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236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生物脱氮方法主要是:经预处理的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前置的厌氧滤池中,其出水经水量分配器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水量进入曝气池进行好氧处理,少部分水量进入补充碳源调配器,进行调配处理;进入曝气池中的水量,通过设在曝气池中的过滤膜组件的膜过滤后,将完成好氧处理后的水抽出进入缺氧滤池中;同时,碳源调配器接纳来自水量分配器的少部分水量,视其碳氮情况加以调配和改性,与在曝气池中完成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汇合进入缺氧滤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占地面积和能耗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0/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 方法。技术背景焦化废水产生于炼焦、制气过程。废水排放量大,水质成分复杂,存在许多直接或间接 的致癌物质,且难以生物降解。生物处理过程中,氨氮的降解往往是在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去 除后才能发生,因此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治理技术。目前焦化废水的生物 脱氮按工艺流程看,主要有0/A (好氧/厌氧)和A/0 (厌氧/好氧)两类。0/A工艺尽管存 在局部环节的回流,但从全系统层面看是直流形式的,在好氧段完成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去 除和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硝化反应,因此好氧段负担较重,残余的不可降解COD (化学耗 氧量)高;在后续的厌氧段则需要另外加入甲醇为补充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A/0法的前 置厌氧段改善了生化性能,不需要补充额外碳源,但由于生物脱氮的硝化必须发生在反硝化 之前,因此采取全系统回流流程,回流比为2~4;这意味着同样的停留时间下构筑物尺寸须 放大3~5倍和系统的高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生物脱氮技术在处理焦化废水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0/A 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使其排放水质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有较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A/0/A分 支直流(厌氧-好氧-缺氧)生物脱氮方法,该方法具体流程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0/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具体如下1、 经预处理的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前置的厌氧滤池1中,其出水经水量分配器2按一定的 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水量进入曝气池6 (膜生物反应器,即MBR)进行好氧处理,少 部分水量进入补充碳源调配器8,进行调配处理。2、 进入曝气池6中的水量,通过设在曝气池6中的过滤膜组件5的膜过滤后,将完成好 氧处理后的水抽出进入缺氧滤池7中,曝气池6的底部设有曝气头4,由罗茨风机3鼓风曝 气在池中形成好氧环境;同时,碳源调配器8接纳来自水量分配器2的少部分水量,视其碳 氮情况加以调配和改性,与在曝气池6中完成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汇合进入缺氧滤池7进行反 硝化脱氮处理。在开工、驯化和焦化废水碳氮比不足情况下,由外加碳源储槽10,向碳源调 配器8补充外加碳源,碳源调配器8中设微生物固定滤料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进一步说明如下厌氧滤池1是一种淹没式生物滤池,内设纤维滤料,池内有循环流提高混合和反应效率,焦化废水通过厌氧滤池1的水解酸化反应,其出水的生化性能大大提高,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而不进好氧的出水分支中有机污染物能 够成为反硝化反应的可用碳源。本专利技术的好氧处理,采用具有气升循环的膜生物反应器 (MBR)工艺,由于曝气池6是通过过滤膜组件5出水,不设沉淀池,污泥用膜截留,浓度 高达10g/L以上。水量分配器2对厌氧滤池1出水的分配比例可以根据焦化废水原水的碳氮 特性而调整。碳源调配器8中设微生物固定滤料9,经驯化和培养的微生物附着在滤料上不 会流失,厌氧出水在碳源调配器8中调配和改性后与过滤膜组件5的出水汇合进入缺氧滤池 7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缺氧滤池7与厌氧滤池1具有相同的构造特点。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O / A流程相比,由于增加了水解酸化环节,不仅提高了生化性能,改 善出水水质,而且以分支出流方式,利用自身污染物为反硝化碳源,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 本。