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305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它涉及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它解决了现有处理装置出现回流污泥,从而导致大量高活性的厌氧污泥随水流失,厌氧反应器内很难形成颗粒污泥等的问题。本装置由多个三相分离器(1)由连接板(4)沿长度方向串联为一组,相邻两组三相分离器(1)之间由梯形压板(5)连接,三相分离器(1)为多层,每一层由多组平行串联的三相分离器(1)构成,相邻两层三相分离器(1)交错排列,最上层三相分离器(1)的左侧脊壁上部设有沼气收集支管(6),在每个三相分离器(1)的右侧脊壁上部设有沼气输送支管(7),箱体(8)两端由三角形堵板(2)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泥水分离效果,避免了上升水流的短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泥水气三相分离装置。技术背景三相分离方法是高效厌氧工艺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着反 应器内所能截流的有效微生物的总量,进而影响厌氧工艺的处理效果。目前应 用在国内处理工程中的传统三相分离方法,由于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常出现回流污泥与上升水流共用同一通道,使污泥的沉降效果受到干扰;或出现上升水 流挟带厌氧污泥穿越三相分离区直接进入出水系统的短流现象,从而导致大量 高活性的厌氧污泥随水流失,厌氧反应器内很难形成颗粒污泥等问题,直接影 响反应器的出水水质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我国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建设 项目在逐年增加,厌氧反应器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运行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泥、 水、沼气三项分离效果好,便于安装运输,成本低廉、运行可靠的厌氧小间距 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还未见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处理装置及方法易出现回流污泥与上升水流共用同 一通道,污泥的沉降效果受到干扰或出现上升水流挟带厌氧污泥穿越三相分离区直接进入出水系统的现象,从而导致大量高活性的厌氧污 泥随水流失,厌氧反应器内很难形成颗粒污泥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由三相分离器单体l、堵板2、连接管3、连接板4、梯形压 板5、沼气收集支管6、沼气输送支管7和箱体8组成,三相分离器单体1为 多个,多个三相分离器单体l由连接板4沿长度方向串联为一组,三相分离器 单体1为多层,每一层由多组平行串联的三相分离器单体1构成,相邻两组三 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采用梯形压板5相连接,每层相邻两三相分离器单体1 间由连接管3相连通,每相邻两层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交错排列,最上层三 相分离器单体1的左侧脊壁上部开有圆孔,圆孔与沼气收集支管6连接,在每 个三相分离器单体1的右侧脊壁上部开有圆孔,圆孔与沼气输送支管7连接, 箱体8两端由三角形堵板2与箱体8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方法在设计上将斜板分离方 法和集气方法相结合,并通过设置多层、间距较小的三相分离器组有效的提高 了粘附气泡的颗粒污泥与斜板碰撞的机会,改善了泥水分离效果,避免了上升 水流的"短流"现象,增强了沼气的收集能力。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 气分离方法的中三相分离器的层数可根据所需处理的泥、水、气的具体情况, 在2 4层之间进行设计。其三相分离器单体1采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的 UPVC材料制成,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层数为4层的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图2是的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最上层相邻两三 相分离器单体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最上层三相分离器单体的剖面图,图 4是下面三层三相分离器单体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l、图2、图3、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 方式由三相分离器单体l、堵板2、连接管3、连接板4、梯形压板5、沼气收 集支管6、沼气输送支管7和箱体8组成,三相分离器单体l为多个,多个三 相分离器单体1由连接板4沿长度方向串联为一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为多层, 每一层由多组平行串联的三相分离器单体1构成,相邻两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 之间采用梯形压板5相连接,每层相邻两三相分离器单体1间由连接管3相连 通,每相邻两层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交错排列,最上层三相分离器单体1 的左侧脊壁上部开有圆孔,圆孔与沼气收集支管6连接,在每个三相分离器单 体1的右侧脊壁上部开有圆孔,圆孔与沼气输送支管7连接,箱体8两端由三 角形堵板2与箱体8密封连接。