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649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包括筒体、左封板、管箱,加热装置和封头,加热装置设在筒体内部,管箱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注液区和回流区两个密封区域的隔板;还包括固定在左封板上的若干根热交换管,每根所述热交换管包括热交换部和过渡部,热交换部沿筒体的轴向放置设于筒体内部;每根热交换管的一个热交换部和管箱的注液区连通,另一个热交换部和管箱的回流区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在热交换部的四周,通过加热交换管折叠设置在筒体内部,避免了直线形式的热交换管必须要较长筒体,使得结构紧凑的筒体内的热交换管也可以满足加热的需求,此结构缩短了筒体,使得筒体的加工更加简单,安装方便,节约了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液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
技术介绍
加热器被广泛应用在石化行业中,有些加热的方式是通过电热装置加热热交换管进而加热热交换管内的介质的方式来实现的,因为电的获取和传输非常方便,并且节能环保,因此被广泛应用。然后传统的加热器加热的热交换管路为一直线,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排布很多的热交换管路,可是筒体的长度会加工很长,有时会给加工和安装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加热器筒体长度过长难以加工和安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包括筒体、左封板、管箱,加热装置和封头,所述管箱为一端开口的桶状,左封板一侧和筒体的左侧连接,左封板的另一侧和管箱的开口端连接,加热装置设在筒体内部,封头和筒体的右侧连接,管箱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注液区和回流区两个密封区域的隔板,所述管箱上设有连通注液区的流体进口和连通回流区的流体出口;还包括固定在左封板上的若干根热交换管,每根所述热交换管为U形包括两个平行的热交换部和连接热交换部右端的圆弧形的过渡部,热交换部沿筒体的轴向放置设于筒体内部,过渡部设于封头内部;每根热交换管的一个热交换部和管箱的注液区连通,另一个热交换部和管箱的回流区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在热交换部的四周。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沿轴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热交换管的固定板。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加热介质进口,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加热介质出口。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网。进一步地:筒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筒体外设有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通过加热交换管折叠设置在筒体内部,避免了直线形式的热交换管必须要较长筒体,使得结构紧凑的筒体内的热交换管也可以满足加热的需求,此结构缩短了筒体,使得筒体的加工更加简单,安装方便,节约了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管箱,3、封头,4、左封板,5、流体进口,6、流体出口,7、隔板,8、热交换管,9、加热装置,10、固定板,11、加热介质进口,12、加热介质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技术的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包括筒体1、左封板4、管箱2,加热装置9和封头3,所述管箱2为一端开口的桶状,左封板4一侧和筒体1的左侧连接,左封板4的另一侧和管箱2的开口端连接,加热装置9设在筒体1内部,封头3和筒体1的右侧连接,管箱2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注液区和回流区两个密封区域的隔板7,所述管箱2上设有连通注液区的流体进口5和连通回流区的流体出口6;还包括固定在左封板4上的若干根热交换管8,每根所述热交换管8为U形包括两个平行的热交换部81和连接热交换部81右端的圆弧形的过渡部82,热交换部81沿筒体1的轴向放置设于筒体1内部,过渡部82设于封头3内部;每根热交换管8的一个热交换部81和管箱2的注液区连通,另一个热交换部81和管箱2的回流区连通,所述加热装置9设在热交换部81的四周。溶液加热工作时,需要加热的溶液由流体进口5注入加热器内,溶液通过和注液区相连通的热交换部81进入到热交换管8内,通过热交换管8后流入到回流区内,再经流体出口6流出加热器,位于热交换部81四周的加热装置9会加热热交换管8,当溶液在热交换管8中时,会同时被加热,若干个热交换管8可以把溶液分成若干份同时加热,提高了加热的效率,且这种U形的热交换管8缩短了整个罐体的长度,体积小巧。所述筒体1内沿轴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热交换管8的固定板10。热交换管8的热交换部81的一端与左封板4固定连接,整个热交换管8为悬臂梁结构,当热交换管8的热交换部81长度较长时,整个热交换管8的饶度增加,变形量较大,沿轴向采用固定板10后可以多点支撑和固定热交换管8,增加了热交换管8的强度和刚度,减小了变形。所述筒体1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11和加热介质出口12,其中加热介质进口11设置在筒体1的一端,加热介质出口12设置在筒体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加热介质进口11和加热介质出口12注入和排出导热介质,所述的导热介质优选为导热油,可以承受较高的加热温度,当加热温度小于100℃时,也可以选用水作为导热介质。这些液体的导热介质可以使得筒体1内部的温度更加的平衡和均匀,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所述加热装置9为电热网。电热网的加热方式可靠便捷,加热温升快,并且温度调节可控。筒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筒体1外设有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读取显示器的示数进而得到筒体1内的温度值,随时监控加热的状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包括筒体(1)、左封板(4)、管箱(2),加热装置(9)和封头(3),所述管箱(2)为一端开口的桶状,左封板(4)一侧和筒体(1)的左侧连接,左封板(4)的另一侧和管箱(2)的开口端连接,加热装置(9)设在筒体(1)内部,封头(3)和筒体(1)的右侧连接,其特征在于:管箱(2)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注液区和回流区两个密封区域的隔板(7),所述管箱(2)上设有连通注液区的流体进口(5)和连通回流区的流体出口(6);还包括固定在左封板(4)上的若干根热交换管(8),每根所述热交换管(8)为U形包括两个平行的热交换部(81)和连接热交换部(81)右端的圆弧形的过渡部(82),热交换部(81)沿筒体(1)的轴向放置设于筒体(1)内部,过渡部(82)设于封头(3)内部;每根热交换管(8)的一个热交换部(81)和管箱(2)的注液区连通,另一个热交换部(81)和管箱(2)的回流区连通,所述加热装置(9)设在热交换部(81)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紧凑的溶液加热器,包括筒体(1)、左封板(4)、管箱(2),加热装置(9)和封头(3),所述管箱(2)为一端开口的桶状,左封板(4)一侧和筒体(1)的左侧连接,左封板(4)的另一侧和管箱(2)的开口端连接,加热装置(9)设在筒体(1)内部,封头(3)和筒体(1)的右侧连接,其特征在于:管箱(2)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注液区和回流区两个密封区域的隔板(7),所述管箱(2)上设有连通注液区的流体进口(5)和连通回流区的流体出口(6);还包括固定在左封板(4)上的若干根热交换管(8),每根所述热交换管(8)为U形包括两个平行的热交换部(81)和连接热交换部(81)右端的圆弧形的过渡部(82),热交换部(81)沿筒体(1)的轴向放置设于筒体(1)内部,过渡部(82)设于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扬子江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