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226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00:32
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涉及流冰撞击的防护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贴坡式防护结构“轻、薄”、自重小、界面强度低,不能有效抵抗冰排撞击的问题。在斜坡河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砌出坡肩和固脚,在坡肩和固脚之间从河岸底面往上依次设置土工织物、底层钢筋网、砌石、顶层钢筋网、混凝土盖面,在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两个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用于包裹住砌石,混凝土盖面内均匀内嵌多个半球型钢壳体,该多个半球型钢壳体的圆面与顶层钢筋网点焊定位连接,半掩埋于混凝土盖面内,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之间的内部采用连接立筋将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焊接在一起。它用于河岸防冰撞击和磨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寒区河流防冰蚀的防护结构,具体是一种由钢筋石笼、混凝土和半球型刚壳体组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复合型边坡衬砌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北纬30°以上的河流的岸坡一般都存在冰排撞击破坏的问题,冰排对沿程岸坡的撞击可直接引起河岸坍塌或削弱了江岸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目前,国内岸坡的防护多以贴坡防护为主,且以干砌石、浆砌石、预制混凝土板、雷诺护垫等结构为主,这些贴坡护岸结构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冰排撞击破坏的工况,因此流冰期内,在河流的迎流顶冲段会发生严重的破坏。干砌石、浆砌石和预制混凝土板结构松散、整体性差、自重小是造成其破坏的主要原因,雷诺护垫的整性显著提高,但其自重小、上表面为双层结构导致摩擦力大是造成其破坏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贴坡式防护结构“轻、薄”、自重小、界面强度低,不能有效抵抗冰排撞击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它包括混凝土盖面、砌石、土工织物、固脚、坡肩、封边钢筋、底层钢筋网、顶层钢筋网、多个半球型钢壳体和多个连接立筋,固脚位于斜坡河岸的底部,坡肩位于斜坡河岸的顶端,在固脚和坡肩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盖面、砌石、土工织物、封边钢筋、底层钢筋网、顶层钢筋网、多个半球型钢壳体和连接立筋,土工织物位于坡形河岸上,土工织物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层钢筋网,且底层钢筋网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和坡肩,底层钢筋网的上表面布满多层砌石,顶层钢筋网的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盖面,且顶层钢筋网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和坡肩,底层钢筋网与顶层钢筋网相对应的两对侧边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且该多个封边钢筋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多个半球型钢壳体均匀嵌入在混凝土盖面上,且每个半球型钢壳体的圆面嵌在混凝土盖面内,半球型钢壳体的球面露在混凝土盖面外,每个半球型钢壳体均与顶层钢筋网点焊连接,多个连接立筋采用梅花型布置,每个连接立筋从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的里面将底 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固脚和坡肩分别固定在斜坡河岸的底端和顶端,在固脚和坡肩之间从河岸表面起依次铺设有土工织物、底层钢筋网、砌石、顶层钢筋网和混凝土盖面,其中,土工织物位于最底层,具有防止水将底部砂石掏空的作用,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的两个侧边均匀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且该多个封边钢筋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该防护结构底部采用底层钢筋网、顶层钢筋网和砌石累积起来,两个钢筋网外侧用封边钢筋挡住砌石,在两个钢筋网内用连接立筋连接,该结构整体性好、结构厚重,自重大,可以有效抵抗流动冰排的撞击力;另外,顶层钢筋网被浇筑在混凝土盖面内,形成强度更高的钢筋混凝土护面结构,除了保护顶层钢筋网网外,保证了冰排与防护结构的接触面较光滑,有效的减小了与冰盖的摩擦力,有利于结构稳定;其次,混凝土盖面内嵌入规则分布的半球型钢壳体可以将冰排托起,降低了冰排与混凝土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冰排与混凝土表面的摩擦力,减轻了混凝土面的磨蚀破坏,并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再者,本申请的结构与专门用于抵抗冰排撞击的钢筋混凝土挡墙相比造价更低,且钢筋石笼可以安排在冬季施工,有利于施工组织设计。本申请充分发挥钢筋网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显著提高衬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效保护岸坡不被冰排撞击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的主视图;图4为底层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底层钢筋网的左视图;图6为顶层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立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7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它包括混凝土盖面1、砌石2、土工织物3、固脚4、坡肩5、封边 钢筋6、底层钢筋网7、顶层钢筋网8、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和多个连接立筋10,固脚4位于斜坡河岸的底部,坡肩5位于斜坡河岸的顶端,在固脚4和坡肩5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盖面1、砌石2、土工织物3、封边钢筋6、底层钢筋网7、顶层钢筋网8、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和连接立筋10,土工织物3位于坡形河岸上,土工织物3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层钢筋网7,且底层钢筋网7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4和坡肩5,底层钢筋网7的上表面布满多层砌石2,顶层钢筋网8的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盖面1,且顶层钢筋网8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4和坡肩5,底层钢筋网7与顶层钢筋网8相对应的两对侧边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6,且该多个封边钢筋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2,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匀嵌入在混凝土盖面1上,且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的圆面嵌在混凝土盖面1内,半球型钢壳体9的球面露在混凝土盖面1外,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与顶层钢筋网8点焊连接,多个连接立筋10采用梅花型布置,每个连接立筋10从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的里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本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寒冷地区河流防流冰撞击的防护结构,主要针对常规贴坡式防护结构“轻、薄”无法抵抗流冰撞击的缺点,采用钢筋网、砌石和土工织物做基础,形成“厚、重”的石笼结构,整个结构自重大,整体性好,在最上面浇筑混凝土盖面,既提高了石笼表面的强度,又保证了冰排与防护结构的接触面较光滑,可有效的减小与冰盖的摩擦力。