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705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平衡电主轴,转轴上套设有转子组件,转子组件上设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的两端均安装有平衡环,定子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水套;前盖与转轴之间设有双轴承,相邻轴承之间设有前内隔盖和前外隔盖;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转轴之间设有两第二轴承,相邻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后内隔圈和后外内隔圈,弹簧座与壳体之间设有导套,弹簧座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垫,弹簧垫上开设有盲孔,盲孔与弹簧垫之间设有弹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动平衡性能,不会引起旋转机械振动,降低噪音和能耗,减少轴承的磨损和转子部件的高频疲劳破坏、支承机座、某些部件强迫振动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和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平衡电主轴
技术介绍
动平衡电主轴是指可在线自动实现动平衡控制的电主轴,避免了人工动平衡,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适用于精密机床等对回转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地方。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动平衡是转子动力学的一个研究内容,指确定转子转动时产生的不平衡量(离心力和离心力偶,见相对运动)的位置和大小并加以消除的操作。不平衡量会引起转子的横向振动,并使转子受到不必要的动载荷,这不利于转子正常运转。所以,大多数转子应该进行动平衡。旋转机械的振动问题中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约占70%~80%,因此,可认为转子不平衡是引起旋转机械振动的重要原因,动不平衡在支承上造成动载荷,不仅会引起整个旋转机械的振动,产生噪音,增加能耗,还会加快轴承的磨损,造成转子部件的高频疲劳破坏、支承机座、某些部件强迫振动损坏,降低旋转机械的寿命,制造、安装工艺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会引起转子系统不平衡振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振动过大,甚至不能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动平衡性能,不会引起旋转机械振动,降低噪音和能耗,减少轴承的磨损和转 子部件的高频疲劳破坏、支承机座、某些部件强迫振动损坏的动平衡电主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平衡电主轴,具有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前、后两端的前盖和后盖以及安装在壳体内腔中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转子组件,转子组件上设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的两端均安装有平衡环,所述定子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水套;所述前盖与转轴之间设有双轴承,相邻轴承之间设有前内隔盖和前外隔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转轴之间设有两第二轴承,相邻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后内隔圈和后外内隔圈;所述弹簧座与壳体之间设有导套,弹簧座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垫,弹簧垫上开设有盲孔,盲孔与弹簧垫之间设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的后盖上安装有软管连接头。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前盖上设有第一油管,壳体内设有第二油管,后盖上设有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一端设在前内隔盖和前外隔盖之间,其另一端与第二油管连接,第二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油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座上设有第四油管,第四油管的一端与第五油管连接,第五油管与第三油管连接,所述第四油管的另一端设在后内隔圈和后外内隔圈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动平衡性能,不会引起旋转机械振动,降低噪音和能耗,减少轴承的磨损和转子部件的高频疲劳破坏、支承机座、某些部件强迫振动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和提高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前盖,3.后盖,4.转轴,5.转子组件,6.定子组件,7.平衡环,8.轴承,9.前内隔盖,10.前外隔盖,11.水套,12.第一油管,13.第二油管,14.第三油管,15.弹簧座,16.第二轴承,17.后内隔圈,18.导套,19.弹簧垫,20.盲孔,21.弹簧,22.后外内隔圈,23.第四油管,24.第五油管,25.软管连接头,2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动平衡电主轴,具有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的前盖2和后盖3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的转轴4,转轴4上套设有转子组件5,转子组件5上设有定子组件6,转子组件5的两端均安装有平衡环7,所述定子组件6与壳体1之间设有水套11;前盖2与转轴4之间设有双轴承8,相邻轴承8之间设有前内隔盖9和前外隔盖10;转轴4的另一端套设有弹簧座15,弹簧座15与转轴4之间设有两第二轴承16,相邻第二轴承16之间设有后内隔圈17和后外内隔圈22;弹簧座15与壳体1之间设有导套18,弹簧座15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垫19,弹簧垫19上开设有盲孔20,盲孔20与弹簧垫19之间设有弹簧21。后盖3上安装有软管连接头25,转轴4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把手26,所述前盖2上设有第一油管12,壳体1内设有第二油管13,后盖3上设有 第三油管14,所述第一油管12一端设在前内隔盖9和前外隔盖10之间,其另一端与第二油管13连接,第二油管13的另一端与第三油管14连接。弹簧座15上设有第四油管23,第四油管23的一端与第五油管24连接,第五油管24与第三油管14连接,所述第四油管23的另一端设在后内隔圈17和后外内隔圈22之间,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动平衡性能,不会引起旋转机械振动,降低噪音和能耗,减少轴承的磨损和转子部件的高频疲劳破坏、支承机座、某些部件强迫振动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和提高安全系数。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平衡电主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平衡电主轴,具有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的前盖(2)和后盖(3)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的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上套设有转子组件(5),转子组件(5)上设有定子组件(6),转子组件(5)的两端均安装有平衡环(7),所述定子组件(6)与壳体(1)之间设有水套(11);所述前盖(2)与转轴(4)之间设有双轴承(8),相邻轴承(8)之间设有前内隔盖(9)和前外隔盖(10);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套设有弹簧座(15),弹簧座(15)与转轴(4)之间设有两第二轴承(16),相邻第二轴承(16)之间设有后内隔圈(17)和后外内隔圈(22);所述弹簧座(15)与壳体(1)之间设有导套(18),弹簧座(15)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垫(19),弹簧垫(19)上开设有盲孔(20),盲孔(20)与弹簧垫(19)之间设有弹簧(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平衡电主轴,具有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的前盖(2)和后盖(3)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的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上套设有转子组件(5),转子组件(5)上设有定子组件(6),转子组件(5)的两端均安装有平衡环(7),所述定子组件(6)与壳体(1)之间设有水套(11);所述前盖(2)与转轴(4)之间设有双轴承(8),相邻轴承(8)之间设有前内隔盖(9)和前外隔盖(10);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套设有弹簧座(15),弹簧座(15)与转轴(4)之间设有两第二轴承(16),相邻第二轴承(16)之间设有后内隔圈(17)和后外内隔圈(22);所述弹簧座(15)与壳体(1)之间设有导套(18),弹簧座(15)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垫(19),弹簧垫(19)上开设有盲孔(20),盲孔(20)与弹簧垫(19)之间设有弹簧(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程钱翰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翰琪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