与外螺纹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动力臂与基座通过螺栓枢转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90°,第二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角的范围为45°±10°,并且第二夹角的范围为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多轴飞行器,多轴飞行器中设置有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力臂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涉及的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及多轴飞行器,设置有可以在飞行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枢转的动力臂,当需要飞行时,动力臂枢转至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形成第一夹角的飞行位置;当需要运输时,动力臂可以枢转至运输位置,当动力臂处于运输位置时,动力臂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形成的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动力臂靠近多轴飞行器机身,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处于飞行位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处于运输位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连接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第二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动力臂处于飞行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动力臂处于运输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锁紧套筒分别处于松开位置和锁紧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包括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12连接的基座14;以及设置有螺旋桨16的动力臂18,动力臂18与基座14枢转连接以在飞行位置D1与运输位置D2之间枢转,其中,动力臂18在飞行位置D1和运输位置D2分别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L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也就是说,相比于如图2所示的运输位置D2,处于如图1所示的飞行位置D1的动力臂18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L的夹角更大,也就是更远离多轴飞行器的机身12。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动力臂组件设置有可以在飞行位置D1与运输位置D2之间枢转的动力臂18,当需要飞行时,动力臂18枢转至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12纵轴线形成第一夹角的飞行位置D1;当需要运输时,动力臂18可以枢转至运输位置D2,当动力臂18处于运输位置D2时,动力臂18与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的纵轴线L形成的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动力臂18靠近多轴飞行器机身12,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动力臂18具有设置螺旋桨16的第一端部20、以及与基座14连接的第二端部22,其中,第二端部22与基座14的连接端部24通过枢转轴M相互连接。当动力臂组件需要在飞行位置D1与运输位置D2之间变换时,第二端部22相对于连接端部24绕枢转轴M枢转,直至动力臂组件旋转至所需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动力臂18可以枢转至飞行位置D1与运输位置D2之间的任一位置,而不仅仅局限于飞行位置D1和运输位置D2。也就是说,根据使用需要,动力臂18可以枢转并定位在与机身纵轴线L成任意夹角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端部22与连接端部24中之一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26,二者中另一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8和第二凹槽30,其中,定位凸块26在飞行位置D1容纳在第一凹槽28中,并在运输位置D2容纳在第二凹槽30中。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凸块26可以构造成一个,该定位凸块26在在飞行位置D1容纳在第一凹槽28中,并在运输位置D2容纳在第二凹槽30中。或者,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端部22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定位凸块26,上述定位凸块26可以容纳在机身12的连接端部24上的第一凹槽28和第二凹槽30中。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定位凸块26进一步包括第一定位凸块261和第二定位凸块262,其中,第一定位凸块261在飞行位置D1容纳并卡接在第一凹槽28中,第二定位凸块262在运输位置D2容纳并卡接在第二凹槽30中。也就是说,当动力臂18枢转至飞行位置D1,第一凹槽28抵靠第一定位凸块261,以防止动力臂18过度旋转或偏离所需要的位置,当动力臂18枢转至运输位置D2,第二凹槽30与第二定位凸块262共同限制动力臂18的移动,以将动力臂18精确定位在运输位置D2上。参照图3至图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连接端部24设置有外螺纹32,并且动力臂18的外部套设有能够沿动力臂18移动的锁紧套筒34,其中,在飞行位置D1,锁紧套筒34与外螺纹32螺纹连接。例如,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动力臂18枢转至飞行位置D1,旋转锁紧套筒34,使锁紧套筒34由如图7所示的松开位置D3旋转至与外螺纹32螺纹连接的锁紧位置D4,以将动力臂18固定在飞行位置D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需要运输时,松开锁紧套筒34至松开位置D3,枢转动力臂18至如图6所示的运输位置D2,第二定位凸块262容纳并卡接在第二凹槽30中,以将动力臂18精确定位在运输位置D2。再次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动力臂18与基座14可以通过螺栓36枢转连接。具体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端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及多轴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多轴飞行器的机身(12)连接的基座(14);以及设置有螺旋桨(16)的动力臂(18),所述动力臂(18)与所述基座(14)枢转连接以在飞行位置(D1)与运输位置(D2)之间枢转,其中,所述动力臂(18)在所述飞行位置(D1)和所述运输位置(D2)分别与所述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L)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轴飞行器的动力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多轴飞行器的机身(12)连接的基座(14);以及设置有螺旋桨(16)的动力臂(18),所述动力臂(18)与所述基座(14)枢转连接以在飞行位置(D1)与运输位置(D2)之间枢转,其中,所述动力臂(18)在所述飞行位置(D1)和所述运输位置(D2)分别与所述多轴飞行器的机身纵轴线(L)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臂(18)具有设置所述螺旋桨(16)的第一端部(20)、以及与所述基座(14)连接的第二端部(22),其中,所述第二端部(22)与所述基座(14)的连接端部(24)通过枢转轴(M)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2)与所述连接端部(24)中之一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26),二者中另一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8)和第二凹槽(30),其中,所述定位凸块(26)在所述飞行位置(D1)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28)中,并在所述运输位置(D2)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30)中。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程詹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