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立筋10为加强筋。封边钢筋6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2;多个连接立筋10采用梅花型布置,从内部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用于支撑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实施例:设计一个用于斜坡河岸的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整个结构要求削坡、整平、压实;该结构包括混凝土盖面、砌石、土工织物、固脚、坡肩、封边钢筋、底层钢筋网、顶层钢筋网、多个半球型钢壳体和连接立筋,在斜坡河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砌出坡肩和固脚,在坡肩和固脚之间从河岸底面往上依次设置土工织物、底层钢筋网、砌石和顶层钢筋网,其中,砌石外形尺寸大于30cm,要求砌筑禁止抛石堆砌,保证砌石表面平整,且没有较大缝隙;顶层钢筋网要求点焊定位,网 孔尺寸为50cm×50cm,底层钢筋网,要求编织、网孔尺寸为25cm×25cm,点焊定位;在底层钢筋网和顶层钢筋网之间两个侧边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多个封边钢筋用于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2,顶层钢筋网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半球型钢壳体,该多个半球型钢壳体与顶层钢筋网点焊定位连接,连接立筋采用梅花型设置,将内部底层钢筋网的主筋和顶层钢筋网的主筋对应的连接在一起,且底层钢筋网适宜位置焊接连接立筋,要求平焊长度5cm以上,连接立筋按梅花型布置,横向和纵向间距为100cm。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呈梅花型镶嵌布置于混凝土盖面1内,布置间距3.0m,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外露出混凝土盖面1外5cm,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的外径为15cm,壁厚0.5cm。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呈梅花型布置布置于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盖面(1)、砌石(2)、土工织物(3)、固脚(4)、坡肩(5)、封边钢筋(6)、底层钢筋网(7)、顶层钢筋网(8)、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和多个连接立筋(10),固脚(4)位于斜坡河岸的底部,坡肩(5)位于斜坡河岸的顶端,在固脚(4)和坡肩(5)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盖面(1)、砌石(2)、土工织物(3)、封边钢筋(6)、底层钢筋网(7)、顶层钢筋网(8)、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和连接立筋(10),土工织物(3)位于坡形河岸上,土工织物(3)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层钢筋网(7),且底层钢筋网(7)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4)和坡肩(5),底层钢筋网(7)的上表面布满多层砌石(2),顶层钢筋网(8)的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盖面(1),且顶层钢筋网(8)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4)和坡肩(5),底层钢筋网(7)与顶层钢筋网(8)相对应的两对侧边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6),且该多个封边钢筋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2),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匀嵌入在混凝土盖面(1)上,且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的圆面嵌在混凝土盖面(1)内,半球型钢壳体(9)的球面露在混凝土盖面(1)外,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与顶层钢筋网(8)点焊连接,多个连接立筋(10)采用梅花型布置,每个连接立筋(10)从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的里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河岸防冰蚀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盖面(1)、砌石(2)、土工织物(3)、固脚(4)、坡肩(5)、封边钢筋(6)、底层钢筋网(7)、顶层钢筋网(8)、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和多个连接立筋(10),固脚(4)位于斜坡河岸的底部,坡肩(5)位于斜坡河岸的顶端,在固脚(4)和坡肩(5)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盖面(1)、砌石(2)、土工织物(3)、封边钢筋(6)、底层钢筋网(7)、顶层钢筋网(8)、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和连接立筋(10),土工织物(3)位于坡形河岸上,土工织物(3)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层钢筋网(7),且底层钢筋网(7)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4)和坡肩(5),底层钢筋网(7)的上表面布满多层砌石(2),顶层钢筋网(8)的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盖面(1),且顶层钢筋网(8)的两端分别连接固脚(4)和坡肩(5),底层钢筋网(7)与顶层钢筋网(8)相对应的两对侧边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封边钢筋(6),且该多个封边钢筋从侧面将底层钢筋网(7)和顶层钢筋网(8)连接在一起用于挡住里面的砌石(2),多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匀嵌入在混凝土盖面(1)上,且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的圆面嵌在混凝土盖面(1)内,半球型钢壳体(9)的球面露在混凝土盖面(1)外,每个半球型钢壳体(9)均与顶层钢筋网(8)点焊连接,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杰常俊德苏安双王宇吴志琴徐丽丽钟华庄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