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土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2033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泥土供给装置不便调节泥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泥土供给装置,其包括输送管、输送机构、固定架、第一支座以及支撑机构。输送管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通道;输送机构设置在通道中;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和输送叶片;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输送管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第一支座和支撑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且第一支座和支撑机构相互间隔;第一支座铰接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一端,支撑机构可升降地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方便地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支撑高度来调节泥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能够同时适用于不同密度和不同污染物含量的泥土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治理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泥土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处理设备是用于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将污染的土壤和处理粉体进行混合搅拌,使处理粉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去除污染物。在加入处理粉体之前需要在泥土供给装置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破碎搅拌运输,以增加其与粉体的接触面积,使土壤中的污染物与处理粉料充分接触和反应。泥土供给装置即实现该目的的装置。对于不同土质的污染土,其存在密度和疏松性不同、土壤的污染物含量不同的情况,因此存在需要不同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以使污染土和处理粉料之间充分混合反应。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土壤处理设备不能方便的调整其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泥土供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泥土供给装置不便调节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泥土供给装置,本泥土供给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机构、固定架、第一支座以及支撑机构。输送管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通道,输送机构设置在通道中。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和连接在转轴外周面的输送叶片。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输送管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第一支座和支撑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且第一支座和支撑机构相互间隔。第一支座铰接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一端,支撑机构可升降地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另一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泥土供给装置使用时,从进料口加入待处理的泥土通道中,位于通道中的输送装置的转轴旋转带动输送叶片转动,从而推动泥土向出料口端移动。在此过程中,泥土在搅拌叶片的带动下,具有沿径向向外的离心力,这使得泥土在输送管的内壁上碰撞破碎,从而使待处理的泥土变得较为松散,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以利于在后序混合粉料处理工序中能与粉料充分接触混合反应,达到更佳的土壤处理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待处理泥土可能具有多种性质,有些较为质密有些较疏松,有些污染物含量较高有些较少,不同性质的泥土所需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均有所不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采用调节支撑机构的支撑高度来使固定架绕第一支座上下旋转,从而使固定在第一支座上的输送管可形成水平工作模式、进料口端高出料口端低的倾斜工作模式、进料口端低出料口端高的另一种倾斜工作模式。水平工作模式下,泥土仅在输送装置的带动下向出料口移动,具有一般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适合一般密度和污染物含量一般的泥土的处理;在进料口管高的倾斜工作模式下,进入到输送管中泥土在其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较快的从进料口端运动到出料口端,因此泥土的搅拌时间较短、搅拌强度较低,适合较为输送和污染物含量较低的泥土的预处理;在进料口管低的倾斜工作模式下,进入到输送管中泥土的重力使其具有向进料口端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在搅拌管中停留较长时间,可获得较长的搅拌时间和较高的搅拌强度,适合较为质密和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泥土的预处理。因此,本实施例的泥土供给装置可方便地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支撑高度来调节泥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能够同时适用于不同密度和不同污染物含量的泥土的处理。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丝杆和第一螺母;丝杆下端固定且丝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具有沿输送管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支撑板上下端面的滑槽;丝杆从上向下穿过滑槽,第一螺母与丝杆配合形成螺旋副,第一螺母的下表面抵触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丝杆配合形成螺旋副,第二螺母的上表面压合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座、固定套以及铰接销;第二支座的下端固定,上端向上延伸;第二支座具有从下往上设置的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以及第三铰接孔;固定套固定连接在输送管的下端面,且固定套的下部具有相间隔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铰接销穿过第二铰接孔,且铰接销的两端分别连接与第一壁和第二壁连接。进一步地:泥土供给装置还包括料斗;料斗位于输送管的上方且料斗的下端连通进料口;固定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且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料斗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料斗的侧面与第三支座铰接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还连接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和第三支座相间隔设置,且料斗的侧面可拆卸地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端面的固定支座共有两个,两个固定支座分别位于第三支座的两侧。进一步地:泥土供给装置还包括楼板和楼梯;楼板位于料斗下端面的下方,楼梯的上端与楼板铰接连接。进一步地:泥土供给装置还包括底板;第一支座与底板固定连接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泥土供给装置可方便地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支撑高度来调节泥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能够同时适用于不同密度和不同污染物含量的泥土的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泥土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机构的另一种可选结接的示意图。图中:泥土供给装置010;输送管100;进料口101,出料口102,通道103;输送机构200;转轴210;输送叶片220;固定架300;第一支撑板310,滑槽311;第二支撑板320;第一支座400;支撑机构500;丝杆510;第一螺母520;第二螺母530;第二支座550,第一铰接孔551,第二铰接孔552,第三铰接孔553;固定套560,第一壁561,第二壁562;铰接销570;料斗600;第三支座710;固定支座720;楼板810;楼梯820;底板9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泥土供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供给装置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通道;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和连接在所述转轴外周面的输送叶片;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输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第一支座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支撑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支撑机构相互间隔;所述第一支座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一端,所述支撑机构可升降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供给装置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通道;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和连接在所述转轴外周面的输送叶片;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输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第一支座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支撑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支撑机构相互间隔;所述第一支座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一端,所述支撑机构可升降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丝杆和第一螺母;所述丝杆下端固定且所述丝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沿所述输送管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下端面的滑槽;所述丝杆从上向下穿过所述滑槽,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合形成螺旋副,所述第一螺母的下表面抵触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合形成螺旋副,所述第二螺母的上表面压合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座、固定套以及铰接销;所述第二支座的下端固定,上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座具有从下往上设置的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以及第三铰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润鸣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