与传统的A/0流程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支和直接流过反应器的流程,不设沉淀池,无需 系统回流,占地面积和能耗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主要工艺参数为焦化废水进水COD 2000 ~ 3500mg/L, NH4+-N 50 140 mg/L,厌氧滤池1的停留时间24-28 (h), MBR曝气池6停留 时间40-60 (h),污泥浓度10 12 g/L,膜通量10~20 L/m2. h,缺氧滤池7停留时间30~36(h), 水量分配器2进入好氧处理分支的比例为80 95%,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级标准。CODer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7%和85 92%。 附图说明图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工艺流程中1—厌氧反应池,2—水量分配器,3—罗茨风机,4—曝气头,5—过滤膜组件,6 一MBR曝气池,7—缺氧反应池,8—碳源调配器,9—微生物固定滤料,10—外部碳源储槽具体实施方式焦化废水在气浮预处理后,CODCT 2750 mg/L, NH/-N 94 mg/L,水量2 m3 / h,作为厌 氧滤池l的进水。厌氧滤池尺寸为3X5X4 m,超高0.5m;水面下0.3 m起安装蜂窝胞壁纤 维滤料。底部用无氧气体鼓入形成气升循环,获得高效的混合反应速率。MBR曝气池6尺寸 为3XllX4m,中间每2m设隔墙形成折流廊道。最后一个廊道宽3 m,设垂直导流板,构 成具有气升循环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膜组件5的外形尺寸2X 1.8X2.4 m,膜面积150m2, 污泥浓度11.2 g/L。水量分配器2按1: 9的比例进行分配,进入好氧处理分支的比例为90%。 碳源调配器8尺寸为1 X 1.2X 1.6 m,固定化生物滤料为长着膜的2 ~4mm陶粒滤料,堆放体 积1X0.8X1.1 m。缺氧滤池7尺寸为3X6.5X4m,其结构与厌氧滤池1完全相同。出水CODcr 和NH4+-N分别为98 mg/L和9.5 mg/L,去除率分别为96.5%和9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 级标准。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A、经预处理的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前置的厌氧滤池(1)中,其出水经水量分配器(2)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水量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即曝气池(6)进行好氧处理,少部分水量进入补充碳源调配器(8),进行调配处理;B、进入曝气池(6)中的水量,通过设在曝气池(6)中的过滤膜组件(5)的膜过滤后,将完成好氧处理后的水抽出进入缺氧滤池(7)中,曝气池(6)的底部设有曝气头(4),由罗茨风机(3)鼓风曝气在池中形成好氧环境;同时,碳源调配器(8)接纳来自水量分配器(2)的少部分水量,视其碳氮情况加以调配和改性,与在曝气池(6)中完成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汇合进入缺氧滤池(7)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在开工、驯化和焦化废水碳氮比不足情况下,由外加碳源储槽(10),向碳源调配器(8)补充外加碳源,碳源调配器(8)中设微生物固定滤料(9)。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属于环境工程
该生物脱氮方法主要是经预处理的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前置的厌氧滤池中,其出水经水量分配器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水量进入曝气池进行好氧处理,少部分水量进入补充碳源调配器,进行调配处理;进入曝气池中的水量,通过设在曝气池中的过滤膜组件的膜过滤后,将完成好氧处理后的水抽出进入缺氧滤池中;同时,碳源调配器接纳来自水量分配器的少部分水量,视其碳氮情况加以调配和改性,与在曝气池中完成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汇合进入缺氧滤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占地面积和能耗大大降低。文档编号C02F3/30GK101215047SQ20071019197公开日2008年7月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A、经预处理的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前置的厌氧滤池(1)中,其出水经水量分配器(2)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水量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即曝气池(6)进行好氧处理,少部分水量进入补充碳源调配器(8),进行调配处理;B、进入曝气池(6)中的水量,通过设在曝气池(6)中的过滤膜组件(5)的膜过滤后,将完成好氧处理后的水抽出进入缺氧滤池(7)中,曝气池(6)的底部设有曝气头(4),由罗茨风机(3)鼓风曝气在池中形成好氧环境;同时,碳源调配器(8)接纳来自水量分配器(2)的少部分水量,视其碳氮情况加以调配和改性,与在曝气池(6)中完成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汇合进入缺氧滤池(7)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在开工、驯化和焦化废水碳氮比不足情况下,由外加碳源储槽(10),向碳源调配器(8)补充外加碳源,碳源调配器(8)中设微生物固定滤料(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安戴波郭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