上述三相分离器单体1部件由厚6mm,采用具有耐腐蚀性的UPVC材料制成。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相邻两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的距离为 300mm,每个三相分离器单体1的外形为1300X600X600mm,横断面为三角形 的箱体,箱体两端由两块边长为400mm的三角形堵板2密封,堵板底边距箱体 的底边距200mm,堵板与箱体的连接方式采用塑料焊接的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梯形压板5宽150mm,横断面为梯形,底 边长300mm,两侧弯起部分与底边呈120度,弯起高度为100mm,梯形压板5 的底面中部,沿宽度方向开二个M10的螺栓孔,两孔之间距离为120腿,由螺 栓与三相分离器1的承托构架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的沼气收集支管6由一根沿水平方向DN65 短管和一个90度弯头,沼气收集支管6的左端与三相分离器单体1的右侧脊 壁采用塑料焊接,沼气收集支管6的另一端与90度弯头相连接,弯头中心距 侧壁圆孔中心的水平距离为200mm。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的每个三相分离器单体1左上部脊壁上均开 一个4 50mm的圆孔,圆孔中心距三相分离器单体1顶部300腿,距堵板200mm, DN50沼气输送支管7另一端的圆孔中心距侧壁的水平距离为300mm,其连接方 式采用塑料焊接。泥水气分离过程为-进入厌氧反应器内污水、沼气和由于粘附沼气气泡而比重变小的颗粒污泥 的混合液首先进入最底层的第一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后,再进入装置顶部的三 相分离区;粘附气泡的颗粒污泥碰撞到三相分离器单体1下部斜板时,所产生 的轻微震动使沼气气泡与颗粒污泥分离,沼气沿斜板上升并被收集至每个三相 分离器单体1上部的集气罩中,由沼气输送支管7送入第二层的第二组三相分 离器单体l的集气罩中;脱离了气泡的颗粒污泥比重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板向下滑动,回落至厌氧反应器的主反应区;污水和另一部分粘附沼气气 泡的颗粒污泥混合液通过两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的过水断面继续向上运 动,进入第三层的第三组三相分离器单体l;粘附气泡的颗粒污泥继续和该层 三相分离器单体1下部斜板发生碰撞,产生轻微震动使沼气气泡与颗粒污泥分 离,沼气沿斜板上升,被收集至每个三相分离器单体l上部的集气罩中,被收 集的沼气由沼气输送支管7送入上层的三相分离器单体1的集气罩中,脱离了 气泡的颗粒污泥比重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板向下滑动,通过下层三相 分离器单体1的过水断面回落至厌氧反应器的主反应区,污水沿两层三相分离器单体l之间的回流缝继续上升;沼气经第一至第三层被集气罩所收集,最终 被最上层的第四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组的集气罩收集,并由沼气收集支管7 排出反应器,混合液中的绝大部分的颗粒污泥被三相分离器1组截留在反应器 内,最终靠自身重力回流至主反应区,从而保证了反应器内存有较高的生物量, 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沿每组三相分离器1之间的过水断面和相邻两层三相分离 器单体1组之间的回流缝曲折上升,最终汇集至三相分离器单体1上层的出水 堰中,排出反应器。权利要求1、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它由三相分离器单体(1)、堵板(2)、连接管(3)、连接板(4)、梯形压板(5)、沼气收集支管(6)、沼气输送支管(7)和箱体(8)组成,其特征在于三相分离器单体(1)为多个,多个三相分离器单体(1)由连接板(4)沿长度方向串联为一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为多层,每一层由多组平行串联的三相分离器单体(1)构成,相邻两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采用梯形压板(5)相连接,每层相邻两三相分离器单体(1)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它由三相分离器单体(1)、堵板(2)、连接管(3)、连接板(4)、梯形压板(5)、沼气收集支管(6)、沼气输送支管(7)和箱体(8)组成,其特征在于三相分离器单体(1)为多个,多个三相分离器单体(1)由连接板(4)沿长度方向串联为一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为多层,每一层由多组平行串联的三相分离器单体(1)构成,相邻两组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采用梯形压板(5)相连接,每层相邻两三相分离器单体(1)间由连接管(3)相连通,每相邻两层三相分离器单体(1)之间交错排列,最上层三相分离器单体(1)的左侧脊壁上部开有圆孔,圆孔与沼气收集支管(6)连接,在每个三相分离器单体(1)的右侧脊壁上部开有圆孔,圆孔与沼气输送支管(7)连接,箱体(8)两端由三角形堵板(2)与箱体(8)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洪军马文成姜丹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